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她是小家碧玉竟「意外」被選為後,竟因生1女為第1廢后下場凄涼

她是小家碧玉竟「意外」被選為後,竟因生1女為第1廢后下場凄涼

原標題:她是小家碧玉竟「意外」被選為後,竟因生1女為第1廢后下場凄涼



作者:月小妝


史上被廢的皇后和差點被廢的皇后有不少,絕不止明宣宗一個,但他卻是整個明朝廢后的第一人。究竟是什麼「大事」,讓他非要廢后不可呢?


這要從胡善祥入宮前的「讖言」說起。

朱瞻基年幼的時候,皇帝就已經給他選好了皇后人選,像「童養媳」一樣,被他們養在宮裡。這個女人是孫氏。


孫氏原籍鄒平,因父親孫忠任永城主簿,其幼年一直在永城度過。孫氏天生麗質又聰明伶俐,小小年紀已經名動一城。10歲時,經彭城伯夫人、張太后母親向明成祖提出,選入內宮撫養,成為將來朱瞻基擇配的人選。她雖出身低下,但面貌姣好,聰明伶俐,深得明成祖及朱瞻基喜愛。


朱瞻基肯定從小就被告知,「這是你媳婦,一起玩吧。」孩子被灌輸了這個概念,會跟「青梅竹馬」的玩伴感情上近一些,或許心理認可程度要大一些。


但是這種情況在幾年後來了個反轉,明成祖聽到一句讖言,「一地出兩後,於社稷不利。」意思是同一個地方出兩代皇后,會增加外戚坐大的可能,對國家不利。


他重新降旨給心愛的皇孫朱瞻基選妃,結果選中了濟寧(今山東濟寧)百戶胡善祖的第三個女兒胡氏,冊封她為皇太孫妃,而封孫氏則為皇太孫嬪。



求太子朱瞻基的心理陰影面積。雖然孫氏依然可以跟他婚配,但不是正室。古代對正室、側室等級觀念是很森嚴的,妻子跟妾,在情感上感覺截然不同。民間的「妾」是作為生育工具出現的,完全沒有附加的感情價值。而且大部分時候,只有正室才有與自己合葬的可能性。


朱瞻基對這個結果完全不能接受。他做出了怎樣的事呢?


按祖宗制度,皇后冊立之時有寶(即金璽)有冊(即寫有皇帝封賜命令的金冊),貴妃則有冊無寶,但宣宗特命制金寶賜予孫貴妃,貴妃有寶自孫氏始。從這點可以看出,不管別人怎麼規定,朱瞻基心理真正的妻子是孫貴妃,而不是胡善祥。


可憐的胡善祥,帶著「炮灰」的氣質出場了,她完全不知道怎麼回事,封后大典一過,她就被丟在宮殿里,孤苦伶仃了。

胡氏貞靜賢淑,溫柔得體,出身於錦衣百戶之家,是地方官宦之家的閨房淑女,雖然不是名門高戶,但家教十分嚴格,端莊大方。其實,胡善祥的出身並不太夠太子妃的標準,無奈這個明成祖(朱瞻基的父親)太迷信了,先是「一地不能出兩個皇后」,再是欽天監占卜,在濟河一代發現太子妃人選。


就這樣,胡善祥莫名其妙的,當選為太子妃。


宣宗1426年即位後,封胡善祥為皇后,孫氏為貴妃。



胡皇后年少時,也曾做過美好的夢,夢見自己嫁入官宦人家,夫唱婦隨,一生歲月深長,生則同衾死則同穴。但怎麼也沒想到,她會位及皇后之尊,卻備受棄婦之苦。


胡氏體弱多病,懷孕困難,一直無子,好容易生了個女兒,身體更加虛弱。有人說,柔弱的女人會讓男人憐愛。其實男人愛與不愛,全憑他的心。他不愛你,你的體弱多病會讓他煩躁無比,他愛你,就會心疼你受的苦。


