販賣非洲黑奴時,除了要長得貌美之外,還需要一個硬性要求
近代西方的發家史,甚至可以說資本主義產業鏈的形成過程中有一個非常特殊的群體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就是非洲的黑奴,殖民國家在非洲發現了大量的勞動力卻沒有太好的資源開發,在美洲大陸發現了廣闊的良田卻沒有充足的勞動力來操作,於是兩相結合之下就是最完美的組合。
03:12早期的資本主義市場就是美洲生產的甘蔗、棉花和歐洲的工業品之間的相互交換,這種黑奴就是非常關鍵的環節,作為勞動者他們是最廉價的,是歐洲的奴隸販子將他們在兩個大陸之間和資本主義貿易之間聯繫了起來。
對於奴隸販子我們很難定位他們的身份,因為他們中間有歐洲貴族成員、也有平民,他們既是商人,也是手持刀槍屠戮非洲黑人的劊子手,各種各樣的宗教狂熱分子、冒險家、被金錢蒙蔽了雙眼的商人,這些魚龍混雜的群體共同聚集在一起造就了一場人類歷史上的悲劇。
據統計,300多年間從非洲被販賣到美洲的黑奴累計約為1000萬,從16世紀的90萬,到17世紀的300多萬,再到18世紀的700萬,平均每年人數達到了8萬多人,他們被押上船隻穿越海上死亡航線到達美洲,這個過程中傷亡超過9成,也就是說真實的非洲損失人口約為1億!
奴隸販子到非洲購買奴隸並不是隨心所欲的,這場貿易的源頭掌握在殖民國家的手中,他們成立了所謂的印象公司,只要繳納一定的稅金,奴隸販子就能獲得販賣奴隸的許可證,他們為了賺取更多的利潤,往往會在歐洲裝滿貨物到非洲出售,購買黑奴以後,再次像美洲出發,黑奴就是他們此行的貨物,賣掉以後再換成當地的物產和貨物返回,整個倒賣倒賣的過程中他們就能夠賺到豐厚的差價,就是他們到手的利潤。
但是這個過程中會有貨物的損耗,特別是黑奴,他們不像沒有生命的貨物一樣損耗率低,如果照顧不好的話一路上傷亡嚴重,但是奴隸販子們一方面沒有能力換個條件更好的船,一方面又不想投入太多的食物和水源,關鍵是還想一次多運一些黑奴,結果導致大量黑奴死在半路上。
為此他們經過諸多的損耗後總結出了一個規律,那就是在購買地就選擇「漂亮」的黑奴,至於漂亮的標準則是身強力壯、年齡適中(大概是19到35歲之間)、牙齒沒有缺陷的黑奴,至於女性黑奴和小黑鬼就相對的低廉多了,這樣他們更容易經受住航程的折磨,順利抵達美洲。
對於奴隸貿易究竟能夠獲取多大的利潤,因為時間跨度比較久,很難算得清楚,但是綜合廢奴運動倡導者和奴隸販子的說法,凈利潤約為投資額的4%-5%之間。
※中國這個複姓家族,未被列入百家姓中,後人竟是外國皇室後裔
※清朝最牛考生,在考卷上寫了8個字,皇帝看後直接封為狀元
TAG:肖邦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