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三國最厲害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們誰更厲害呢?大家來看一看排名吧

三國最厲害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們誰更厲害呢?大家來看一看排名吧

古代最厲害的幾位政治家和軍事家,你們知道幾個?

第一名:曹操

曹操字孟德。三國時最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在鎮壓黃巾起義和討伐懂卓的戰爭中,逐步擴充軍事力量。建安元年,迎獻帝都許,從此便「挾天子以令諸侯」,先後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官渡之戰大破袁紹後,逐漸統一了中國北部。建安十三年,進位為丞相,率軍南下,被孫權和劉備的聯軍擊敗於赤壁。曹操生性多疑,但又集傑出於一身,正如當年許劭對曹操的評價:治世能臣,亂世奸雄!

最終基奠了三國的統一便可見一斑。「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就是對他最好的評述。

第二名:劉備

把他放在這裡一點都沒有錯。他為什麼能當皇帝?靠的又是什麼?曹操曾經都非常賞識他,認為他是個英雄。如果他沒有過人之處,又怎麼會使得天下英豪爭相歸附呢?關張黃馬趙,都是一等一的名將;卧龍鳳雛法正張松,都是一等一的智將。其中最有名的要數諸葛亮了。像劉備這樣一個爵為亭侯,官拜左將軍,做過徐州牧,年紀一大把的老傢伙,肯去拜訪一個27歲,名不見經傳,毫無資歷的年輕人諸葛亮,單是這一點就可看出劉備非常人所不及的地方。靠諸葛得荊州,靠龐統得川蜀,靠法正得漢中。最後,還能讓鼎鼎大名的諸葛亮對自己死心踏地,全力輔佐平庸的劉禪,真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奸雄了。

劉備厲害,首先是因為他完全是憑藉個人努力,從社會的底層奮鬥到了頂層。其次,劉備的創業故事,可說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這份不屈不撓的意志放到整個中國史上也找不到幾個人。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連續幾次創業失敗,自己又年近半百,我想都會認命,認為自己沒有稱王稱霸的命吧。但劉備,他偏偏不。對於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來說,暮年回首,人生可說是蓋棺定論,基本上一生也就這樣了,也就消磨了雄心壯志,準備平平靜靜安度晚年了,但劉備的道路卻剛剛開始。這是一種什麼精神?今天有幾個人能做到?

憑的是信念,是不屈不撓的意志。

這就是蜀漢公司的企業文化。

第三名:孫權

孫權,字仲謀。是三國時期最主要的政治人物之一。其父孫堅,曾參與討伐黃巾叛軍。兄孫策,曾為討逆將軍,封吳侯。孫權年少時繼承父兄之業,先後兩次出兵鎮撫了山越,穩定江東六郡局勢。其與劉備聯合,贏得「赤壁之戰」的勝利。三分天下後期,又大破前來討伐的蜀軍。待魏文帝曹丕死後,孫權正式稱帝,立都建業。其最大歷史功績就是開發東南地區,促進了經濟的繁榮發展。因此孫權被譽為曠世英雄!

作為一個精明的現實主義者,比之從貧瘠的江東去幻想如何征服整個天下這種雄(好)心(高)壯(騖)志(遠),孫權的選擇當然是腳踏實地,儘可能多地擴大領土。作為中國歷史上對抗中原大一統王朝的割據江南第一人,首開數千年青史之先河,孫權已經完成得足夠出色了。

第四名:司馬懿

他的智商絕不在曹操之下,但他卻沒有曹操的英雄氣概。我本人是不喜歡司馬懿的。都說曹操篡漢,可曹操篡的不是光武帝劉秀所留下來的天下,而是已經分崩離析,經過他自己努力打出來的天下。但司馬懿不同,他篡的是曹家安穩的天下,而且他在篡位的歷程中可謂絞盡腦汁、花樣百出。

所以說司馬懿和曹老闆沒得比,可能司馬懿出生的太晚沒顯示出來,但是曹操打下來的天下是滅了數個諸侯,並不是篡位,董卓的做法才叫篡位。司馬家的實力就是內部的政治鬥爭拿下來的。司馬懿當個謀臣算是數一數二的,但是絕對沒有曹老闆那樣的胸襟。

第五名:諸葛亮

可以說是整個三過時期專職謀士中最好的一位了。被後人稱為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小小年紀未出茅廬便可知三分天下,才華橫溢而又能夠虛心求教,為報知遇之恩死而後已,都是廣為人傳頌的。

