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祠堂文化的前世今生及龍潭宗祠研究

祠堂文化的前世今生及龍潭宗祠研究

雪峰山文化記得住鄉愁

祠堂文化的前世今生及龍潭宗祠研究

郭景華

引言

2018年3月24-25日,雪峰文化研究會組織部分高校的學者以及社會賢達對龍潭宗祠進行了考察。通過兩天對龍潭鎮劉氏宗祠、姜氏宗祠、唐氏宗祠、吳氏宗祠、韓氏宗祠、張氏宗祠、諶氏宗祠等處有代表性宗祠的初步考察,大家一方面感到龍潭鎮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和濃郁的宗族文化氛圍,以宗祠建築為代表的宗祠文化保留得較為完整,是為當地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又感到面對數十座宗祠,要完成對其的研究,除了組成專業的研究隊伍,同時大量的細緻的田野調查也為必需。因此,對龍潭宗祠的研究,應該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過程。鑒於當下五花八門的宗祠研究層出不窮,本文旨在正本清源,對宗祠文化前世今生作一粗略的描述,在此基礎上,對龍潭宗祠文化研究提出一些初步的建議。

03:12

一、祠堂文化的前世今生

在數千年的中華文明進程中,作為宗法社會的結晶,中國的宗法文化特別發達,而中國宗法文化的一個重要表徵,就在於它的祠堂文化。祠堂,舊時又稱為「祠廟」或「家廟」,多建於墓所,故把祠堂稱為「祠堂」。據《禮記》記載,古時候只有帝王諸侯、大夫才能自設宗廟祭祖。直到明朝,朝廷才允許老百姓建「家廟」。祠堂文化從夏商周開始興起,到宋代形成了比較完備的體系,明清時代發展到高峰。從歷史意義上說,祠堂文化的繁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時期的社會、經濟及其發展狀況。中華民族從很早開始,就進入農耕社會。農耕社會聚族而居,安土重遷,流動性不強,與游牧民族相比,傳統農耕社會的穩定和安定,使宗族觀念、血緣關係不斷得到強化,演變為宗族、宗法,形成了中國特有的禮儀制度文化。

(一)宗族和宗祠

宗親問題是一個歷史性、社會性很強的研究課題。中國人講究宗,何謂「宗」?氏族公社時期的父系氏族都以父系血緣為紐帶,出身同一祖先的家族成為了宗族。家庭由若干血緣親近的組成,逐漸形成了嚴格的人倫關係和等級約束制度。正如《爾雅·釋親第四》曰:「父之黨為宗族」。何謂「族」?《白虎通·宗族》曰:「族者何也?族者,湊也,聚也,謂恩愛想流湊也。生相親愛,死相哀痛,有會聚之道,故謂之族。」《爾雅》、《白虎通》講宗族,就是說,從父系社會開始的大型親屬組織,包括很多世代,宗族內有嚴格的秩序和等級。尊卑親疏以血緣關係區分,雖然各自承擔的權利、義務不同,但祭祀的是同一祖宗,以此維持親情。祠堂就是這種「宗」與「親」觀念的建築載體,它是宗親觀念依託傳承的象徵。

祠堂最早可追溯到先秦的宗廟,周天子制定了宗法制度,被封貴族、諸侯可建家廟、宗廟,祭祀各自祖先。秦始皇地位獨尊,除了他,誰也不能再建家廟了。到了漢代,有很大鬆動,公卿貴族祭祀多建祠堂於墓側。正如宋代司馬光在《文路公家廟碑》中所記載,「先王之制,自天子至於官師皆有廟……(秦)尊君卑臣,於是天子之外,無敢營宗廟者。漢世公卿貴人多建祠堂於墓所。」這種在祖先墓前修建祠堂的做法,一直延續到宋朝。可見祠堂和始於先秦的宗廟是一脈相承的。

