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2018上半年,茶界黑歷史大起底!

2018上半年,茶界黑歷史大起底!

近日,茶界的負面新聞層出不窮。過度包裝、假茶大案、天價茶……

樁樁件件都是茶界的「黑歷史」。

回顧上半年,茶周刊發現茶界的「黑歷史」還真不少!

1

假收茶,抬高鮮葉價格

春茶季,有這樣一群「收茶人」,以收茶的名義入駐各大茶山。他們的「收茶」策略是:茶山拍照打卡,不懂裝懂自詡專家;私下向茶農提升鮮葉價格,最後帶走極少量的茶葉,一餅茶都沒收。

他們的蹭飯規律是,在摸清楚每日飯點的時間規律後,定點就餐,其餘時間則不見蹤跡。

他們的行為導致鮮葉漲價,讓真正想要收購茶葉的人,只能忍痛放棄。「虛假信息」更是間接促使茶農手中鮮葉囤積,造成市場混亂和不良競爭。

2

人為推高普洱價格

今年春天,普洱古樹春茶上市。我們卻驚訝地發現,普洱古樹春茶的價格相較往年上漲了20%左右。究其原因,有自然也有人為。

自然原因是採茶季普洱茶區慘遭冰雹襲擊,導致古茶樹產量減少;茶葉的包裝成本也在上升,例如茶餅、茶盒的包裝材料(棉紙)價格翻番,人工成本漲了5%-10%。

人為原因是茶葉初制方式粗糙,導致茶葉品質大幅降低;「大鱷」資本入局 ,爭奪茶葉資源;古樹茶產量低 ,經銷商「搶山頭」;媒體商家炒作 ,消費者盲目追捧……

3

茶山亂插廣告牌

今年春天,不少茶商號稱自己在某某產茶區承包了一片古茶園,從一片古茶園忽悠到簽約了一座山,再誇張到簽約了十幾座山。

以冰島村為例,古樹不均勻地栽種在村民生活居住的寨子周圍。走幾步就是一個廣告牌,更誇張的是眼前就有一個廣告牌,一轉身又是一個廣告牌,根本無法分清古樹是哪個廣告牌所有。

當地茶農拆毀的廣告牌。

然而,雲南古樹茶產量並沒有那麼多。古樹茶、名山茶、小產區茶僅為30多萬畝,僅佔全省600多萬畝生態茶、有機茶、現代茶園的5%。

4

9塊9包郵「純料普洱」

近幾年,網上低價包郵的茶葉卻泛濫成災,十幾元甚至9.9元還包郵的「古樹班章」「冰島」數不勝數。

其實,網購平台推出的超低價「古樹普洱茶」,根本就是以次充好,以假亂真。

雲南普洱古樹茶必須是純料茶,如果在壓制過程中摻入台地茶或者其它非古樹茶葉,就算是拼配茶。

消費者如果在網上購買茶葉,遇到價格過低而且宣傳過度的古樹茶,可要擦亮眼睛,以免上當受騙。

5

六棵母樹大紅袍「被」開採

5月9日,一則大紅袍母樹開採的消息傳遍了大家的朋友圈。消息稱,三樅六株母樹大紅袍於2018年5月9日中午12:00開始採摘。時隔13年,再次開採,預計可以拍賣520萬元」的消息,並附有採摘圖像。

其實這是一場大誤會,為深入研究武夷山大紅袍等優質種質資源,福建農林大學園藝學院和武夷山市茶業局簽訂合作協議,對大紅袍品種進行基因分析研究。

6

普洱虛擬貨幣騙局

深圳普銀公司通過「趣錢網」P2P平台對外宣稱,該公司發布的「普洱幣」(後更名為普銀幣),號稱是「全球首個本位制數字貨幣」。普銀幣是「普銀集團以10億優質藏茶作為原發本位資產,經由三方倉儲、鑒定、評估、確權後,通過數字加密技術將藏茶資產寫入區塊鏈並發行的本位制數字貨幣」。

然而,該公司並未取得國家行政部門頒發的金融許可證,且對該批茶的一小部分樣品茶進行了「參考評估」的公司並無鑒定資質。

當大量投資人進場之後,該公司通過惡意操縱普銀幣價格走勢不斷套現,導致投資人手中普銀幣毫無價值,損失慘重。

2018年5月,深圳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6名,涉案金額3.07億元,3000多位投資者被騙。

7

微信賣茶,美女陷阱

今年5月,廣州天河警方破獲假冒美麗的「綠茶代銷小妹」行騙的案件,近年來呈高發趨勢——一批這樣的騙子採取固定的套路:偶然的網路邂逅,獲取信任,扮軟弱、博同情推動進度,然後各類「突髮狀況」,請你買茶解困——

據天河警方調查,這是一個以公司模式運作的詐騙團伙,他們分工合作、環環相扣,按照固定的劇本,利用劣質茶葉等為作案工具,通過線上諮詢銷售、線下發貨的「模式」,來講述一個個騙人的茶葉故事。