胡氏遇到的就是一個對她沒有絲毫愛意的丈夫,他覺得很煩,這女人不能生兒子,還一身的病。


宣宗一直沒放棄廢后的可能性,上下活動。張太后很不滿,堅決不讓他廢后,說,孫貴妃也無子。宣宗默然。


一樣無子,待遇天差地別,可見「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又過了一段時間,孫貴妃懷孕了,生朱祁鎮。明宣宗高興壞了,馬上要立這個小子為太子。大臣對此議論不休,說胡皇后還年輕,以後會有皇子,馬上立朱祁鎮為皇太子,於理不合,是否操之過急?按照明朝皇位傳承的嫡長子繼承製,皇后親生的兒子才是最佳人選。

孫貴妃也是有心計的,說,還是等等皇后生了再說吧,不急。


明宣宗說,不行,必須立太子,鞏固國本。


不得不說,受寵的孫氏真是好命,男人處處為她想的周到,她不必費心爭取,就有人將一切榮華富貴拱手送上。


立了太子,「母以子貴」,廢后就更加師出有名了。這才是朱瞻基真正的想法。


胡皇后很大度,說,早立太子,鞏固國本。


她想不到,這個男人不止是對她冷淡,根本就冷酷無情,俗話說,一日夫妻百日恩,像宣宗這樣情冷的,還真是令人髮指。


皇帝無故廢后,大臣們不能答應,張太后也不能答應,進入長期扯皮中,久久不能了結。朱瞻基異常堅持,不廢后就不幹活了,皇帝也不幹了。


見宣宗心意已決,即使是百般同情胡氏的楊士奇也知道,廢后之事已無可挽回,列位大臣再堅持也枉然。當宣宗再一次單獨向他詢問廢后事宜時,他提出了兩點要求,一是希望對「無過而廢」的胡後,仍然能夠在宮中享有不亞於從前的待遇。畢竟她與其它失寵妃嬪不同,皇帝和新皇后應該對她加以禮遇。


二是建議宣宗好言開導胡皇后,讓她自己上表請求辭去中宮,這樣更合乎禮儀。這一辦法果然高明,當即得到明宣宗首肯。果然,胡皇后知大勢已去,便應允辭去中宮,只是張太后不同意。宣宗保證以後對兩宮一視同仁,不分薄厚,最終張太后才勉強答應。


善良懂事的胡皇后只得自己上表,請求「辭去」後位。多麼令人心酸!一個皇帝擁有天下,竟然把一個無辜善良的女人逼到這種地步,他的深情或許有限,他只是自私。

宣德三年春,宣宗以胡皇后無子多病為理由廢去後位,賜號靜慈仙師,然後冊立孫貴妃為皇后。



宣宗的母親張太后憐憫胡皇后賢德,常召她來清寧宮居住。內廷每次宴會時,也經常召胡氏參加,位居孫皇后智商。張太后的疼愛,給胡皇后內心增加一絲溫暖,寬慰她孤獨寂寞的心。胡氏退居長安後,獨自生活了很多年,無波無瀾,因為有張太后的疼愛,她也覺得自己並不孤獨。


或許女人的疼愛,終究不如男人的寵愛,但總比沒有人愛好太多。後來張太后去世,胡氏因過度悲傷而哭得昏死過去,不久後胡氏病倒了,撐了一段時間也去世了,可見張太后的愛,也是支撐胡氏生命的最後一根稻草。


胡氏死後,僅以妃嬪之禮安葬。英宗親政後,為其恢復皇后位份,上尊謚曰「恭讓誠順康穆靜慈章皇后」,為她專門修了陵寢。


史書上說,明宣宗無論從治國安邦看,還是從成就業績看,都可以說是位「守成之君」,意思是他這個皇帝幹得還湊合,沒出什麼醜聞,沒虐殺什麼大臣。但,僅廢后一事,就是明朝最大的醜聞之一。


數年後,宣宗也頗生悔意,曾說「此朕少年事」,然而,僅僅是悔意,或者他的悔意,對於在他的冷暴力中活過一輩子的女人而言,並不重要。

從嫁給他的那一刻,她已經深深的後悔,為命運而生出無奈與蒼涼,然而,卻別無選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史文精品 的精彩文章:

「二戰」十大名將最終結局如何?有的當總統有的服毒自盡
最是難忘師生情——美國牧師與洪秀全的南京往事:先下跪、再打臉

TAG:史文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