從祠堂興建的發展歷程來看,它是「宗親」觀念發展與祭祀活動逐漸民間化的產物,宗族祭祀禮儀也隨著祭祀活動和家族管理的發展逐漸制度化。早在先秦時期,禮教就有相關論述,《管子·王輔》說:「上下有義,貴賤有分,長幼有序,貧富有度,凡此八者,禮之經也。」祠堂禮儀制度的建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對我國祠堂禮制影響最直接、最深刻的宋代理學家的「家禮」主張。「家禮」源於《周禮》,經過《孔子家語》、《顏氏家訓》的發展,定型於宋代司馬光的《家范》、《書儀》和朱熹的《朱子家禮》。《朱子家禮》使祠堂被正名。《朱子家禮》問世後,民間的祭祀建築才被稱之為「祠堂」。朱熹對祭祀提出了具體方案,「君子好營宮室,先立祠堂於正寢之東。」後來,隨著程朱理學被立為官方哲學,朱熹關於祭祀的一套主張開始得到全面展開,它至少造成了民間祭祀的兩個規則:一是臣民營建房屋時,必先建祠堂;二是祠堂作為獨立的建築,可建於房屋之東,這就打破了漢代以來建祠堂於墓側和村落之外的做法。到了明世宗時期,允許民間建宗立廟,民間祠堂興建更是蔚然成風。

(二)宗祠建築的文化內涵

祠堂是宗族和族權的象徵。「舉宗大事,莫最於祠」。首先,宗祠建築非常注重風水,族人把祠堂風水看做是宗族興衰的關鍵和時運發達的保證。宋代理學家程頤說「地之美者,則神靈安,其子孫盛。」宗族皆聚族而居,村落選址或依山,或傍水,講究天人合一、貼近自然,享用自然,山發人丁,水聚財。其次,祠堂建築結構與樣式上體現崇祖精神和宗族倫理。宗祠布局遵循了「君子勞建宮室,宗廟為先,誠以祖宗發源之地,支派皆源於茲」的營造原則,大多氣勢宏偉,空間闊大,造型莊重,講究裝飾。在中國人看來,祠堂修建得越是堂皇莊重,宏大精美,就越是體現族人「抒其報本追遠之誠」。祖先神看到族人的「誠心」才會保佑宗族的興旺發達。龍潭宗祠形制,多維天井廊院式,一般為三進。第一進稱儀門或大門,第二進為享堂,第三進為寢樓。第一進的門樓大多為「五鳳門樓」重檐歇山式建築,屋檐如鳳凰展翅,氣勢恢宏;儀門兩邊的外牆或雕龍畫鳳,或繪歷史故事,神話傳說,主旨不外忠孝節義。門樓後為過廳,廳上建有戲樓。戲樓與享堂之間為天井,天井兩側,建迴廊,既能避雨遮陽又可擺酒席共宗族聚餐議事。第二進享堂是宗族祭祀祖先的重要場所,建築規模根據實際需要大小不一。第三進為寢樓,供奉先主排位。先主分尊者和卑者,尊者為始祖和歷代在創建宗族中有公德的祖先,供奉宗祠永世不遷。卑者為一般祖先,這些神主五世而遷。總體來看,龍潭宗祠之建築形制,強調封建倫理,如儒家的忠孝節義、耕讀為本,科舉功名、人丁興旺等觀念,貫穿在整個的形制建構和雕刻繪畫藝術中。再次,祠堂文藝。宗祠建築圍繞祭祀、廟會、修族譜等活動,留下了豐富的文藝資源,如楹聯、字畫、譜牒、牌匾、碑刻、民間演劇、禮俗音樂、三雕藝術等。

(三)宗祠的祭祀與管理文化

1.祭祀文化。宗族都建有宗祠、支祠,有的還建有家祠。祠堂祭祖的目的有兩個,一是「報本返始,以申孝思」,二是收族,治人,維護宗族和封建統治秩序。祠堂祭祖貴在「誠」,參加祭祖活動的支丁,必須遵《祠規》:「(1)祭祖重典,理宜虔肅,與祭子孫,俱走旁門,毋許向中門階直趨而進,亦毋許喧嘩,違者罰跪。(2)衣冠不備,不敢以祭。宗子、主祭及分獻老人,各宜衣冠齊整。闔族斯文穿公服,整冠帶。與祭子孫亦宜各整衣冠,毋得脫帽足。違者罰跪。(3)與祭子孫臨祭時,俱在堂下,隨宗子後,分昭穆跪拜,毋得攙前及擁擠上堂。祭畢散票,亦依尊卑魚貫而出,不許攙越。違者令頭首隨時記名,概不給胙。」

