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小偷家族》不是一家人,不說「對不起」

《小偷家族》不是一家人,不說「對不起」

生下孩子自然就成為母親了嗎?

沒有稱呼就不是父親了嗎?

能供孩子讀書就是父母了嗎?

能將母親安葬就是子女了嗎?

《小偷家族》的開頭,尿床的友里連聲說「對不起」。電影結尾,她回到原生家庭之後,母親讓她說「對不起」,她卻一句也說不出。

《小偷家族》是那樣的經得起回味。

是枝裕和在給中國觀眾的信里說:「之前我拍《如父如子》,探討了聯結親人的是血緣,還是共同度過的時光。在那之後,我又對超越血緣的家庭究竟該如何維繫進行了自己的思考,於是就有了這部即將在中國上映的《小偷家族》。」

《小偷家族》告訴了我們是枝裕和思考的結果:不是因為我們是一家人所以一起共度時光;而是因為我們共度時光,我們才是一家人。

《小偷家族》里的這「一家人」,很明顯地處於社會的底層,他們靠養老金、打工和偷竊維持生計。可以說他們一無所有,就連房子也是「爺爺」遺留下來的。沒有血緣關係、沒有錢的這一家人,有愛。

愛也許是「奶奶」喂到「孫女」嘴裡的那一塊她愛吃的麵筋;愛也許是「哥哥」從超市為「妹妹」偷的那一大袋麵筋。愛也許是俯拍鏡頭裡,夜晚的空地上,瘸腿的「父親」與「兒子」嬉戲;愛也許是「父親」看到別家父親足球技藝高超,自己拿個吹起的塑料袋在家裡「練球」。愛也許發生在起初不願多管閑事的母親身上,她可以鐵下心來把友里送回去;也會在聽到冷冰冰的爭吵之後把友里留下;還會為了友里的事情不被揭穿而放棄工作。

太多的細節,太多的愛……

然而溫馨卻更多地留在了《小偷家族》的前半段,後四分之一則是傷感。

本片的結構就像一個雞蛋,電影前半段,一層無形的蛋殼將「一家人」內部的運行與社會規則相隔絕。生,不需要醫院開出「出生證」,「撿回人家遺棄的」小孩就好;死,不需要火化和葬禮,在家裡挖坑埋了,正好永遠「陪伴」。生死都跳出了三界外,生存當然不在五行中,反正就是偷。

是枝裕和彷彿做了一個實驗:在沒有社會規則干預的前提下,愛足夠維繫沒有血緣的家庭關係。

當那層無形的蛋殼被打破之後,無情的社會規則開始干預這「一家人」。「妹妹」和「小姨」各回各家;祥太要去福利機構;「奶奶」死了不可以埋在院子里,「媽媽」犯了「棄屍罪」入獄。

回想起其樂融融的從前,銀幕前的我真心覺得沒有這冷冰冰的惱人的社會規則,挺好。

也許這便是是枝裕和的匠心,當無情的反轉將溫情的畫面如泡沫般打散,我們才會記住溫情有多美好。

電影快結尾的時候,「父親」柴田治對調查人員說「除了偷竊以外,我沒什麼能教給他們的了」。這是一句很耐人尋味的台詞。我們可以理解這是「父親」的自白,偷竊就是他最拿手的「本領」,他把自己的「絕技」傳給孩子,當然是把愛給他們,所以這句話也可以翻譯成「除了愛以外,我沒什麼能給他們的了」。

同時,我們又可以把這句話理解成「父親」的訣別。既然已經被抓,孩子們肯定會被妥善安置,「父親」何嘗不知偷竊是不好的行為,他當然希望孩子們今後可以有更美好的人生。所以這句話又可以翻譯成「除了偷竊,我沒什麼能教給他們的了。但是以後,我希望他們再也不要做這麼不體面的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電影知何處 的精彩文章:

《瑟堡的雨傘》同時餵飽你的眼睛和耳朵

TAG:電影知何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