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如何養出一個胃強脾弱的娃,再養回去

如何養出一個胃強脾弱的娃,再養回去

這是一個很長的故事。

難姐名稱的由來:在我加入的一個媽媽社群里,30個左右的寶寶當中最難帶的一個。

難妹在福州。在小月齡的時候,難姐難妹夜醒吸奶頻率次數差不多,我們兩個媽媽線上聊天互相寬慰。由於兩個小女孩難帶的地方差不多,並稱難姐難妹。

出生:2014年8月,盛夏,難姐平安出生。五斤四兩,接生的醫生說臍帶扭成麻花了。

懷孕七個月的時候,我發生一個小車禍,被一輛小車追尾,從坐著的摩托車上掉下來,尾椎著地,在醫院住了幾天。估計是受驚了。之後時常在想,如果那時就遇到了羊爸,用些鎮驚的中藥,是不是之後的苦都會減少許多。只是人生中很多苦難都是必須要承受的,經歷過了才能有今天。

月子:那時我沒有提前學習育兒,是個非常敏感焦慮的媽媽。家裡老人也沒有經驗。難姐一有點風吹草動,我都緊張不已。比如呼吸有時有點急促,陰唇紅腫,小便排出少量紅色結晶。百度不知道翻了多少遍。後來才知道叫做新生兒特有的生理現象。

第二天,難姐臉蛋有一點點黃色。中醫院的醫生(難姐在我市中醫院出生)說吃退黃散。本來難姐的苔糞是糊狀的,後來拉的軟黃便。吃了所謂的退黃散之後,開始拉水樣大便,一天十幾次。用了兩天,我堅決不喂葯,最後一天的葯沒有喂。可是太遲了,大便次數就一直很多,用過益生菌沒有效果。紅參泡母乳也試過。都沒什麼用。

20天左右的時候開始日夜顛倒,半夜拉屎,白天睡覺。我休息不好,完全崩潰。難姐開始不停哭鬧,不停哼哼,睡眠很差,老人們都說是不夠飽,我就不停地喂母乳,喂到她吐奶。

梅州客家人整個月子都是吃娘酒(一種黃酒)燉雞,加了炸過的姜。休息不好,沒有胃口,我就吃薑和白飯為主,母乳還夠,沒怎麼添加奶粉。我非常害怕晚上的到來,非常疲憊,一聽到難姐哭鬧,我就整個人完全不對。

情緒不好會造成奶水質量也不好,奶水質量不好會造成寶寶腸胃不適,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出月子至六個月:難姐八斤多,增重還不錯。

由於我信奉抱寶寶會慣壞的這個理論,一直沒怎麼抱。出了月子後回到娘家去住,我爸說:怎麼可以不抱寶寶!!!於是,我和我爸輪流抱著難姐。神奇地是她開始安然入睡。

大便次數仍然很多,我每天除了餵奶就是給她洗屁股換紙尿褲。為了解決大便的問題,嘗試了各種各樣的辦法。有一個老中醫讓我給難姐喂加味藿香正氣丸和酵母片。難姐太小,不會吞,我就自己吃了大人量,只有一點點效果吧。

我爸為了提高我奶水質量,每天換花樣弄牛肉、兔肉、鴿子、豬肚等等。難姐三個月的時候12斤多,白白胖胖。很快她睡眠又不好了。於是按照「科學」的辦法,補鈣補鋅。五個多月的時候長牙發燒,我如同萬千新手媽媽一樣,遵照體溫超過38.5度就用美林這個「偉大的原則」,餵了美林。半小時不到,難姐出大汗,退燒。家人和我非常開心,美林「真心好用」啊。

很快難姐六個月了,18斤,胖得很,鼻樑開始出現青筋,鼻唇周圍有點發青。

如何養出一個胃強脾弱的娃,再養回去

▲三個月

如何養出一個胃強脾弱的娃,再養回去

▲ 五個月

六個月至一周歲:滿六個月後開始給難姐添加輔食:

我做了非常多功課,嚴格遵照純米糊→菜泥→水果泥→肉泥和雞蛋的順序添加。特意買了料理機,每天每餐磨好肉泥菜泥混合米糊餵養。爺爺奶奶每天熬排骨濃湯,把頭湯留給難姐煮米糊。難姐每天大便一次,慢慢地就前干後軟,或者硬得肛門都拉出一點點血。

老人就說是熱氣,腸熱,於是喂香蕉、蒸蘋果、雪梨、小兒七星茶顆粒。餵了能緩解,老人們還很高興。

但是過不了幾天大便又不好了。蘋果是一箱箱買回家吃。七八個月的時候,難姐全身起蕁麻疹,不癢,紅色的,像是蚊子咬的小包。皮膚這樣,老人們不敢亂餵了,飲食清淡了一段時間,直到蕁麻疹好了之後又繼續之前的餵養方式。第三次長牙又發燒,餵了兩次美林才沒反覆發燒。