在祠堂的寢堂安放祖先的牌位龕。牌位龕安放有禮制規定,不得錯亂。宗祠龕室之規宋元時期與明清時期不同。宋元時期,朱熹《家禮》規定祠堂內設4龕,以奉先世神主。「每龕內置一桌,大宗及繼高祖之小宗,則高祖居西,曾祖次之,父次之;繼曾祖之小宗,則不敢祭高祖,而虛其西龕。」神主供奉有講究,不能隨意,「神主皆藏於櫝中,置於桌上,南向,龕外各垂小簾,簾外設香桌於堂中,置香爐、香合於其上,倆階之間又設香桌,亦如之。」然而,四層神主排位法不能適應宗法繁衍要求,四代之後如何處置,於是朱熹《家禮》還規定,「一、繼祖之小宗則不敢祭曾祖,而虛其西龕;二、繼祖之小宗則不敢祭祖,而虛其西龕;三、若大宗世數未滿,則亦虛其西龕,如小宗之制。」這就出現大宗「百世不遷」,小宗「五世則遷」的狀況。宗族各支按此規定都能清楚各自應供奉的神主,且世代相傳。這種規定也促使新祠堂不斷出現。明朝中期,政府對民間祠規和祭祖進行改革。例如安徽徽州宗族祠堂供奉神主,規定:

寢室之制,龕坐三間,中為正寢,左右為昭穆室,供奉規則,具列於後:

始祖以下五世考妣,聿開巨族,澤利後人,其神主敬宜供奉正中,永遠不遷。

榮膺封贈神主,文武仕宦神主,甲第科貢神主,仁賢盛德神主,忠孝節義神主,各門門祖神主,爵德兼隆,光前裕後,並祔享中龕左右,永遠不祧。

輸金急公神主,建修祠墓神主,裹糧效力神主,捐急譜乘神主,凡百金以上有功祠祖者,於昭穆室特為酬功位,供奉祔祭。永遠不祧。

各祖考妣神主,捐職考職未邀封典神主,例捐貢監文武庠生神主,並安昭穆室,五世則遷。

從以上文字可以看出,明清時期,徽州宗祠供奉的是始祖以下的全體祖先的神主,「永世不遷」的神主,除了始祖外,始祖以下五世考妣神主、爵德兼隆神主、有功祠祖神主,也永遠不祧。一個宗祠供奉了眾多神主,且代數多。除「百世不遷」的神主外,其他神主「五世則遷」。也就是說其他神主在宗祠只供奉四代,即兒子、孫子、曾孫、玄孫,玄孫死絕則親盡,至玄孫之子出「五服」,神主就從宗祠龕室遷走,或埋於墓地,或置於龕堂寢室高閣。宋元時期與明清時期,徽州宗祠龕室之規「五世則遷」與朱熹《家禮》有所不同,但基本精神一致。神主排列規制,目的在明彝倫、序昭穆、正名分、變尊卑。

