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自然養生醫學的聖經,《黃帝內經》到底講了什麼,被奉為至道之宗

自然養生醫學的聖經,《黃帝內經》到底講了什麼,被奉為至道之宗

健康長壽,是人類長久以來的夢想,中國是研究養生術最早的國家之一。早在兩千年前,中國就已經形成了完整的養生理論,這在《周易》、《黃帝內經》、《老子》中都可以看到。

《黃帝內經》說:「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今時之人,年半百而動作皆衰……」並揭示出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雖然此書寫於兩千年前,但書中所描述的酗酒縱慾、追逐享樂、耗散精力、透支能量的生活方式,竟與我們現代人的生活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可見人性的弱點,並未因歲月的流逝而發生絲毫的改變。

儘管兩千年前的人,已經知道如何調養身心,健康百歲,然而真正能做到的人又有多少呢?幾千年來,終其天年的人可以說寥寥無幾,正所謂:知易行難。問題的關鍵不僅在於懂得養生之道,更在於奉行養生之道。

《黃帝內經》是我國春秋時期的養生醫學經典,充滿了健康的智慧,其中涉及大量的自然健康理念。由於《黃帝內經》是從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中衍生出來,因此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它將人置於天體運動、氣候變遷、社會環境、生存條件中來觀察,把自然界與社會的各種因素考慮在內,形成了完整而獨特的養生理念,並將天、地、人作為一個整體,注重人的生活習慣、思想情緒以及外部環境對健康的影響。它的養生原則主要包括:天人合一、身心合一、陰陽平衡。

《黃帝內經》認為,天地是個大宇宙,個人是個小宇宙,天人是相通的,人無時無刻不在受著天地自然的影響,自然環境和氣候的變化會影響人的健康,自然中的六氣一一風、寒、暑、濕、燥、火是導致疾病的外在原因。這同道家的「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思想是一致的。

所以《黃帝內經》在養生上,強調天人一體,主張人必須隨四時變化來調整自己。「天人合一」思想對東方人影響很大,但是與西方人的生活方式卻大相徑庭,不過近些年來這一思想卻正在改變西方人的觀念。

《黃帝內經》認為,人的情緒一一喜、怒、憂、思、悲、恐、驚是導致疾病的內在原因,所以它不僅重視身體的鍛煉,也非常重視精神的修鍊。中國道家文化講究兩個東西:性與命,性就是精神的生命,就是我們常說的心靈;命就是肉體的生命,也就是我們的身體。

自然養生醫學的聖經,《黃帝內經》到底講了什麼,被奉為至道之宗

所謂的修身養性,就是調整自己的心靈與身體,以求達到身心合一的境界。如果思想用得太過,就會妨礙養性;身體用得太過,就會妨礙修身,淡泊寧靜,就是為了養性情。《黃帝內經》認為,陰陽平衡的人オ是健康人,人之所以會生病,是因為陰陽失去了平衡,而養生的目的就是求得身心的陰陽平衡。

這一健康理念深受道家思想影響,老子認為:「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就是說天地萬物都有陰陽,要達到和諧狀態,必須陰陽調和。陰陽平衡是萬物的理想狀態,也是生命的健康狀態。

在中華民族兩千年的繁衍生息中,《黃帝內經》曾經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特別是它的養生哲學,體現了極高的實用價值,被中國歷代醫家視為醫學的聖典。《黃帝內經》提出了著名的三大養生原則:「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避邪不至,長生久視。」

意思是:人體養生應該根據四季氣候的變化,隨時調整自己的生活起居;情緒的穩定與內心的平和是養生的關鍵,人體陰陽的平衡是健康的保障。只有身心平衡、恬淡虛無、起居有節的生活方式,才能使人遠離疾病、健康長壽。自然養生醫學,可以說是中國文化傳統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

700年前,歐洲鼠疫暴發,四分之一的人被奪去了生命;中國也曾有過大範圍的瘟疫流行,但從未像歐洲那樣慘痛,這同我國古代中醫藥文化是分不開的。然而,在現代醫學已經發展到細胞分子水平的今天,去了解兩千年前的《黃帝內經》還有意義嗎?中國古代養生醫學是否已經過時了?許多人開始對此產生疑問。一項對我國大學生的隨機調查發現,75%以上的大學生不知道《黃帝內經》為何物,也有個別學生說「好像是金庸寫的武俠小說」。

近年來,殘酷的現實已經讓人們逐漸意識到,醫學並非是萬能的,人類真正能治癒的疾病並不多,特別是許多慢性病,一旦形成就很難治癒。如果我們能更早地重視養生,將重點放在預防上,相信今天世界上的高血壓、心臟病、癌症、糖尿病等疾病的發病率會低得多。

1996年,世界衛生組織提出:「21世紀的醫學,不能繼續以疾病為主要研究領域,而應該以人類健康為主要研究方向。」這似乎標誌著現代醫學在觀念上的根本轉變,正在由治療為主的醫學模式,轉向預防為主的醫學模式。

讓人震驚的是,《黃帝內經》在兩千年前就提出了預防為主的思想,指出:「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意思是:最好的醫生,善於治療未成形的病,如果等到疾病已成,再去用藥物治療,就好像是口渴了以後再去打水井,那不是太晚了嗎?

從某種意義上說「治未病」是《黃帝內經》最重要的治療原則。《黃帝內經》認為養生比治療更重要,這一健康理念無論在當時、還是在現在來說,都應該是非常超前的了。

《黃帝內經》深入探討了養生、醫道,以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問題。它不僅將人與自然看成一個整體,強調人與自然要和諧相處;更是將人體內部器官也看成一個整體,提出要協調好人體內各部分的平衡。

現代人由於過度征服自然,導致了生態失衡、環境污染,已經危及到人類安全,現在人們已經意識到必須與自然界和諧共生,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同樣,現代醫學由於過度征服疾病,導致了醫源性疾病的泛濫,許多人沒有死於疾病,卻死於醫藥的傷害,人們已經開始意識到,只有自然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創造真正的健康。從這個意義上說,天人合一既是最古老的、也是最現代的生命自然觀。

《黃帝內經》將人體陰陽平衡(自我穩定)和天人合一(對外適應)看作生命健康的兩個重要條件。這一產生於兩千年前的生命健康理念,同現代世界衛生組織的健康定義不謀而合。1948年世界衛生組織在《組織法》序言中,將健康定義為:健康不僅為疾病或羸弱之消除,而系身體,心理與社會適應之完全健康狀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的精彩文章:

夏季養心真的有道理嗎?養心應該怎麼養,真的不能吃冰的嗎?
3個標誌,說明你的濕疹很可能反覆!佔1個就要警惕,你有幾個?

TAG:身體自我修復研究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