發燒時都「流行」貼冰貼,我早就準備了冰貼。白天貼,難姐會直接撕掉。等她半夜睡熟了,給她貼上,沒幾分鐘,她爬起來,撕掉了,立馬又倒下睡著了。我驚嘆她的醒睡能力,想著她應該是非常討厭冰貼,再也沒有給她貼過了。

到一周歲,難姐比六個月只重了一斤多。

如何養出一個胃強脾弱的娃,再養回去

▲ 一周歲的蕁麻疹

一周歲至兩周歲:長蕁麻疹:

一周歲一個月斷了母乳,因為夜奶沒斷,就繼續用奶粉餵養。周歲後牙齒也長很多了,能吃的食物更多。老人們喂飯喜歡喂得飽飽的,弄各種肉,說是斷了母乳之後清瘦了很多,要加強營養。

難姐外公喜歡雞腿那塊最大的肉剝出來清蒸,我下班回家經常聽外公喜悅地說,今天她吃了兩大塊雞腿肉,很棒。

有時一天喂六個鵪鶉蛋。難姐經常胃口不好或者胃口太好不知道飽,有時吃著還作嘔吐狀,但是又表現出想吃,老人又繼續喂。

這一年她不斷地感冒、咳嗽、發燒、有時嘔吐,嚴重的時候是一次急性腸胃炎,又吐又拉,半夜不停地吐。

我仍然沒有反思是餵養方式的問題,生病用西醫的觀念來用藥,感冒用小兒感冒顆粒,咳嗽就小兒止咳糖漿,嘔吐用加味藿香正氣丸。難姐雖說沒有吃過西藥,沒去過醫院打針輸液,但體質卻明顯差了,臉色也青黃起來。

病在兒身,疼在娘心。

周圍沒有靠譜的中醫,本來我跟著一個中醫調理脾胃懷孕的。可是難姐吃完葯後半個小時,她又哭又鬧,出汗,我心疼不已。

如何養出一個胃強脾弱的娃,再養回去

▲ 趴睡 & 跪睡

如何養出一個胃強脾弱的娃,再養回去

吃了葯後的難姐,又哭又鬧

兩周歲後:女子皆柔,為母則剛。

難姐的妹妹也出生了,正值產假的我開始了自學中醫育兒之路。因緣際會,老天終於安排了羊爸爸出現了。如同在黑暗中的一盞明燈啊。

我日夜都在不停地學習羊爸爸的中醫育兒理念,整天泡在社區看帖子。

終於明白了難姐胃口一直好,但是不消化不吸收,不長肉,容易積食,大便前干後軟,積食後容易感冒咳嗽發燒等叫做胃強脾弱。

綜合判斷為脾胃虛寒,總結為長了吃貨的胃,卻沒有吃貨該有的脾。

也明白了以愛之名,行傷害之實是怎麼回事,實在是挖了太多坑給難姐。

漫長的調理之路開始了:

根據難姐的吃喝拉撒睡和一個月一小病的狀態,我堅決果斷地開始讓難姐忌口肉蛋奶水果,純吃素。這裡需要說明的是難姐亞健康狀態已經挺嚴重了,我和她爸爸商量好了決定吃素一段時間。老人堅決反 對,但我們還是依舊執行了。

嚴格忌口兩個月,難姐沒生病,也增重了。可是風平浪靜之後隱藏著狂風暴雨啊。

難姐在中醫正養之後開始排病邪了,同樣是反覆積食感冒咳嗽等。家人的質疑又出現了,壓力倍增,我不斷反思是哪裡沒有做好,放下焦慮,仍然堅持素養。

堅持的原因是這一次次排病邪過後,難姐的臉色、睡眠、大便都有好轉:特別是睡眠,以前總是各種翻,趴睡、跪睡,變得安穩了,入睡後的呼吸非常安靜,很少趴睡了。跪睡再也沒有出現過。排病邪的癥狀一次比一次輕,一開始只要舌苔厚膩了就會生病,到後來發現積食後,減食、太極按摩就會好起來。從不知飽,到經常吃完了給她的食物之後會說飽了。

調理方法如下:

反饋式餵養

自學開始,每天觀察吃喝拉撒睡情況,做了excel表來記錄每天飲食情況。最為關注的是大便情況。吃素了仍然反覆積食,從難姐餵養記錄發現素食裡面也是有很多食物不容易消化。比如玉米,她吃玉米就拉玉米;比如西蘭花,她喜歡吃,連續吃了兩天,又積食了;堅果如核桃,也要少量吃。回想起以前餵了那麼多超過她消化能力的食物,她的脾胃會好才怪了。

