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信重工機器人產業延伸拓展再提速

中信重工機器人產業延伸拓展再提速

03:12

進入今年下半年,當業界和公眾的視線還停留在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琳琅滿目的特種機器人,並驚嘆款型眾多的特種機器人產品已成為中信重工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新動能」之際,秉承「雙輪驅動」戰略,不斷超越自我的中信重工已「重整行裝再出發」。

這次,中信重工將戰略目光盯在了更具創新價值和市場潛力的「重載工業機器人」領域。

全方位依託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機器人」重點專項「液壓重載機械臂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驗證」,中信重工已著力牽頭並整合相關研發和客戶資源,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讓「重載工業機器人」建功「中國製造2025」,進而成為公司新的增長極!

業界矚目的「國字型大小」研發項目

時間在2018年7月10日定格。

當天上午,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機器人」重點專項「液壓重載機械臂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驗證」的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中信重工隆重舉行。除了重機協會、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雲集,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責任專家組組長劉成良和河南省科技廳、洛陽市科技局相關領導也盛裝出席。

作為項目總體組組長,中信重工董事長、黨委書記俞章法在致辭中擲地有聲:「秉承開門辦企業的理念,中信重工正以國際化、綠色化、智能化、服務化為著力點,全面、系統地推進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大力培育以機器人為代表的新產業,以「雙輪驅動」讓企業在高質量、可持續發展之路上行穩致遠。公司竭誠希望各位業界專家和用戶持續關心和支持中信重工的創新發展,助推中信重工在國家重點研發項目上儘快取得新成果。」

據項目負責人、中信重工副總經理郝兵介紹,「液壓重載機械臂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驗證」項目由中信重工牽頭,聯合山東大學、天津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信重工自動化公司等8家單位共同承擔。整個項目已經獲批中央財政經費支持。

該項目旨在推動我國在液壓重載特種機器人領域的研究和應用達到國際先進或領先水平。項目將以重載液壓機械臂理論研究、機構設計、液壓伺服、智能感知、協同控制為主線,擬解決液壓重載機械臂「剛-柔」耦合多領域建模和冗餘液壓重載機械臂「剛-柔」耦合控制這兩個關鍵科學問題。

同時,將突破液壓重載機械臂機構設計與建模技術、重載條件下液壓機械臂穩定夾持技術、液壓關鍵單元技術、視覺伺服與主動安全技術、液壓重載機械臂集成技術等5項關鍵技術。

郝兵進一步介紹說,中信重工將主導建立液壓重載機械臂試驗與測試平台、液壓重載機械臂「機電液控」多領域虛擬樣機平台、液壓重載機械臂「剛-柔」耦合控制試驗平台等3個研究平台,並研製液壓擺動馬達和智能泵等2種關鍵液壓單元產品。

最終,公司將研製出1台7自由度的液壓重載機械臂工程樣機,並在重工領域磨機襯板安裝、航天領域空間站儀器設備裝配等方面進行應用驗證。

契合中信重工發展的「朝陽產業」

簡而言之,工業機器人就是面向工業領域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智能裝備。國際上通常用每萬名工人機器人擁有量來衡量機器人普及水平。目前,我國每萬名工人機器人擁有量為23台,日本、韓國則超過了300台。中國機器人產業的市場空間大、潛力深、後勁足。

當前,工業機器人,尤其是「重載工業機器人」在機器人產業領域中佔據主導,也最受產業界看重。相關資料顯示,進入2018年,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國。業界專家預測,未來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複合增速可達30%以上,爆發性增長可期。

機器人技術及應用在未來國際競爭中具有重要戰略價值。我國已制定機器人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中國製造2025」將機器人與高檔數控機床列為需大力推動實現突破發展的重點領域。

郝兵說,中信重工牽頭的「液壓重載機械臂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驗證」研發項目可以說是為了解決「重載工業機器人」的關鍵技術,尤其是核心關鍵部件的製造技術。一旦取得突破,具有很強的產業化推廣價值。

在該項目上中信重工根底深厚、儲備充足,具備軟、硬體優勢。這也是中信重工得以在2017年12月脫穎而出,入選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機器人」重點專項名單的根本。

其實,早在2015年,中信重工便介入了工業概念機器人的研發。

公司研發的重型磨機換襯板智能機器人作為智能磨機的關鍵設備之一,是在中信重工智慧製造雲服務平台上開發的,可以輕鬆實現使用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進行控制,操作更加簡單便捷,可大大提高襯板的更換效率和整個工廠的自動化水平,同時大幅度降低對一線人員可能的操作和環境傷害。

重型磨機換襯板智能機器人是一種綜合了虛擬樣機和有限元模擬技術、圖像識別和空間建模技術、多點驅動的電液伺服和智能控制技術等高新技術的機電液一體化產品。其成功研發在一定程度上為中信重工擔當和主導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能機器人」重點專項「液壓重載機械臂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驗證」項目打了「前站」,奠定了基礎。

公司首個重型磨機換襯板智能機器人最長可伸展23米,藉助智能控制終端,可實現對最大單重2噸的磨機襯板進行7個自由度的取卸和夾裝。該產品在2015年11月初的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上一亮相就引發了業界極大的興趣和關注。

2016年8月,「中信重工特種機器人製造智能化工廠項目」獲國家立項。該項目總投資2.5億元,旨在建設國內首創、國際先進的機器人製造智能化工廠。打造消防機器人、碼垛機器人、重型磨機換襯板智能機器人等裝備的專業化生產基地,實現產品設計、工藝、製造、檢測、物流等全周期各環節的智能化管理,讓製造過程整體實現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並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該項目的建成投產,彰顯了中信重工以自動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升核心製造能力,打造智能化產品新增長點的實力和戰略定力。而隨著首台重型磨機換襯板智能機器人在客戶市場的投入運行以及中信重工開始具備批量生產重型磨機換襯板智能機器人的條件,中信重工緻力延伸、拓展「重載工業機器人」產業也水到渠成。

業界專家指出,從重型機械到「重載工業機器人」,中信重工的新產業布局與既有產業具有密切的關聯性甚至持續性,充分體現了「智能+」思維,充分體現了公司高層的戰略眼光。

由於「重載工業機器人」也將適應乃至契合中信重工所服務的相關傳統產業的升級換代和「機器換人」需求,全面進軍「重載工業機器人」產業領域,中信重工不但具有得天獨厚的存量市場先發優勢,也值得傳統重型裝備市場和新興增量市場的期待。

中國有色金屬報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有色金屬報 的精彩文章:

魏橋金保FINPAY供應鏈金融雲平台正式上線運營
泰國鋁行業主題論壇

TAG:中國有色金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