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補血第一葯——當歸

補血第一葯——當歸

《本草別說》云:「使氣血各有所歸. 恐當歸之名,必因此出也. 」

部位不同,作用有別

當歸為是傘形科當歸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的一種乾燥根,

根上端膨大處稱「歸頭」,主根稱「歸身」,支根稱「歸尾」或「歸腿」,全體稱「全歸」。

歸身具有補血、潤腸通便作用;

歸頭、歸尾偏活血破血通絡作用;

全當歸既能補血,潤腸通便,又可活血,調經止痛。

主產地與質量

當歸主產於甘肅東南部、雲南、四川、陝兩、湖北等地,以甘肅岷縣種植量大,質量好,被譽為「道地藥材」。其次為雲南、四川、陝西、湖北等省,均為栽培。

備註:質量較佳的當歸主根呈圓柱形,長10-20厘米,表面凹凸不平,呈黃棕色或棕褐色,飽滿、油潤,下部有多條支根,多扭曲。以乾爽、乾淨、無霉點和有香氣者為佳。

當歸功效與臨床應用

當歸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具有補血養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早在兩千多年前,已用它治療各種婦科疾病。

(1)補血養血:當歸有補血養血之功,為補血第一葯,適用於心肝血虛證所致的面色蒼白或萎黃、倦怠乏力、唇甲淺淡無華、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症。與黃芪配伍,尤其適於產後血虛的調治;組成「當歸補血湯」,可益氣養血,對氣虛血虛證(貧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2)活血調經:當歸既能補血養血,又能活血止痛,還能通經調經,特別適合月經不調、痛經、血虛閉經等病證,被古人稱為「婦科聖葯」。

(3)潤腸通便:中醫認為精血同源,血虛者津液水分也不足,腸液虧乏易致大便秘結。當歸可潤腸通便,常與麻仁、苦杏仁、大黃合用治療血虛便秘。

當歸在臨床上主要治療血虛萎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濕痹痛,跌仆損傷,癰疽瘡瘍等症。

藥理作用

據現代研究當歸除了具有補血抗凝、抗炎止痛作用外,同時可促進子宮平滑肌收縮,抗老防老,改善缺血缺氧,抗血栓、擴張冠脈血流量,抗心律失常、保肝利膽、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當歸食用

當歸黃芪粥——活血調經止痛

當歸10克、黃芪10克,米80克。當歸切碎在清水裡慢慢燉煮。米飯蒸熟成乾飯。將乾飯放人當歸水中慢熬半小時至湯稠米開即成。

註:用白米直接煮稀飯,煮出來的粥較寒,吃了容泛胃酸,用乾飯熬成的粥就可以避免胃酸過多的情形。

具有補氣養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註:當歸尾有破血作用,孕婦慎用。

當歸益母蛋——養血益腎、調經止痛

當歸10克、益母草30克、雞蛋2個,同放人鍋內加適量清水煮到蛋熟,取出去殼用針扎數個孔。再放放葯汁中煮3~5分鐘即可吃蛋飲湯,每日1次。連服30天為一個療程。

此方有養血益腎、調經止痛之功效,適用於腎虛血虧、氣滯血瘀、寒凝阻滯引起的月經不調、行經腹疼。

當歸首烏雞肉湯——補肝腎、益氣血

當歸10克、何首烏10克、雞肉200克、枸杞子5克。將雞肉洗凈切塊與當歸、何首烏、枸杞同放鍋內加清水適量煮至雞肉爛熟時放入生薑、蔥花、食鹽、味精調味,飲湯食肉。

雞肉補氣血,首烏養肝腎補血、當歸養血和血,枸杞補肝腎、明目。合用有補肝腎、益氣血之功能,適用於肝血不足所致的身體虛弱、頭暈目眩、倦怠乏力、心悸怔忡、失眠健忘、食慾不佳等症的補養和治療。

參考文獻:

[1] 朱永華,梁海立,朱燕晶等.當歸葯膳開發與研究[C].世界中聯第二屆葯膳養生國際學術大會暨第七屆國際葯膳食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1:117-119

[2] 夏泉,張平,李紹平等.當歸的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時珍國醫國葯,2004,15(3):164-166.

[3] 陳慧珍.當歸的研究進展[J].海峽藥學,2008,20(8):83-85.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補血 的精彩文章:

它是不老法寶,女人常食能活血抗癌、預防貧血,補血益氣抗衰老!
補血補氣吃什麼 最適合生理期後的補血湯品

TAG:補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