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教養」——如何幫助父母更有效地教養孩子?
GIF
The most precious gift we can offer others is our presence. When mindfulness embraces those we love, they will bloom like flowers.
我們所能給別人最珍貴的禮物是身處當下。當用正念擁抱所愛之人時,他們會如鮮花般綻放。
Thich Nhat Hanh, 1926-
正念教養(Mindful Parenting)這一概念最早是由卡巴金提出,將正念教養定義為對孩子和教養行為的有目的、此時此刻和不評判的注意和覺知。目前關於正念教養的研究廣泛應用於自閉症、精神發展遲滯、藥物成癮等各類行為問題的兒童父母,以及正常兒童的父母。
正念教養與一般教養的區別
▲▲▲
一般的正念側重於關注個人內心過程, 即個體對當下經驗的意識與注意。而 正念教養既關注個人內心過程, 同時也關注人際過程。正念教養的個人內心過程反映父母在教養過程中對自己內在狀態以及他們如何思考和感受這些內在狀態的覺知。而正念教養的人際過程則反映在當父母與孩子互動時, 他們處於這種關係的當下的覺知, 也包括父母對親子互動的接納、慈愛和慈悲態度(Coatsworth et al., 2010)。
正念教養的積極作用
▲▲▲
首先, 正念教養對兒童父母的身心和行為有積極作用。有助於緩解父母的焦慮、抑鬱,減少父母對孩子的攻擊行為或虐待,降低父母的教養壓力,提高生活質量和幸福感等。
其次, 正念教養降低了兒童的攻擊自殘行為,改善了多動症兒童的注意力和行為問題, 以及精神障礙兒童的內外化問題。
最後, 正念教養還可以促進親子關係質量。減少父母對青少年表露的消極反應,降低青少年對父母過度控制的感受, 進而促進積極的親子關係。
正念教養的作用機制
▲▲▲
Duncan等人(2009a)提出正念教養 5 維度模型:
全神貫注的傾聽:父母在孩子的不同發展階段的全神貫注傾聽並且對當前體驗的接納性覺知。
對自己和孩子的不評判接納:父母知覺到他們對孩子行為的歸因和期望, 並逐漸引導父母接受對他們自己和孩子的特質、品質和行為的不評判接納。
對自己和孩子的情緒覺察:父母可以通過對親子互動的正念覺知來辨別自己和孩子的情緒, 從而對親子關係互動做出有意識的選擇而不是自動化反應
在親子關係中的自我調節:正念教養幫助父母在親子互動中進行自動反應之前先暫停, 由此培養父母的自我控制和對教養行為的選擇。
對自己和孩子的慈悲:正念的父母能滿足孩子恰當的需要和安撫孩子所遇到的苦惱,較為寬恕慈悲地看待自己的教養努力。
Duncan 等人(2009a)在其正念教養 5 維度模型基礎上闡釋了正念教養與父母健康、教養行為和青少年的身心結果的關係(見下圖)。
正念教養可以促進一般教養行為和提高父母的健康水平, 這兩者又通過對孩子的有效管教行為和良好的親子情感進而影響青少年的積極結果(心理健康和自我調節能力)和消極後果(違規行為、藥物濫用)。有助於化解一些根深蒂固和「自動化」的消極和不作為的親子關係模型的循環,幫助父母免受由於他們自身的心理健康或教養行為而引起的來自環境的、家庭的和教養相關的評價壓力的影響。
正念-家庭強化項目
▲▲▲
該項目主要是教授父母以下正念教養技能:
【五大技能】
在親子互動當下中關注和認真傾聽孩子;
對自己和孩子的情緒狀態能更敏銳察覺;
在與孩子的互動中更能採取接納、不評判的態度;
在與孩子的互動中調節父母自己的情緒反應;
對孩子和自己採取一種同理和慈悲的立場。
正念教養的活動主要圍繞著以上幾方面進行設計,通過口頭介紹正念教養的原理、練習和小組討論等方式實施。比如,在全神貫注的傾聽主題,教授父母區分良好溝通和不良溝通的行為(關注和跟隨孩子而不是忽略孩子),讓父母掌握如何通過所說的話聽到孩子潛在的情緒等。在情緒知覺主題, 教會父母如何識別和為他們當下的情緒體驗貼標籤, 練習覺察自己和孩子所體驗的積極和消極情緒及情緒是如何影響彼此的, 幫助父母識別在與孩子互動的哪些情境中他們比較容易體驗到不舒服的情緒, 並由此在互動中引發的憤怒和有傷害的語言和行動。另一個貫穿整個課程的練習是呼吸關注, 父母學會通過關注呼吸進行自我平復和情緒調節, 學會將注意力放在當下。最後, 鼓勵父母利用發放的資料在家裡自行練習並給他們發放印有「停止, 保持冷靜, 處於當下」的冰箱貼。
有關該課程的具體細節可參見Coatsworth (2014)的文章
總之,將「正念」概念融入家庭教養當中提出的「正念教養」為親子關係和家庭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干預方式,將有助於促進親子關係的和諧與生活質量幸福感的提升。
參考文獻:
Coatsworth, J. D., Duncan, L. G., Greenberg, M. T., & Nix, R. L. (2010). Changing parent』s mindfulness, child management skills and relationship quality with their youth: Results from a randomized pilot intervention trial.Journal ofChild and Family Studies, 19,203–217.
Coatsworth, J. D., Duncan, L. G., Berrena, E., Bamberger, K.T., Loeschinger, D., Greenberg, M. T., & Nix, R. L. (2014).The mindfulness-enhanced strengthening families program:integrating brief mindfulness activities and parent training within an evidence-based prevention program.NewDirections for Youth Development, 2014,45–58.
Duncan, L. G., Coatsworth, J. D., & Greenberg, M. T. (2009a). A model of mindful parenting: Implications for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and prevention research.Clinical Child andFamily Psychology Review, 12,255-270.
陳曉, 周暉, & 王雨吟. (2017). 正念父母心:正念教養理論、機制及干預.心理科學進展, 25(6),989-1002.
完
▼
TAG:視友科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