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教育 > 胡鞍鋼四兄弟和他們的父母

胡鞍鋼四兄弟和他們的父母

胡鞍鋼四兄弟和他們的父母

晨霧/ 文

胡鞍鋼四兄弟和他們的父母

胡鞍鋼(網路圖片)

近期一個叫胡鞍鋼的名字迅速在網上傳播,原因我們在這裡就不說了。關於他和他父親、他家四兄弟的各種傳言也很多。其中有不少都是誤傳。晨霧為此做了一下考證。發現2016年9月23日的《長江日報》第12版刊發了一篇記者專訪《「鋼鐵元老」胡兆森的四個兒子名字都帶「鋼」》應當算是相對可信度大些。長江日報記者汪文漢於2016年9月20日在武漢採訪了應邀出席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論壇的國務院參事胡本鋼,他是「鋼鐵元老」胡兆森的第三個兒子,也是胡鞍鋼的三弟。

此文不僅揭開了胡鞍鋼家庭的基本情況,也揭開了胡鞍鋼四兄弟名字來源之謎。

胡鞍鋼的父親叫胡兆森今年應當是90歲。上海交大畢業,一生從事鋼鐵行業。被譽為「鋼鐵元老」。是第一、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後調到冶金部、國家科委等工作。

胡鞍鋼的母親鄧華雲也畢業於上海交大,學的是管理專業。從事財務工作。退休前是北京礦冶研究總院的高級經濟師。

胡鞍鋼四兄弟的名字是「紀念父親戰鬥的工作崗位」。父親在建設鞍鋼時,老大胡鞍鋼出生;父親在參與建設包頭鋼鐵,老二胡包鋼在鞍山出生;父親在建設本溪鋼鐵,胡本鋼在鞍山出生;父親參與建設攀枝花鋼鐵(攀鋼那時叫紅鋼),老四胡紅鋼北京出生。

本文不對胡鞍鋼做任何正面或者負面的評價。更多的細節請參讀長江日報記者專訪原文:

胡鞍鋼四兄弟和他們的父母

2016年9月23日長江日報:

「鋼鐵元老」胡兆森的四個兒子名字都帶「鋼」

他為孩子取名 記錄國家鋼鐵建設黃金期

胡鞍鋼四兄弟和他們的父母

胡本鋼 記者李永剛 攝

記者 汪文漢 / 文

被稱為「鋼鐵元老」的胡兆森一家,四個兒子的名字都帶「鋼」,雖不是鋼鐵人,但四兄弟都是國內外知名教授、專家。

20日,長江日報記者在漢採訪了應邀出席國家網路安全宣傳周論壇的國務院參事胡本鋼,他是胡兆森的第三個兒子。

「這是紀念父親戰鬥的工作崗位:父親在建設鞍鋼時,大哥胡鞍鋼出生。父親在參與建設包頭鋼鐵,二哥胡包鋼在鞍山出生。父親在建設本溪鋼鐵,我在鞍山出生。弟弟胡紅鋼北京出生,當時父親參與建設攀枝花鋼鐵,攀鋼那時叫紅鋼。」胡本鋼透露。

胡兆森:模範技術員當選全國人大代表

胡兆森今年88歲。

他出生在浙江的杭嘉湖平原古鎮——西塘。1951年畢業於上海交大機械系動力學專業,被分配至鞍山鋼鐵公司工作。胡兆森參加了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三座大型自動化煉鐵爐的基建工程。當時他提出一個重大的科學借水方案,使鞍鋼七號煉鐵爐提前一個多月竣工。1954年,胡兆森以模範技術員的身份當選為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胡兆森也是第二、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

1958年,胡兆森隨後輾轉到石景山鋼鐵廠、包鋼、本鋼、攀鋼等鋼鐵廠工作,擔任技術員、工程師,先後在動力、鍊鋼、軋鋼、焦化、制氧等方面做出卓越貢獻,被譽為「鋼鐵元老」。後調到冶金部、國家科委等工作,擔任國家科委委員、基礎研究與新技術局局長,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的常務副主任。

胡兆森的妻子鄧華雲是湖北黃梅縣人,也畢業於上海交大,學的是管理專業。胡兆森到鞍鋼工作後,她放棄出國機會隨胡兆森調到鞍山,退休前是北京礦冶研究總院的高級經濟師。

四兄弟:現代家庭教育成功的典型案例

老大胡鞍鋼,1953年4月生於遼寧鞍山市,先後在華北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獲工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1991年赴美國耶魯大學讀書。2004年被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授予榮譽經濟學博士。現任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是「十一五」、「十二五」專家規劃委員會委員,中國經濟50人論壇的成員,被視為當今中國學術界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之一。

老二胡包鋼,1955年出生,15歲的時候就開始到北京青雲儀器廠當工人,一干就是10年,1983年在北京科技大學獲工學碩士。1993年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目前是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中法實驗室教授,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研究員,中國科學院北京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老三胡本鋼,1956年10月出生,美國Puerto Rico大學物理學碩士學位。曾擔任國家開發銀行信息總監、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曾任美國花旗集團、JP摩根大通銀行等多家知名公司高級職務,是國家從海外引進的優秀人才,熟悉國家產業政策和金融工作。2009年1月被聘任為國務院參事。

胡本鋼很早就開始從事中國經濟安全、中國產業安全、中國信息安全的研究,很多研究被應用到工作中。作為國務院參事至今,他參與或獨立起草的上交黨中央、國務院的建議、報告一共有38份,其中很多得到黨和國家領導的批示,很多建議落地實行。胡本鋼透露,參事工作到2019年聘任到期,在有效的時間內他將花更多的時間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把基層的真實情況、問題原汁原味地反映出來,真正做到「不惟上,不惟書,只惟實。」

老四,胡紅鋼,1966年10月出生北京,是美國一家集團公司的高級技術專家。

崇文重教:動亂年代都在堅持自學

胡兆森、鄧華雲夫婦教子有方,四個孩子的童年和少年都是在「文革」時期度過的。而胡兆森、鄧華雲夫婦則以自己堅定的信念,秉承「崇文重教,愛家報國」的家風,用心血和汗水成功培育了四個兒子,成為中國現代家庭教育的一個成功的典型。

胡兆森曾接受媒體採訪時說,他的父母非常重視對子女的文化教育,寧肯自己節衣縮食,也要讓他們上全市最好的學校。這些思想與方法,對他在下一代的教育方面,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巨大影響。幾個孩子讀中小學時,正值「文革」時期,在這樣的動亂年代,幾個孩子們都在堅持自學,沒有荒廢學業。

胡本鋼接受長江日報記者採訪時說,他大哥給幾個弟弟當了很好的表率,大哥很小的時候就給工地工人們送開水,給他們留下深刻的印象,小學剛畢業後,去了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在邊疆一待就是八年,完全是靠自學考上大學。

信息來源:2016-09-23《長江日報》

http://szbold.cjn.cn/cjrb/html/2016-09/23/content_5560723.ht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