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摩訶止觀|明治魔法,明修止觀(兩百一十五)

摩訶止觀|明治魔法,明修止觀(兩百一十五)

摩訶止觀|明治魔法,明修止觀(兩百一十五)

摩訶止觀|明治魔法,明修止觀(兩百一十五)

摩訶止觀|明治魔法,明修止觀(兩百一十五)

摩訶止觀|明治魔法,明修止觀(兩百一十五)

明治法。

若治侫惕者:須知拘那含佛,末法比丘,好惱亂眾僧,僧擯驅之,即生惡誓:常惱坐禪人。此是源祖之鬼,報或已謝;而同業生者,亦能惱亂。今呵其宗祖,聞即羞去。呵云:「我識汝名字,汝是追侫惕惡夜叉,拘那含佛時,破戒偷臘、吉支,貪食嗅香;我今持戒,不畏於汝!」如是呵已,即應去。若其不去,當密誦戒序及戒,戒神還守,破戒鬼去。

治時媚鬼者:須善識十二時、三十六時獸,知時唱名,媚即去也。隱士、頭陀人,多畜方鏡,掛之座後,媚不能變鏡中色像,覽鏡識之,可以自遣。此則內、外兩治也。

治魔羅有三:一、初覺,呵,如守門人,遮惡不進。如佛告比丘,一切他物不受;不受之術,能治一切自他魔事。二、若已受入,當從頭至足,一一諦觀,求魔叵得。又,求心叵得,魔從何來?欲惱何等?如惡人入舍,處處照檢,不令得住。三、觀若不去,強心抵捍,以死為期,不共爾住。善巧迴轉如是三治,不須多說。

摩訶止觀|明治魔法,明修止觀(兩百一十五)

止觀者:例為十法。

思議境者:若魔事起,隨順魔行,作諸惡業,成三途法。

若隨魔起善,所謂他屬而行布施,雖生善道,世世相染,或時附著,倚託言語。若捨身命,即受彼報;設欲修道,遮障萬端。經云:「有菩薩,有魔、無魔」即此意也。是為三善法界。

魔又化令自入涅槃。眾生何預汝事?唐受辛苦,不如取證!是名二乘法界。

魔又令人紆迴拙度,不速入菩薩道。

如是淺、深歷別,皆是「思議境」也。

摩訶止觀|明治魔法,明修止觀(兩百一十五)

若即此魔事,具十界百法在一念中;一切法趣魔,如一夢法具一切事。一魔一切魔;一切魔一魔;非一非一切。亦是一魔一切魔,一佛一切佛,不出佛界即是魔界,不二不別。

如此觀者,降魔是道場。上根利智,治魔顯理,以魔為侍,於魔不怖,如薪益火。緣修不能寂照,持世不覺魔謀,謂言「善來」。真修寂照,不待觀而後鑒,即知是魔,非帝釋也。別教不耐非法,故云「非我所宜」。圓教安之實際,故言「如我應受」。不畏非人,於生死有勇,是名「不思議境」也。

魔界即佛界,而眾生不知,迷於佛界,橫起魔界,於菩提中而生煩惱,是故起悲。欲令眾生於魔界即佛界,於煩惱即菩提,是故起慈。慈無量佛,悲無量魔,無量慈悲,即無緣一大慈悲也。

摩訶止觀|明治魔法,明修止觀(兩百一十五)

欲滿此願、顯此理,應降魔作道場。八十億眾不能動心,名「止」;達魔界即佛界,名「觀」。但以四悉,止觀安心。

隨魔事起,即以四句破之;橫、豎、單、復,破悉無滯。

三藏初伏四魔,坐道場,破煩惱魔,得菩提道;又得法性身,破陰入魔;此兩共破死魔;道樹下,得不動三昧,變三玉女,破八十億兵,冠、蓋、劍各墮者,是破天子魔。

通教初得無生忍,至六地得菩提道,如前;八地道觀雙流,是不動三昧,破天子魔。兩處聲聞,止破三魔。笈多恆為所惱,後得神通,伏而非破。

摩訶止觀|明治魔法,明修止觀(兩百一十五)

別教十住,已破界內四魔;登地分得菩提道,破煩惱魔;分得法身,破陰魔;分得赤色三昧,破天子魔。若《瓔珞》云:「等覺,三魔已盡,唯一分死魔在。」三不應前盡,一不應獨余,此乃別教方便說耳。

圓教初住,具破八魔;得菩提道,破煩惱魔云云。乃至妙覺,八魔究竟永盡。雖初住破,非初住破;雖後覺破,非後覺破;而不離初住、後覺,是為「破法遍」也。

於上一一破魔法中,皆識苦集、無明、蔽度,知字非字。

摩訶止觀|明治魔法,明修止觀(兩百一十五)

道品者:魔界具一切色。色即是空,色即不凈;色即是假,此名為凈;色即是中,非凈非不凈。餘四陰亦如是。是名「一念處一切念處」,乃至三解脫門。

門若未開,必由事障。久遠劫來,為魔所使,起於魔檀,為有報故;持於魔戒,要利養故;行於魔忍,為畏他故;習魔精進,求名聞故;得於魔禪,昧於鬼法;樂於魔慧,分別見網。如是六法,雖名為善,其實是魔。由此邪蔽,蔽三脫門。今用正度,對治六蔽;蔽去度成,如油多明盛。若雜煩惱,當用前四分觀助治;雜業,借念二佛助治。

若小乘伏道遍,名為聞慧;乃至圓教五品,是聞慧位。此尚未成,豈可濫真,起增上慢?

若欲入真,當一心安忍,勿更為魔之所動亂。窮微觀照,強心呵抵。

摩訶止觀|明治魔法,明修止觀(兩百一十五)

若入似位,得法賞賜,勿生高心、愛心。譬如大勛,黜為小縣,或失祿,或失命。若起法愛,是犯罪;但發似解,如小縣;失似解,如失祿;墮二乘地,如失命,大乘家業宗社滅故。若無法愛,從相似入真實,調魔為侍,直至道場。複次,退慧如失勛;退定如失祿;具退如失命。

複次,通用一意為觀者,行人根鈍,先解通意,度曲入別。《中論》品品別意,而具會無生。通、別互舉,得意相成也。

問:魔動竟,好法後起,為是法爾,寒過春來耶?

答:未必並然。自有過難,好法亦不發。魔是惡緣所感;善是心力所致。《釋論》云:「釋迦往昔在惡世世無佛,求法精進,了不能得。魔變化作婆羅門,詭言:有佛一偈,汝能皮為紙,骨為筆,血為墨,當以與汝。菩薩樂法,即自剝皮,曝令干,擬書偈,魔即隱去。佛知其心,從下方湧出,為說深經,得無生忍。」可以為證。

摩訶止觀|明治魔法,明修止觀(兩百一十五)

文章 | 智 者 大 師

圖片 | 玉 泉 禪 寺 數 據 中 心

玉泉Monastery

天台祖庭 智者道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當陽玉泉禪寺 的精彩文章:

勤觀念處,修如意足
摩訶止觀|魔箭妨亂,致三過患(兩百一十四)

TAG:當陽玉泉禪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