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聯盟大會】機會從不等人!(醫療機構類原創文章153-170展示)

【聯盟大會】機會從不等人!(醫療機構類原創文章153-170展示)

最近,

第二屆中國醫療自媒體聯盟大會

獎項申報正火熱進行中,

大家的申報熱情依然高漲~

燃鵝,聽說有的同行小編

居然還不清楚什麼狀況!

此時仗義的我不得不拿出我的私藏

並大喊一聲

獎項申報截止時間:8月6號!!

僅剩4天!

淡定!

下面我們先來圍觀一下別人申報的作品,

學習學習

原創文章(醫療機構類)

編號:153

作者:孫奇、劉靜宇類別:醫療機構類

單位:棗莊市立醫院

標題:患者一首詩 醫患未了情——七旬老人為棗莊市立醫院真情獻詩

文章簡介:在緊張的工作中,總有很多病友對我們無比信任和尊重。該微信文章刊登了棗莊市立醫院一名住院患者以親身經歷和真實感受為醫護人員深情書寫的四首詩,由衷讚揚了醫院的暖心服務和醫護人員的高尚醫德,拳拳情意和暖心舉動讓人格外驚喜。我們也謹以此詩,獻給所有的醫護人員。文中小編的回詩,也是一大亮點。

編號:154

作者:孫奇類別:醫療機構類

單位:棗莊市立醫院

標題:最美姿勢!跪下,只為拯救生命——譜五四華章,攝青年風采

文章簡介:今年五四青年節,棗莊市立醫院團委組織開展了「不忘初心,青春正好」主題攝影比賽,共征攝影作品100餘幅。作品捕捉青年的真善美,傳遞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有催人淚下的暖心瞬間、令人動容的醫患之情,有潤物無聲的服務細節、醫護人員的青春之美……該院微信公眾號分三期擇優選登,引起廣泛好評。該微信被「棗莊共青團」「棗莊聲音」官方微信公眾號轉載。

編號:156

作者:孫奇類別:醫療機構類

單位:棗莊市立醫院

標題:感動!萬家團圓的日子,他們堅守崗位守護健康

文章簡介:過年,對於中國人來說,是精神、是儀式。值班,對於醫護人員而言,是職責、是使命。作者將收集的今年除夕、春節義務人堅守崗位的照片和朋友圈截圖集中展示給大眾,意在表達:正是有無數醫務人員的敬業奉獻,才有了人民群眾的健康平安,才有了歡樂祥和的月月年年。圖片背後的故事,處處彰顯愛崗敬業、無私奉獻,雖平凡卻崇高,令人感動和欽佩。

編號:161

作者:重慶市腫瘤醫院類別:醫療機構類

單位:重慶市腫瘤醫院

標題:這十大癌症到底有哪些徵兆,一文說完

文章簡介:在我國,癌症已經成為令人生畏的慢性疾病,近年來,癌症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如能早期發現,早期診斷,很多病人都可獲得根治。而臨床上明確診斷的癌症病人往往是局部晚期或已有遠處轉移。癌症早期常無特殊癥狀,以至於病人不能及時就診,而就診時卻又常常為時已晚。因此,如何識別癌症早期癥狀對於提高患者預後至關重要,我們將這些相關癥狀和體征稱之為「徵兆」或「警告」,如能讀懂這些信號便可及時進行診治。全文列舉了9大高發癌症的早期徵兆以及對應的高發人群和排查方法,從而提高全民對癌症早診早治的意識。

編號:165

作者:傅玲玲類別:醫療機構類

單位:蘇州市第五人民醫院

標題:七旬退休教師髮長文深情述老伴治病故事 網友紛紛留言點贊市五院醫生護士

文章簡介:醫患關係是輿論熱點話題。本文講述了一名退休教師的妻子因嚴重的肝病住院治療,儘管醫生表示病情很嚴重,生命岌岌可危,但這位老教師有感而發,深夜髮長篇博文講述治病故事。博文在親朋好友和陌生網友中引起強烈反響,紛紛留言為醫護人員點贊。微信公眾號刊發文章後,醫院所屬主管部門蘇州市衛生計生委主要領導給予充分肯定,點名表揚了此文。這篇文章的亮點在於,醫護人員的專業、敬業精神不是自家人「自說自話」,而是通過真實展示患者家屬怎麼說,網友怎麼說,百分之百原汁原味還原故事真相。這樣的身邊好故事宛如醫患關係中的一股清流,滿滿正能量。

