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美國想拉攏亞太國家,但首付款有點少吧

美國想拉攏亞太國家,但首付款有點少吧

【文/觀察者網風聞社區】1.13億美元,其中,2500萬美元用於促進數字互聯互通,5000萬美元用於能源項目,3000萬美元用於基礎設施建設。

這是蓬佩奧8月開啟亞洲之行前,給亞洲各國送出的「大」禮包。而且據他所說:「這是未來數年,美國在全球最具競爭力的地區的一項戰略投資。」

人還未動,禮包先行。儘管這1.13億美元只是首付款,但對於全球最大經濟體來說,是不是少了點,有點不成意思?蓬佩奧此舉,針對的又是誰?

觀察者網風聞社區專訪全球化智庫(CCG)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黃日涵,解讀蓬佩奧的亞洲之行。

全球化智庫(CCG)一帶一路研究所所長黃日涵

蓬佩奧臨行前說要向亞洲投資1.13億美元,您怎麼看美國在貿易戰背景下這筆對亞洲的投資?

黃日涵:蓬佩奧的這種言論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因為最近美國政府的態度一直很明確,在大辯論之後,基本上就是把中國認定是它的主要競爭對手。所以它的很多政策基本上都是圍繞中國來展開。同時,美國也憂慮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會取代美國的全球影響力,中國影響力上升會影響美國的影響力,所以蓬佩奧這一次的說法,跟以前的政策是一脈相承的,包括通過打造整個印太體系,來對中國進行制裁。

這一套投資計劃究竟對地區國家有多大的吸引力?畢竟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已經布局五年了。

黃日涵:蓬佩奧帶去的這1.13億美元投資,相比中國在整個亞洲地區的投入來說,可以說是九牛一毛,或者說是不值一提。所以他這1.13億美金相當於是給亞洲盟友的一個首付款,但是不管怎麼樣,美國拿出多少錢在亞洲投資我個人認為是非常正常的,雖然他更多是一種姿態上的意義,向亞洲盟友展示說,你看我美國也可以給你提供點錢啊,但實際上這些錢對於這些所在國來說沒有太大價值。歸根結底,從市場的角度來說,大多數國家最後還是會選擇跟中國合作,因為市場擺在那兒,他們知道應該跟誰來進行合作。

蓬佩奧這樣做,更多僅僅是向美國的一些亞洲盟友表態,美國也可以給你們提供一些資金,然後希望你們跟中國保持點距離。還是內心的這種危機感,或者說對中國的不信任促使他這麼做,依然是一種對中國戴著有色眼鏡的做法。

從目前美國對貿易戰的態度,可以看出未來中美關係的博弈仍將持續下去。作為世界第一的美國認為,崛起中的中國將挑戰它的霸權國地位,在整個特朗普的團隊中,現在這已經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想法,想讓他們瞬間改變是很難的。所以我個人認為蓬佩奧的舉動,只是向外界傳遞一個早已有之的訊息,就是中美之間的博弈將依然維持下去。

在貿易戰形勢下,美國會如何調整自己的海外投資,作為一項經濟武器來打壓中國?

黃日涵:美國企業一直在海外投資,只是多少的問題,整體策略還是遏制中國過快發展。但實際上,美國的對外投資已經很成熟了,不會有什麼新的計劃,目前主要精力還是在發展美國國內,這些都只是處於外交需要的忽悠。

比較有意思的是,蓬佩奧說「不論美國走到哪裡,我們都尋求建立夥伴關係,而不是主導地位」。這有點像拿了中國的劇本,蓬佩奧說這番話是什麼意思?

蓬佩奧:蓬佩奧的這個講話也沒有什麼太多的新意,因為他更多還是在說一些冠冕堂皇的話,他要向世界說美國站在道德高地呀,你看我做的都是幫助你們的呀,我不是來主導你們的呀,我只是來交朋友的,但實際上並不是這樣,美國是說一套做一套。因為現在美國在整個外交場合是很孤立的,特朗普推行的美國優先政策包括貿易保護主義政策,使得美國不僅失去了以往的傳統西歐盟友,跟中國關係處得也特別不好,這個時候它很孤立。而對於負責外交的蓬佩奧來說,他壓力也很大,他想爭得更多的朋友,所以放出這樣的話。但是我們要聽其言,觀其行,你光這麼說不這麼做是沒有用的。

我們該怎麼來解讀特朗普團隊在貿易戰背景下的亞洲戰略?

黃日涵:由於特朗普執政團隊的核心成員更換速度非常快,目前核心成員基本上70%的人已經換掉了,所以他的亞太策略並沒有一整套的連貫性。他所提出的印太戰略,和以往美國的亞洲政策相比,並沒有太多創新性。而且他很難實施,印度不會聽美國的話,而且印度是有大國雄心的國家,加上它跟俄羅斯關係很好,所以它很難跟美國走的太近。從這點來說,特朗普的印太戰略就是個紙糊的戰略,對中國的實際影響力非常有限。所以儘管現在美國對中國施壓,但在整個亞太策略上,我個人認為還看不到太明晰的策略。至於以後能不能完善,看他以後團隊的布局和打造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的精彩文章:

俄媒:聯合國竭力否認參與疏散「白頭盔」行動
白宮發言人因替特朗普效力被餐館老闆轟走 美右翼分子竟P了這張圖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