2.管理文化。

(1)族規家法。宗族管理至高無上,宗族族規家法是祠堂的法律全書。封建時期宗族譜牒的族規家法的主要內容包括「三綱五常」、「八德十義」;同時對族人的生活行為也有行為規範。如勤儉節約、重視教育、扶孤濟貧、救災恤患、和睦鄰里、冠婚喪祭;禁止偷竊、溺嬰、賭博、鬥毆、閒遊、迷信等。對觸犯族規者有七種懲處:斥責訓誡、屈膝罰跪、經濟制裁、祠堂笞杖、以不孝論、呈公治、革出祠堂。(2)修譜——明支派、考始祖、辯族姓、別族類。中國宗族譜牒源遠流長。魏晉時期因「九品中正制」的需要,國家專設有譜局。譜牒之作「皆掌之在官,天下名家巨族,斑斑可考」。唐朝中期以後,世族衰落,庶族崛起,這一社會變化,引起唐宋修譜的重大變化——以「家自為譜」的宗族譜牒制興起。宋元時期,隨著「家禮」推行,民間宗族修譜活躍起來。宗族統治者認為,「立族之本,端在修譜,族之有譜,猶國之有史。國無史不立,族無譜不傳。」「國無國之道,而後國亂;家無家之道,而後家亂。故禮樂綱紀者,國之道也;宗法譜系者,家之道也。」修譜的宗旨在奠世系,序昭穆,尊祖、敬祖、收族,使子孫了解家族的起源、遷徙、繁衍、發展的歷史,受教育和啟迪。一般而言,隨著民間宗祠的興建,幾乎各姓皆有宗祠,各祠皆有譜,修譜成為宗祠必須承擔的義務和責任。在宗族譜牒體例上,一般遵循歐陽修、蘇洵所創立的「一圖一傳」的「圖傳體」;在內容上,基本包括了譜序、譜例、科第、恩榮、祖先考辯、世系圖,祖墓、傳記、支派、文翰等條目,甚至有些譜牒還增有祠堂、族規、祠產、村圖、祭祀等。圍繞修譜,中國民間形成了特有的宗族譜牒文化。(3)宗族祠堂獨特的保障——族產。宗族祠堂為了保證宗族祭祀及其他宗族活動的正常開展,每一個都以一定的宗族族產作為。宗族族產一般包括土地(三田:祭田——用於祭祀和守墓;義田——用於撫恤、賑貧濟弱;學田——用於辦學,扶助學子,獎勵科舉)、山場、子弟捐獻、眾存族產、各種祠內收入等。宗族族產大多屬多層次佔有制形式,即宗祠佔有、支祠佔有、族丁眾存。宗族族產是一種公有制財產,為了防止族產流失,許多宗族對族產進行登記、造冊、載入史譜牒;宗族還專設立「祠戶」作為經營管理;為了防止族產流失,大豆在官府註冊備案;宗族族產都有專人管理,由族人輪流擔任。

二、對龍潭宗祠研究的初步思考

通過對中國歷史上宗族及宗祠文化的初步梳理,我們發現中華民族宗祠文化博大精深,按照現行的學科知識體系進行觀照,宗祠文化所涉及的專業和學科門類非常龐雜。近些年來,隨著國家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視,學界從社會學、歷史學、人類學和建築學等領域對祠堂進行研究的成果比較多。從建築學來說,著重於對祠堂建築的環境、空間院落布局、建築的材質、建築藝術特徵、景觀要素、單體建築等方面進行研究。從社會學和人類學來說,基本上從三條主線展開:一是從社會和文化的角度研究祠堂與信仰、祠堂與祭祀制度、祠堂與風水觀等關係;研究祠堂的門楣匾額、祠聯、碑文、畫像的文化內涵及藝術特徵;二是從文物保護的角度提出祠堂維修設計方案和修繕保護的建議,提出從現代科技方法保護祠堂的思路;三是基於祠堂為對象研究某一地域的社會狀況、家族繼承和宗族制度變化等問題。對於龍潭鎮的祠堂研究,我想除了這些學界常見的祠堂研究方法,我想還有以下是我們在進行宗祠文化研究時所必須注意的。

·龍潭宗祠文化形成的地域性

漵浦的龍潭鎮,由於其得天獨厚的地理形勢,在農耕時代,此地的富庶繁華顯而易見。龍潭各族,一方面立祠顯示宗族個性,樹立家族聲威,另一方面又以共性顯示龍潭地域文化,以此與漵浦其他鄉鎮文化相區別。根據這次調查,龍潭各祠主管談到家族溯源時,多談到家族明清時從江西遷徙而來的歷史事實。很顯然,這些從江西漢地遷移而來的各大家族,為了在異地生根發芽,必然注重家族血緣關係紐帶的加強。龍潭各族從明清以來,有著一段怎樣的民族遷移史和融合史,在繼承漢地宗祠文化的同時,又有哪些因時因地的變革?這都是我們龍潭宗祠文化研究需要注意的,因此,對於龍潭宗祠的研究,家族譜牒的收集、整理與研究應該提上日程。

·龍潭宗祠文藝的特色

這次龍潭宗祠考察,我有一點印象比較深的,就是某些宗祠的文藝氛圍非常濃厚,例如在張氏宗祠,我們在祠堂內就看到了蠶燈(擬申報非遺項目),聯想到龍潭的豐富的元宵燈會文化,如何把龍潭燈文化的文化內涵挖掘出來,擴充雪峰山旅遊的民俗文化容量,毫無疑問是有相當現實意義的。因此,對於龍潭家族燈的製作源流、技法以及文化內涵的整理、研究也是必需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雪峰文化研究會 的精彩文章:

TAG:雪峰文化研究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