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沒有中國能建成5G網嗎?

沒有中國能建成5G網嗎?

美國限制中國電信公司進入本國市場的企圖實際上威脅美國自身,Cyberscoop寫道。不久前美國國會通過了禁止在美國任何政府機構使用中興和華為產品的法案。而且美國政府還強烈建議本國運營商不要購買中國電信公司的設備。然而,正如專家們認為的那樣,美國不可能孤身建立現代5G網路。

上周美國眾議員通過了2019年《國防授權法案》。其中指出,美國任何聯邦機構或與美國聯邦政府機構合作的法人,都不能以某種方式同中國公司中興和華為合作,或在自己的活動中利用它們的設備。該文件還沒有在參議院通過,但很有可能也會順利通過。

美國政府已不是第一年企圖限制華為和中興的活動。懷疑它們與中國政府關係密切。而這在美國人看來,則意味著,兩家公司有可能藉助提供的通信設備為中國政府搜集情報。來自美國參議員的提議五花八門,直到全面禁止在美國市場銷售華為和中興產品。但現在看來,只是限于禁止政府機構利用它們的產品。但就是這些措施也足以對在美中國公司造成嚴重打擊。例如,美國網路運營商AT&T在最後時刻取消了在自己網路銷售華為智能手機的合作計劃,因為擔心失去同美國政府合作的機會。

專家們指出,美國千方百計給中國公司設障,不僅僅是出於安全考量。根據美國無線通信和互聯網協會的報告,中國已經在5G應用領域超過美國。就網路搜索或觀看視頻而言,可能很難發覺4G和5G的區別,然而5G技術能大大改善不同移動設備間數據傳輸的質量。目前還沒有制定出5G的統一標準,因此各國相互競爭。誰第一制定出新的標準,誰就是新網路的立法者,中國互聯網觀察家劉興亮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指出。

他解釋說:「一直以來,美國無論是在互聯網還是移動通信領域都處於全球霸主地位,而現在,在5G的準備方面落後於中國,可以說,這讓美國長期以來的霸主地位出現了裂縫,它必然感到不愉快。包括美國這次對中興公司的制裁也是為了搶奪5G的話語權。因為中興公司是中國5G布局的重要企業,所以在這次的中美貿易戰中,美國就拿中興開刀。當然,美國的這種心態是要不得的,但是,這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中國的5G發展進程是很喜人的。」

成績的確有。還在去年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華為就展示了基於3GPP標準的5G商用終端5G CPE。中興也演示了5G系列創新產品。第五代網路能在中頻和高頻等不同頻段工作。中國打算在中頻利用5G,主要基礎設施已經建成。而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則不願意讓移動運營商使用中頻5G,而是建議它們使用高頻5G。但為此還需要從零開始建立網路基礎設施。

不過最主要的還是,華為和中興在全球通信成品市場的地位如此鞏固,以致把它從供應鏈中拿掉,實際上已經不可能。僅華為一家公司就向全球170個國家提供設備,是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生產商。而且目前華為通信設備的質量屬於上乘,而且其價格極具競爭力。

難道還有可以取代華為和中興建立5G網路的其他途徑嗎?沒錯,還有三星,諾基亞和愛立信。但是,中國參與國際勞動分工的程度如此之高,以致華為和中興的零件和部件都出現在了韓國和歐洲生產商提供的許多設備中。假設美國從法律上規定,在它們的通信設施中不能有中國公司的部件,那麼其他夥伴為了滿足美國的這一要求,就要不得不建立新的供應鏈。第一,這會非常昂貴;第二,需要很長時間。在此期間中國會更遠遠地走在前面,而美國肯定會喪失自己的領先地位。中國為此會不惜任何資金。

劉興亮說:「中國在5G方面重投入,從政府到各大運營商的資金投入規模位列世界第一。物質的發展確實需要巨資投入,目前歐洲已經由於資金實力不足落後,美國、日本、韓國雖然也都在大規模投入,但是投入規模最大的仍然是中國」。

即使不說爭奪技術領導地位的競賽,單就美國的保護主義,普通百姓也會遭殃。中國公司的設備非常受美國農村小的通信運營商的歡迎。為了在不大的市場的條件下生存,這些運營商只能依靠節省開支。而與中國公司合作可以一箭雙鵰:一方面,小企業可以購買到相對便宜的中國設備;另一方面,還可保證偏遠地區居民的通信質量。在國家間貿易戰愈演愈烈的今天,它們未必能存活下去,Cyberscoop指出。

但不能說,中國就不依賴美國。例如,美國的晶元就是中興設備工作不可或缺的原件。美國人禁止向中興提供自己的原件時,它一度瀕臨破產,因為沒有什麼可取代美國產品。另一方面,用美國原件組裝路由器、基站、手機等等,但恰好是在中國組裝。劉興亮說,「正因為如此,貿易戰的言論看上去很荒謬。世界已如此融合,沒有一個國家,包括中國和美國,能孤身取得進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俄羅斯SputnikNews 的精彩文章:

中國畫家留學俄羅斯美院 完美融合中俄繪畫技法
非尋常方式趕往世界盃賽:德國球迷開拖拉機到達俄羅斯

TAG:俄羅斯Sputnik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