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這輪P2P雷潮何時會結束?提供兩個線索

這輪P2P雷潮何時會結束?提供兩個線索

小白投網貸

小白想投網貸不知怎麼投?看這裡就夠了!

P2P出問題時,人們稱之為「雷」。

在「雷」字之後加一「潮」字,即為「雷潮」,延綿不絕。

「雷潮」的比喻頗為貼切,烏雲蔽日月,數個月來雷聲未有停歇的跡象,投資者難免惶恐。

平台的接連爆雷,並非P2P行業的崩壞。本質上是微觀層面的問題,是違規平台的大面積倒塌造成的。

有平台為了吸引投資者,自設資金池、拆分標的以釋放流動性。投資者得到流動性的便宜,卻面臨一定的風險。當投資人信心不足時,流動性的便宜轉化為流動性風險。這些平台違背了信息中介的原則和初衷,它們真的是P2P嗎?

有平台為了攬客,許以畸高的利率。短期內尚可持續,長期保持在較高的利率水平必有貓膩。資金持續凈流出,借舊換新的把戲無以為繼。它們真的是P2P嗎?

有平台借網貸的名義,吸收公眾存款,拿去炒房,拿去做市值管理。當房價上漲受到抑制,當股價崩盤,平台拿什麼償還投資人。現貨熱鬧時,以現貨的名義行詐騙之實。眾籌熱鬧時,以眾籌的名義行詐騙之實。當P2P熱鬧時,以P2P的名義行詐騙之實。這些平台真的是P2P嗎?

關於「雷」

古代先民以為必有神明操控雷電,漸而形成自然神崇拜。當人類不再以雷神解釋打雷時,雷震子和雷神托爾融為一體,是為「科學」。雷電依然是極為複雜的放電現象,科學解釋了雷電,尚不能準確預測雷電發生的具體時刻。

對於P2P的爆雷,無數人在事後羅列一大通緣由,卻鮮有人在雷潮發生前預警,一如股災、債災、自然災害。

平台信息披露不透明,資產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表面光鮮的平台,自詡擁抱監管,合規經營。內里竟如此骯髒,吸納資金胡作非為。無論是P2P老兵、行業從業人員,還是普通投資者,都成為信息不對稱的受害者。如果不是這次雷潮,行業的亂象或許仍隱於地下。

平颱風控能力薄弱、信披不透明、標的造假、徵信系統不完善、產品設置存在較大漏洞,亂象的暴露促使投資人、從業人員、監管部門重新認識和思考P2P行業。

希望這次雷潮也能成為改良行業的契機,重塑行業形象,切實保護投資人的利益。

關於」潮」

「雷潮」何時結束,是行業最為關心的問題。

人類從潮起潮落、陰晴圓缺中,獲得「周期」這一概念。經濟學家試圖通過「周期」,去預測未來,掌控現實。

身故的前中信建投首席經濟學家周金濤稱「2018到2019是康波周期萬劫不復之年」,暗合今日的境況。眾人敬之若神明,頂禮膜拜。膜拜之餘,周金濤的舊文被奉為圭皋,每句話似暗藏天機。在名為《人生就是一場康波》的演講中,周金濤提到,其投資的第一條紀律是2014年之後不買房。

或許康波周期可以預測經濟走勢,卻無法預測人為干預。

銀行業每隔十年左右,都會出現不良率顯著增加。銀行業壞賬和經濟周期趨同,隨著經濟復甦,壞賬的出清,銀行和所在經濟體進入新周期。凱恩斯出現了,政府以穩定周期波動為目標,周期紊亂了。

當林毅夫和張維迎爭論時,絕非經濟學家的胡扯淡。為了解釋經濟現象,亞當斯密伸出無形的手,馬歇爾拿出一把剪刀。先賢創造的解釋經濟現象的工具,可能正是先人所造的各種雷神。不同的是,林毅夫手持的是雷震子的金棍,張維迎手握的是雷神托爾的鎚子。

林毅夫和張維迎拿著金棍、鎚子互相擊打,是人類預測未來,掌控現實的嘗試。或許有一天我們能夠擯棄雷震子的金棍、雷神托爾的鎚子,以科學的方式解釋經濟。

但今天,我們仍無法預測,無法預測雷潮何時開始,何時結束。

但我知道,借貸需求永遠存在,P2P普惠金融的價值永遠存在。P2P不會消亡!

我們對P2P的了解更深刻,則P2P能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正如同我們對雷電的了解更深刻,則雷電能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關於「雷潮」

雷霆萬鈞,然稍縱即逝。雷電現象持續時間不過數個小時,而人造閃電更為持久。P2P的這波雷潮是天災,也是人禍。

雷電為害人類,富蘭克林以身犯險,發明避雷裝置。而今,P2P的風險已經暴露,投資者受到了傷害,規避行業風險的避雷裝置正在安裝,多地監管部門開始重啟網貸現場檢查工作,百行徵信官網已經上線。或許未來雷電還會引起火災,或許P2P仍會爆雷,但避雷針的出現必將大幅度減少爆雷的數量。

雷潮何時結束?

筆者自信無法給出準確預測,但有兩個重要線索可供參考:

1、時間:今年7月9日,央行發文稱,P2P網路借貸和網路小貸領域清理整頓完成時間延期1到2年。隨後財新報道稱,網貸行業整頓估計會延長至2019年6月。按最保守的時間預估,雷潮當在明年年中之前結束。

2、數量:日前,網貸之家發布《P2P網貸行業2018年7月月報》。截至2018年7月底,P2P網貸行業正常運營平台數量為1645家,相比6月底減少218家。

今年前7個月份,新增701家停業和問題平台,已超過去年全年數量。

經過這波雷潮,投資者對於新進入行業的平台心生防備。P2P風口已過,很難再現前幾年的平台蜂擁入場的景象,新增平台不會太多。隨著清理整頓的進行,行業中的問題平台還將加速出清。

綜合來看,妄言「雷潮已過」仍為時尚早,網貸投資人當下仍需將本金安全放在首位,倉位應逐步向頭部平台轉移,等待政策的進一步明確和市場的充分出清。

小白投網貸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網貸之家 的精彩文章:

這家上市系P2P公司空無一人,被曝逾期後跑路?2億待收,投資人已報警
宜人貸、拍拍貸等15家機構接入百行徵信

TAG:網貸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