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夏季雷電高發,被劈真不是人品差!正確的避雷方法在這裡

夏季雷電高發,被劈真不是人品差!正確的避雷方法在這裡

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

8月1日下午,在雲南省文山州丘北縣天星鄉扭倮村,小坡村小組的7名兒童到當地養殖場後山撿拾野生菌時遇上了暴雨。7名兒童一起到樹下避雨,卻不幸遭遇雷擊,其中4名兒童當場死亡,3名兒童受傷。

夏季雷電高發,被劈真不是人品差!正確的避雷方法在這裡

8月1日下午,雲南省文山州丘北縣發生雷電傷人事件,造成4名兒童當場死亡,3名兒童受傷

據丘北縣委宣傳部介紹,當地黨委、政府部門接到報告後,立即組織工作組奔赴現場,開展醫療、民政救助和家屬安撫工作。目前,3名受傷兒童正在丘北縣醫院接受救治,暫無生命危險。當地政府和民政部門正在開展死亡兒童家庭的善後工作。

事件發生當天,丘北縣天氣情況怎樣?雷雨季節,哪些防雷減災的環節是人們最容易忽視的?為此,科技日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535次雲地閃頻繁

直擊雷損害大

夏季雷電高發,被劈真不是人品差!正確的避雷方法在這裡

當聽到丘北雷擊造成人員傷亡時,雲南省氣象災害預防技術中心副主任吳永斌感到既震驚,又心痛。8月1日當天,雲南省及文山州、丘北縣三級氣象部門曾反覆發布強對流雷電預警,但在最薄弱環節,事故還是發生了。

吳永斌告訴記者,當天上午8點到晚8點,丘北縣發生了672次閃電。「閃電分為雲際閃和雲地閃,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的通常是雲地閃。12小時內丘北發生的閃電中,雲地閃多達535次,非常頻繁。」所有這些雷電中,最大高度為11.9公里,最小高度僅為2.6公里;最大強度則達到了173.95KA。詳細分析事故及發生地的情況後,他認為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發生了直擊雷和旁側閃落,其損害通常都很大。

雷電流會找導通性最好的渠道泄放

夏季雷電高發,被劈真不是人品差!正確的避雷方法在這裡

通常室內外人員直接遭受雷擊的幾率不大,但一旦發生,會造成人員心臟驟停、皮膚灼傷,如及時施救,正確施以心臟按壓、人工呼吸等手段,傷者或有挽回生命的可能;如直接被雷電擊中,則可能瞬間導致人員死亡。在丘北發生的事件中,有3名孩子倖存,與他們所處的位置,以及雷電流泄放的路徑和強度有直接的關係。

另外,在雷電擊中樹木時,會形成了一個電勢分布區域。離落地點越遠,電流越分散,地面電勢也越低。在電流入地點周圍電位分布區行走或雙腿分開的人,其兩腳之間存在電壓差,容易對人造成損害。

「雷雨天不能在樹下避雨是常識,實在不得以,必須在距離樹榦3米以外的地方,採取抱頭下蹲的姿勢,盡量降低高度;同時,雙腿盡量併攏,以減少跨步電壓差。」吳永斌說,野外避雨時,如果躲到沒有避雷裝置的金屬屋頂建築、崗亭及淋濕的棚屋下,其危險程度不亞於在樹下避雨,普通民眾不可不知。

吳永斌解釋說,這是因為雷電流通常會從空中嚮導通性最好的渠道進行泄放,如屋頂金屬附著物、電杆、鐵軌、樹木、水面等都是最易接受放電的所在,因此,雷雨天應盡量遠離這些「險境」。

城鄉居民防雷

哪些環節最易被忽視?

夏季雷電高發,被劈真不是人品差!正確的避雷方法在這裡

「在生產、生活中,還有許多避雷的誤區,也應引起重視。」吳永斌說,雷擊造成人員傷害往往發生在農村,不僅因為農村空曠處,易造成雷電下泄,也因為人們往往缺乏防雷減災的知識,造成傷害也較多,因此加強防雷減災的科普宣傳十分必要。

基於上述雷電泄放的原理,夏季雷雨高發,盡量不要在水面附近停留,如游泳、釣魚、水邊玩耍等都十分危險。

雷電發生時,不可赤腳奔跑,盡量到低洼處躲避,盡量不要撥打和接聽電話,連戴耳塞聽歌都有造成傷害之虞;避免在戶外騎摩托、自行車,也不要將金屬工具扛在肩上行走。「連農民肩扛鋤頭、高爾夫球員扛球杆行走,都可能遭受雷擊。」吳永斌說,雷電發生時,室內相對安全,除了及時關閉門窗,還要注意盡量減少使用家電、停止洗澡,避免雷電通過電路、管道對人員造成傷害。

同時,專家還提醒城區單位和居民,城市防雷也不容忽視。在城市,雷電最易造成通信、電力、電子設備的損壞,因此市政工程和建構築物上要規範安裝避雷裝置;已安裝避雷裝置的,須定期開展安全檢測,易燃易爆場所,須每半年檢測一次,一般建構築物每年檢測一次,確保避雷裝置的有效性。

夏季雷電高發,被劈真不是人品差!正確的避雷方法在這裡

夏季雷電高發,被劈真不是人品差!正確的避雷方法在這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普百分百 的精彩文章:

知情人:舉報早已存在 疫苗「造假門」或涉及添加酶

TAG:科普百分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