熬米油是每天必須的,早餐起來先喂一小碗米油。

經常自製饅頭,難姐一吃外面的饅頭包子就會飽很久,我哄她不要吃外面的,吃了不會長大,要吃媽媽做的饅頭。

胃強脾弱的娃吃飯不知道飽,吃完後會鬧著還要吃。我就跟她商量,最後一口了,不能再吃了,再鬧著要吃就去站門口。她一般會高興地接受。不接受的時候哄她吃點別的易消化的。她生病期間嚴格忌口,白粥為主,配些容易消化的蔬菜。她自己也會說感冒了要吃白粥,不能吃別的。

難姐度過了那段排病邪的日子,狀態好些的時候,家裡又正好有土雞蛋的話會弄點蒸水蛋。新鮮的應季節的水果,也會看情況給一些。早晨煮肉片蔬菜湯會偶爾給幾片薄肉。有時吃飯她看見肉丸,提出要吃,也會給。

吃完就嚴密監控睡眠和大便。

用中醫中藥進行調理

正確處理每一次生病

每一次生病都是排病邪的好機會,正確地處理好,寶寶體質就會慢慢地好起來。學習後,根據師兄師姐的建議,自己清晰辨證的基礎上,買了一些調理的葯,難姐喝了仍然會感冒。感冒了停下來,處理完感冒之後又繼續喝。喝中藥和吃大蜜丸是難姐非常喜歡的,喂葯十分方便。

晚上入睡後給她做太極按摩、貼南懷瑾臍貼。我學習過一段時間小兒推拿,各種穴位和辨證使用比較繁複,又需要小孩配合,難姐睡著後很不喜歡有人碰她手腳,於是就只做太極按摩了。有時我太累不做太極按摩就直接手輕搭在她腿上,用的李辛老師能量傳遞的按摩方法。

咳嗽是媽媽們最為焦慮的癥狀吧

2016年底冬天,難姐感冒了,咳嗽了一個晚上,看眼睛能看到淚汪汪的感覺,帶去衛生站聽肺音能聽到啰音了。我和衛生站的赤腳老中醫商量,先吃兩天麻黃桂枝湯加減,不行就上醫院。一帖湯藥喝完,當天晚上難姐一夜安睡,過兩天再聽肺音已經沒事了。辨證地使用中藥,療效是非常迅速的。比起那些感冒咳嗽去醫院查出肺炎住院輸液的寶寶,難姐又是非常幸運的。

有一次發燒了五天

難姐有次燒了五天。我也被罵了五天,罵我怎麼不給退燒藥,燒這麼久會燒壞等云云。是我親媽罵的。頂著巨大的壓力,難姐在兩三次沒用退燒藥的情況下,都自動退燒了。

之後難姐發燒,家人沒再管了,體溫計也退出我家歷史舞台。

楊爸說期待好好的發燒。發燒一次,能看見難姐的臉色好轉一些。今年六月是難姐至今最近的一次發高燒,她乖乖躺著睡覺,整個身體都很燙,我守在她身邊,給她按摩湧泉,捂熱她的雙腳。醒來喂些白粥。她又睡去。凌晨三四點退燒,她醒來唱歌。第二天拉大便,我驚喜地發現她的大便顏色變成黃的了,持續了一年多的前干後軟顏色黑結束了。

運動,與全身心陪伴

多去安靜的接近大自然的地方,多跑多走。以前經常去超市或者遊樂場,也盡量少帶去了。難姐喜歡跳舞,在家就開著兒歌,鼓勵著她表演。除了上班,我和她爸爸都盡量陪伴著她。父母的狀態對寶寶影響很大。我在調養女兒的同時,也在調理自己的身心。

她仍然胃強脾弱,調養之路漫漫長,父母是孩子最好的醫生,跟著羊爸學中醫育兒的我會一直守護著她。

絮叨這麼久,最後想說的是要有耐心和信心,要不斷地跟家人朋友們灌輸中醫育兒知識,有家人的支持和配合,調養起寶寶身體才能事半功倍。寶寶脾胃狀態不是一時形成,也不可能靠幾貼中藥或者幾天忌口就完全好起來並且從此不再生病。

結尾用李辛老師的話與大家共勉

如果我們不停地往前走,有探索和澄清的意願,那麼,我們內心出現的問題就很快會有答案,並把我們帶到下一個路口,在下一個路口我們會更清晰、更平靜、更寬大、更放鬆一點。所以,只管帶著覺知往前走就好,生活會給我們答案。

如何養出一個胃強脾弱的娃,再養回去

▲ 兩周歲後:素養兩個多月

如何養出一個胃強脾弱的娃,再養回去

▲ 三周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