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絕對不知道!魯迅妻子朱安守活寡41年,無性無愛,但魯迅沒錯
提到魯迅,相信大多數人對他的映像來自於學生時代的語文課本吧,每每提到他,我們總是不經意間回憶起學生時代的那些事了吧,那也算是童年的一種回憶了吧。是的,「一怕文言文,二怕寫作文,三怕周樹人」。在教科書里躺了一個世紀的魯迅先生,作品收入語文課本最多時曾達31篇,卻成了大家的夢魘。這或許是魯迅先生萬萬沒想到的,但他卻又是如此深刻的嵌入歷史,鑲在我們的心田。
但是無論魯迅先生曾被我們多麼痛恨抑或多麼喜愛,但不可否認,他是一代大文豪、思想家和革命家,更是改變了一個時代的偉大人物。可是魯迅先生的文章是有深度的,每個人的探討面又不同,所以大家每每談到魯迅,都是對他犀利的文學作品發表意見。當然,魯迅的文學水平高低,不同人眼中有不同的看法,這個咱們今天不探討。正所謂一紅皆紅,當魯迅先生以「民族魂」出現在人們視線中時,人們撤了研究他的文筆,也開始了研究他這個人,他的人生,他的情感經歷。關於魯迅的個人情感,也是人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小編本著不歪曲不詆毀的原則,來聊聊魯迅新生一些不為外人說道的情感:他和他的妻子朱安。
朱魯迅先生的原配夫人,——朱安,一生不安,1878年6月生於浙江紹興。
朱安祖上曾做過知縣一類的官,從小家境比較優越,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長大,因此朱安身上也有中國傳統富裕家庭女子的性格:脾氣和順,會做針線,擅長烹飪,不識字,小腳。雖然識字不多,但是懂得禮儀,性格溫和,待人厚道。
正所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魯迅即周樹人,是他這一代周家的大兒子,生於1881年,比朱安小三歲。因為魯迅是長子,自從魯迅父親去世以後,魯迅的母親就開始為魯迅的婚事操心。而老太太喜歡朱安聽話順從的品性,決定娶來給自己的大兒子魯迅做媳婦。1901年4月3日,魯迅母親在沒有徵得兒子同意的情況下,貿然去朱家「請庚」。結果在兩個年輕人根本都不認識的情況下,由雙方父母作主,定下了決定朱安一生命運。
紹興有個傳統,就是妻子比丈夫大兩三歲更好,也就是所謂的「女大三抱金磚」,剛好,魯迅 與朱安在年齡上正是合適,因此,老太太也笑的滿懷。
魯迅彼時正在日本留學,突然有一天接到家裡來信說母親病危,急急忙忙趕回家中,只見家裡張燈結綵,一派喜慶的氣氛。孝順的魯迅沒有說什麼,接受了母親的安排,稱「朱安是母親送給自己的一件禮物,我只能好好的哄著她,但愛情我是不知道的」,但是魯迅是追求愛情的人,婚姻更注重兩情相悅,紅顏自己,能來一個人真正的理解自己,更何況,朱安還是一個傳統的中國女人,裹著小腳。所以,在兩人完婚的第二天,魯迅沒有去祠堂祭拜,他晚上獨自在書房對付了一夜,第三天,他就帶著二弟又去了日本。終此一生,未與朱安圓房。
兩夫妻之間無愛無恨,只有一種形式上的婚姻。魯迅雖然不愛她,但朱安始終是魯迅先生的原配夫人,而且朱安對老太太照顧也是無微不至,所以魯迅卻很尊重她,尊重她在家庭中的地位。朱安為了魯迅,做過很多事情,想要得到他的心。有一次,魯迅在吃飯時偶然談到一種日本菜很好吃。朱安為了奉承,就順水推舟地說:「是的,這種菜我也吃過,的確很好吃。」其實,魯迅所說的這種菜只有日本本土才有,中國沒有,紹興更是沒有見過。魯迅聽了很反感,氣得不知說什麼好,這頓飯也沒吃好。有人問過魯迅,為什麼兩人談不來。魯迅無奈的說:「和她談不來,沒趣味,不如不談。」
有人或許會問,他們為什麼不離婚呢?一個沒有愛情的婚姻有什麼結果呢?
的確,這就是沒有愛情的婚姻。說到這我就在想,古代遵循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當中的愛情真是幸福的嗎?答案我不敢肯定,但或許大家都能猜到,至少是沒有現代人自由戀愛幸福的。可為什麼古代制度下那些不幸福的女人為什麼不選擇離婚呢?其實吧,這就是制度與社會的風氣的問題,那是的男權社會,女人是沒什麼地位的,一旦離婚(那時候只能男方休妻)後,女人一生就毀了,是會遭受社會的排斥與民眾的打擊的,民眾會不分青紅皂白就認為是女方生性刁蠻所致,對其進行身體以及心理上的折磨。那時候的女人是沒什麼話語權的。而偏偏那時候的女性卻認為自己就應該依附於男性,因而沒什麼獨立性,也就導致了女性地位的淡化。
況且,朱安的確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傳統中國女性,她沒有想過自己是個獨立人。如果說在這場婚姻裡面誰錯了,這說不準,首先錯在老太太,他沒考慮魯迅的所感所想,好心辦了錯事。朱安也有錯,她太順從命運,從來沒有試圖反抗過,如果換一個時代,早生幾十年,男方就不會有自由戀愛的想法了,可惜,她偏偏遇到的是魯迅,偏偏遇到了那個劇變的時代!
有人說,我們看待歷史不能開上帝視角。男人將女人打造成了最想要的模樣,最後你又不要了?可是你們又是否曾思考過:命運是自己的,不是依賴哪個人的,她可以選擇逃離,可她缺乏的是勇氣。
朱安伺候婆婆38年,空守魯迅41年,最寶貴的年華都獻給了周家,什麼都未得到,孤苦寂寞度過了自己69歲的一生,成為封建包辦婚姻的犧牲品。很難說誰對誰錯,其實是那個時代的錯。
值得一題的是,魯迅先生後來找到了他的一生所愛——許廣平。1927年10月,許廣平和魯迅在上海開始共同生活。1929年許廣平生子,魯迅48歲,終於有了後代。
※他,中華武學的巔峰者,卻隱退江湖,用一生去遵守諾言,從未收徒
※這世界真正的模樣,未必是你以為的那樣
TAG:周秦漢唐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