8

「看不透的普洱茶」

5月,央視記者深入雲南,探訪「 魚龍混雜」的普洱茶市場,揭露普洱亂象。

古樹茶的關注度越來越高以後就形成一種誤導,認為普洱茶要喝就喝古樹茶。但實際上,市場上更多的是一些生態茶和小樹茶,沒有必要盲目追捧古樹茶。有的商家被利益驅使,無限放大它的樹齡,把幾百年的樹齡吹成千年以上。

茶樹樹齡的判定並不容易。目前茶商所傳的古樹樹齡大多是自己估測,沒有經過專家鑒定。而名山古樹的相對稀缺,也造成市場上普洱茶模仿、造假、售假行為猖獗。

9

老班章「被代言」

5月18日—20日,一則「雨林古茶坊老班章品鑒會虛假宣傳」的新聞,成了霸屏頭條。

整個事件源起於雨林古茶坊品鑒會的宣傳海報,其文案寫道:「2018,雨林獻給中國茶人的一份厚禮,將擁有悠久歷史的老班章王者古樹開啟,並在全國舉辦了2000場老班章品鑒會,與數以萬計的茶友分享。」

在文案後面,則配了一張由12個「老班章村村民」組成的圖片,並表示這是「來自西雙版納州雨林老班章村460位家人的問候」。

有當地的老班章茶農指出圖片中的人並非其同村人,而是南糯山茶農;更有人進一步指認出為南糯山多依寨王姓一家人。也有傳聞說南糯山村民同樣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代言」了班章村。

然而,問題不止於此。除了圖片失實,還有老班章資深茶人質疑雨林古茶坊老班章古茶樹的來源。甚至有茶人透露,這麼多年他沒見雨林買過一斤老班章。

10

新式茶飲融資超13億,亂象頻出

今年,以茶為基底加工成不同風味飲品的現制茶飲市場異常火爆。喜茶、奈雪の茶等多個茶飲品牌獲得資本青睞,融資總額超過13億元。

茶行業融資清單

(2018年3月更新)

然而,資本的追捧在促進茶飲市場發展的同時催生了一定泡沫,而茶飲行業本身存在的商標爭議、低門檻、同質化、無行業標準等問題,也對其發展產生了一定的制約。

在資本加持下,頭部企業迅速跑馬圈地並利用互聯網營銷實現高效傳播,火爆的表象引來大量中小品牌湧入,但實際上消費需求遠不及此,市場存在一定程度的泡沫。

11

「大師茶」慘遭打臉

近幾年來,武夷山的岩茶,風頭很足,簡單的一盒茶葉,動輒就是所謂大師手工製作,著名坑口的原料,每斤上萬元、十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

7月13日,央視財經頻道《3·15在行動》欄目播出的「天價武夷岩茶調查」內容中,欄目記者到福建武夷山,對價格參差不齊且個別價位奇高的武夷岩茶進行暗訪調研,並明確地把「武夷岩茶」列為「天價茶」。

截止到2017年,產量僅占雲南省總產茶量4%的古樹茶,和牛欄坑肉桂遭遇的情況類似,也是因為品種相對珍稀而被商家過度炒作追捧,造成中國茶葉市場另一個「著名的」普洱茶亂象。

12

廣州發現「假茶大案」

7月24日,廣東省公安廳聯合廣州市公安局,在廣州市圖書館西門廣場舉辦以「守護食葯安全 民警在您身邊」為主題的食品安全宣傳周大型戶外宣傳活動。活動現場,警方披露了一個芳村茶葉市場的大案。

廣州警方於2017年年底接到舉報,稱村茶葉市場一帶多間茶葉檔涉嫌銷售假冒品牌普洱茶。廣州警方開展抓捕行動,共搗毀假冒茶葉銷售檔口5個、倉儲窩點9個,抓獲涉案人員13名,繳獲假冒品牌普洱茶餅共12.4萬多餅。經估價,涉案價值超過1億元。

經查,該團伙長期以明顯低於市場價格,銷售假冒中茶牌、大益牌普洱茶餅,從中牟取暴利。

13

茶葉「過度包裝」死灰復燃

7月,有媒體從杭州市西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得到了一條最新消息:杭州市西湖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其轄區內的三家茶葉公司法人進行了集中約談,對他們在上海市銷售的西湖龍井茶被當地質監部門抽查認定為「過度包裝」,進行批評教育。

上海質監局日前專門針對該市流通領域和生產領域的茶葉商品包裝進行了監督抽查,「上海茗豐」「昆明七彩雲南」「(安徽)寧國市潤之園食品」「天福茶業」以及多家龍井茶知名生產企業被「點名」,列入了這份對外公示的「過度包裝黑榜」中。

此次,上海共抽查103批次茶葉,其中不合格30批次,不合格率接近三成,涉及茶葉生產企業17家。而不合格問題,無一例外地,全部指向了過度包裝。

看了今年上半年的茶界「黑歷史」,真的感到很揪心,也期盼這些「黑歷史」可以給大家敲響警鐘。

希望下半年,政府能加強市場監管、茶商茶企提高思想覺悟、消費者提高消費意識,減少出現「黑歷史」。

同意的點個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的精彩文章:

這6種小花,書桌茶几上擺一盆,健康又乾淨!
安溪鐵觀音,茶王的魅力所在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