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70年閱兵有17個外國方陣很威武,但朱棣閱兵27國觀禮也厲害
原標題:抗戰70年閱兵有17個外國方陣很威武,但朱棣閱兵27國觀禮也厲害
要說閱兵的歷史中國古已有之有,而且在公元前很久就已經存在。中國最早的閱兵可以追溯到4000多年前,據《淮南子·原道訓》說這次閱兵是禹在塗山會盟會盟時舉行的,不過當時禹的屬下帶著兵器卻是在歌聲中跳舞,意思是化干戈為玉帛。公元前11世紀時,武王伐紂前在孟津大閱兵給予其他諸侯震懾和信心。可見中國閱兵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現代世界的閱兵有4種模式,分為蘇式閱兵、英式閱兵、法式閱兵和美式閱兵。咱們中國現代的閱兵屬於蘇式閱兵,但根據自身情況有所改進,更加威武、整齊。中國的閱兵自稱世界第一應該是沒有什麼疑問的,每次閱兵都能引起國外輿論的關注和討論。
新中國建國後的大閱兵一共舉行了16次,其中在1949年到1959年的10年里就舉行了11次,此後中斷了一段時間1984年小平再次閱兵。要說最好看的閱兵84年的那次說不上,但隊列里從越南戰場回來的兵透著一股殺氣,很震撼。小編印象最深的卻是99年大閱兵,當年5月咱們南聯盟使館被美國轟炸,全體百姓群情激奮,但國力弱小根本無法反抗。大家都感到十分恥辱和憋屈,唯一能做的就是遊行示威了,作為學生的我也參加了遊行,但遊行完後依然心緒難平,一股情緒壓抑在心中無法發泄出來的感覺十分難受。直到99大閱兵,守在電視機屏幕前的我看著解放軍的威武雄壯之師和導彈方陣眼淚就留下來了。
上面的閱兵都很好,但93大閱兵卻有2項是其它閱兵不能比的,它是第一次將軍領隊的閱兵,也是第一次有外國軍隊參與的閱兵,總計17個外國徒步方陣,除此之外還有30個國家元首來觀禮。此次閱兵既是為了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緬懷為抗戰犧牲的先烈們,更是為了震懾當時一些國家的不軌之心。看著那席捲而過的鋼鐵洪流,天上飛過的是密密麻麻的機群,想著建國閱兵時飛機不夠只能飛兩遍的歷史,凡是中國人誰又不感到自豪?不過早在600年前咱們還有一次閱兵並不亞於93大閱兵,當時那次雖然沒有那麼多元首,沒有外國方陣,武器也沒有那麼先進,但在600年前的明朝聚集27國使團卻是更困難的。
明朝建立時蒙古四大汗國還有三個存在,那些被朱洪武打得落荒而逃的元朝貴族高官跑到其他汗國那裡使勁鼓動它們君主攻打明朝,希望以此雪恥,如果能再佔據中原的花花江山就更好了。受此影響的帖木兒推翻西察合台汗國擊敗土耳其穩定局勢後立馬準備東征大明,他不但在埃及大使面前羞辱扣押的大明使節,還提前派間諜去中國探查,然後召開蒙古人大會說要「反明復元」。朱棣即位幾年後帖木兒舉兵20萬東征,大明在河西走廊和新疆一帶嚴密布防迎接大戰。雖然朱棣並沒有等到帖木兒的大軍,他在路上就死了,但朱棣卻深感大明威嚴不足,蠻夷們不了解大明的實力居然起了侵略之心。還有鄭和下西洋時馬穆魯克王朝也非常不給面子的阻止船隊進入紅海,這些遭遇促使朱棣下了一個決心,他要閱兵,閱兵給這些蠻夷看看,讓他們知道大明何等強大。
1418年,朱棣派使臣到中亞邀請各強國來中國觀禮,1420年,中亞和西亞20幾個國家使團從河西走廊進入中國。這次的使團和楊廣西巡時的部落或小國不同,其中有埃及馬穆魯克、欽察汗國、印度邦國和帖木兒帝國,連東南亞的爪哇和東邊的日本都派了使節過來,可謂是當時的世界使節大會。其中帖木兒的使團帶隊的是宰相阿爾都沙和副使名將蓋蘇耶丁,他們在帖木兒帝國享有不跪的特權,在閱兵前也堅持不向朱棣下跪,但閱兵後卻是他們帶頭下跪,此後帖木兒帝國在明朝時向中國派了60多次使團。副使蓋蘇耶丁之後寫的回憶錄里感慨帖木兒死在東征路上保全了他的英明是幸運的。而鄭和再次下西洋時,馬穆魯克帝國也不敢再阻止船隊進入紅海。
據記載,當時朱棣調集了10萬軍隊進行閱兵,其中不但有神機營、三千營和五軍營的精銳,還有廣西、四川、雲南等地的少數民族軍隊。當時的閱兵可不僅僅是列隊行進而已,而是步兵如何突擊,騎兵怎麼包抄,步騎怎麼聯合運用攻擊,弓弩齊射或槍兵刺殺一應俱全。尤其是火器展示環節,安南銃(抬槍)、「火龍槍」(騎兵專用火槍)、虎威炮」、「一窩蜂」(火箭炮)、「火龍車」(火焰噴射器)這些種類繁多的武器讓外國使節非常震驚,他們之前根本沒見過也不知道火器種類居然可以這麼多,威力如此巨大。而明軍的高大威猛,軍紀嚴明和明朝的富庶強大都深深烙印在他們心裡,所以「列國使節俱驚」。史書記載閱兵的明軍不但「兵甲鮮艷」,而且「軍容齊整」和「步調如一」,這簡直就是在形容解放軍的嘛,看來我們的強迫症也是遺傳的。
※解放軍開國將帥中,姓張的最多,李和楊人數過百,但這個姓才厲害
※隆中對的條件已經喪失了,為什麼諸葛亮還要不停北伐?
TAG:明說明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