編號:166

作者:覃柳春類別:醫療機構類

單位:右江民族醫學院附屬醫院

標題:連夜六個小時的雨夜追趕,只為挽救你那停止的呼吸

文章簡介:半夜裡的一個電話驚醒了林醫生,此時病人的情況十分危急,林醫生便立刻動身,買了最快的車票,趕了6個多小時的路,來到了病人的身邊。經過一番搶救,患者轉危為安。這是一場醫生與時間的賽跑,這是一位醫者的魅力所在。

編號:167

作者:陳進杜類別:醫療機構類

單位:陽江市人民醫院

標題:手術室里,這位陽江醫生懷抱患兒的照片,讓人看了好感動!

文章簡介:8月齡患兒患有「手黑素細胞痣」,需手術治療。因患兒年齡小,家屬擔心全麻手術會影響孩子日後成長發育,希望醫生進行局麻手術。準備進入手術室時,患兒哭鬧不安,主治醫生范亞生從家屬手中接過小孩不斷安撫。由於患兒年齡太小,醫生無法通過語言讓他平靜下來,在手術室里,范亞生並沒有急著進行手術,而像對待自己小孩一樣,抱在懷裡邊哄邊搖,過了10多分鐘,患兒在范亞生懷裡睡著了,范亞生輕輕把他放在手術台,順利完成手術。

編號:168

作者:呂菲類別:醫療機構類

單位:連雲港市第二人民醫院

標題:不輸戰狼 我院援蓋亞那醫生也很燃

文章簡介:張榮是中國第13期援蓋亞那醫療隊的兒科醫生,她成功搶救了一個25周大體重只有1.5斤的早產兒,這也是蓋亞那史上最小的早產兒,嬰兒出生時重度窒息、渾身蒼白。經過40分鐘的心肺復甦搶救才將她搶救過來。 隨後孩子又發生了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出現了嚴重的呼吸困難。當地條件有限張榮用成人和嬰兒用的經鼻普通吸氧管,利用物理學的壓力差原理,製作了一個改良式的連續氣道正壓通氣管,效果非常好。嬰兒又先後出現了頻繁的呼吸暫停,嚴重消化道出血以及重症肺炎等病症。張榮每天除了吃飯睡覺基本就在暖箱前觀察並且及時地為她治療,晚上就在旁邊的椅子上打個盹。在她精心照看之下,嬰兒度過危險期,現在已經健康成長。 張榮在蓋亞那期間,已經成功搶救了幾十例危重新生兒以及早產兒。

編號:169

作者:江北人民醫院品牌部類別:醫療機構類

單位:南京江北人民醫院

標題:很抱歉!讓你有一個醫生爸爸

文章簡介:父親是男人最溫柔的名字 醫生是生命最忠實的守護者 當「父親」遇上「醫生」 會有怎樣的內心獨白呢 下面請跟隨我們的鏡頭看看

編號:170

作者:周樹生、張小紅、朱偉華類別:醫療機構類

單位: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

標題:花季少女突發暴發性心肌炎!安徽首次ECMO轉運將其從生死邊緣拉回

文章簡介:2018年6月,中國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醫院)開展了安徽省首例VA-ECMO院際間危重病患者轉運,挽救了患有暴發性病毒性心肌炎,心臟幾乎停止跳動的淮南市17歲女高中生小佳的生命。原創文章通過再現驚心動魄的救治過程、醫護團隊的溫情守護,向受眾展示出醫學不是冰冷的儀器和檢查結果,它充滿了人文關愛,讓受眾對醫院、對白衣天使有了更多的理解。同時通過ECMO、移動ICU的科普小知識,讓更多人在遇到危急情況時,有更多的選擇。文章一經推出,受到廣泛關注,微信閱讀量近6萬,點贊超過400,獲得近150條粉絲留言,《安徽商報》、《市場星報》、安徽廣播電視台、中安在線、《合肥晚報》、合肥廣播電視台、合肥熱線等省、市級媒體紛紛報道,獲得強烈反響。

在你還在猶豫的時候,

別人早已完成申報,

靜待好消息。

機會從來不等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廣東衛生信息 的精彩文章:

最實用的父親節禮物:男士健康養生指南!

TAG:廣東衛生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