諸葛亮作為蜀漢的丞相,安撫百姓、遵守禮制、約束官員、慎用權利,對人開誠布公、胸懷坦誠。為國盡忠效力的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賞賜,玩忽職守犯法的就算是他的親信也給予處罰,只要誠心認罪伏法就是再重的罪也給予寬大處理,巧言令色逃避責任就是再輕的過錯也要從嚴治理,再小的善良和功勞都給予褒獎,再小過錯都予以處罰。他處理事務簡練實際,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不計較虛名而重視實際,貪慕虛榮的事他都不做;終於使蜀國上下的人都害怕卻敬仰他,使用嚴刑峻法卻沒有人有怨言,這是因為他用心端正坦誠而對人的勸戒又十分明確正當的緣故。可以說他是治理國家的優秀人才,其才能可以與管仲、蕭何相媲美。但是功績方面不如上面四人。

第六名:魯肅

並不如演義中所說的那樣老實無用,雖然他性情忠厚,但柔中帶剛,有任俠之風。此外,魯肅精擅騎射、劍術,又深諳兵法,熟通經史,實是文武全才。更值得一提的是,魯肅是當時江東地區最傑出的戰略家。

魯肅作為孫劉聯盟的提出者和實踐者,為孫權展開了總括九州的宏圖,為周瑜穩住了赤壁後動蕩的江東局勢,為劉備爭取到了立業的根基,他的出現成全了身邊的人,卻唯獨把自己逼到了一個最尷尬的位置上。

第七名:周瑜

「既生瑜,何生亮?」〈三國演義〉里把他醜化歪曲得不成了樣。歷史上的周瑜,不但博學廣才,而且還寬宏大量,有著極廣的胸懷。赤壁之戰,周瑜、魯肅和諸葛亮都坦誠合作,並無勾心鬥角。那年,周瑜34歲,魯肅37歲,諸葛亮28歲,初出茅廬的諸葛亮是不可能把二人耍得團團轉的。相反,相信軍事和政務經驗都不足的諸葛亮反而向兩位優秀的「前輩」學習了不少。 而整個赤壁之戰,發揮最大作用的就是周瑜以及魯肅了,不可能是諸葛亮。說什麼諸葛亮祈風,更屬無稽之談。以周瑜魯肅的才幹,久在江東,對氣候風向的反常不會不知。雖然他在對待荊州的戰略問題上沒有魯肅的政治眼光,但不失為一位難得的將才。

第八名:賈詡

他的為人我不敢恭維,但他的才華的確了得。可稱三國謀士中出乎其類,拔乎其萃的人物。「謀出奇至准、謀至深及廣」是對他最好的評價。他的一生沒做過別的,全是在幕後獻計。先後投靠的段煨、劉表和張綉等,並且他為李傕、郭汜出主意,但絕不是要真心輔佐他們。他之所以委身於其帳下,僅僅是因為他們能夠對他言聽計從,能使他的謀略得以展示,從而達到自身價值的體現。

第九名:王允

東漢末年大臣。王允出身官宦世家。他十九歲就開始任公職,壯年時任豫州刺史。因為在和中常侍張讓的鬥爭中失敗,王允被迫去官隱居,在中平六年,何進掌權之後重新出仕,歷任從事中郎和河南尹。在何進被宦官誅殺,董卓掌權時,他已經代替楊彪成為了司徒兼尚書令。身為地方官勤政愛民,由於朝廷腐敗而被迫在此為官,從而密謀刺殺董卓。董卓死後,王允與呂布共執朝政,但是董卓餘黨李傕、郭汜、樊稠等率軍攻破長安,呂布出逃,王允被處死,時年56歲。

很多人大惑不解,為什麼他會排在這裡。我告訴你,他和郭嘉可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好的十位謀士當中代表三國時代的兩位。你可別小看他,當年的董卓不可一世,當天下間所有的英傑都束手無策的時候,他卻能設下連環計誅殺董卓,可見他也是有常人無法企及的地方。

第十名:姜維

你要問我他有多聰明,看看諸葛亮對他有多器重就知道了。同樣也是27歲,諸葛亮把他帶回漢中,任命他為丞相府倉曹掾,加奉義將軍銜。諸葛亮在他身上看到的是年輕時候的自己。在諸葛亮死後,他一個人撐起了蜀國的天空。姜維一生好學不倦,深通兵法,做事有條有理,而且又有膽識,並且為官清廉,忠心可昭日月。真是一個難得的人才,只可惜生不逢時。

另外,像龐統、法正、荀彧、荀攸、程昱、呂蒙、陸遜都是一等一的謀士。

你還知道三國中的哪些有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呢?

歡迎下方留言評論

(文章部分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淘歷史吧 的精彩文章:

TAG:淘歷史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