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靠富庶的巴蜀統一天下,為何到三國時,益州反而總是缺糧呢?
戰國時期,秦國的張儀和司馬錯曾針對究竟是南征巴蜀還是東出滅韓發生了爭論,最終,秦惠文採納了司馬錯的建議,南下征服巴蜀。正是靠著這一正確抉擇,秦國不僅打下了大片疆域,更是擁有了一個天然的糧倉。巴蜀併入秦土,是秦國最終能夠東出統一天下的關鍵所在。
到了三國時期,沒有經歷黃巾之亂、沒有經歷諸侯紛爭的巴蜀益州地區,依然是全天下的富庶所在。但入主巴蜀後的劉備政權,卻並沒有重現當年巴蜀作為糧倉的輝煌,諸葛亮甚至發出了「益州疲弊」的感嘆,歷次北伐都受到了缺糧的困擾,為何會出現這麼大的反差呢?
其實,蜀中的富庶是相對的。
之所以說蜀中富庶,是因為這裡有成都平原,又有崇山峻岭天然屏障,如果發展農業,的確是一塊最佳區域,但這種地勢也決定了益州這塊地方只能作為後方基地,而不能作為主戰場。
為什麼這麼說呢?秦國得蜀中後,郡守李冰興修水利,大力發展農業,使得巴蜀成為了秦國天然的糧倉,而得益於先秦時期巴蜀和關中的水路暢通無阻,巴蜀的兵員糧食可以以最低成本運輸至秦國作戰的前線。比如司馬錯伐楚時,就是藉助了巴蜀地處楚國上游的便利,糧草可以直接通過水路運輸至秦軍大營。
戰國末期,秦將王翦滅楚時,之所以能夠從容的統率60萬大軍在異國他鄉與楚軍對峙兩年,除了秦國雄厚的陸路運輸能力外,巴蜀的糧食可以通過水路運至王翦大營,也是非常關鍵的。之所以一直在說水路,是因為在古代,水路運輸是最節省人力也是運輸量最大的方式。
正因如此,戰國乃至秦漢時期,巴蜀始終是作為後方糧倉的,巴蜀百姓可以從容的生產,而不用擔心戰亂侵擾。東漢末年,諸葛亮提出的隆中對,也正是看中了巴蜀的這一優勢,所以才提出了跨有荊益的戰略構想。
但是這一構想的關鍵是荊州也在蜀漢手中,因為巴蜀雖然是糧倉,但道路艱險,特別是西漢初,關中一帶發生地震,導致巴蜀和關中的直通水道斷絕,想要運糧到關中或者隴西一帶,必須走陸路。如曹劉漢中之戰時,蜀漢就是靠丁男入伍、丁女運輸這種近乎飲鴆止渴的方式,才打贏了漢中之戰,但代價也是慘痛的,畢竟蜀漢幾乎全民動員參與到了戰爭中,對經濟的破壞是巨大的。
而如果荊州在蜀漢手中,北可北伐曹魏,東可順流直下攻擊東吳,可以說,依託蜀漢為基地,以荊州為主戰場,可以大有作為。只不過隨著關羽敗亡,荊州戰略要地丟失,蜀漢被迫把益州作為了主戰場。這也是為何劉備不顧群臣反對,執意要伐吳的主要原因。
接下來我們再來說諸葛亮提出「益州疲弊」的背景。
入蜀前,益州民殷國富,沃野千里,為何入蜀後,反倒被諸葛亮說成是「益州疲敝」了呢?疲敝這個詞其實主要是指人力、物力受到消耗,百姓疲憊不堪。諸葛亮說這話時,正是北伐前夕。當時的情況是,蜀漢連年征戰,先後經歷了漢中之戰、與吳爭奪荊州南部之戰、伐吳之戰、諸葛亮南征之戰。
可以說,每一次戰爭,都對益州造成了極大的消耗,蜀中常年都處於全民皆兵的臨戰狀態,整個社會經濟受到了嚴重影響。特別是蜀漢在只剩下益州一塊地盤的情況下,每一次征戰,都需要靠百姓肩挑人扛去運輸糧草。據粗略統計,三國時期,千里運糧只有十分之一二能夠運到前線,其他的都損耗在了路上。
我們假設益州一年可以產100萬石糧食,如果靠水路,那麼可以把至少50萬運至前線,但如果靠陸路,那麼可能只有10萬能運到前線,其他的就白白損耗了。顯然,這種損耗是非常驚人的,對蜀漢的經濟也是非常不利的。特別是蜀漢經歷了幾次大的戰役失利後,丁壯人口損失嚴重,《三國志》曾記載荊州南部數郡出現了女子為戶主的情況,荊州南部尚且如此,蜀中的情況就更不容樂觀了。
劉備佔據益州時,是公元215年,當時益州人口是百萬,而到公元263年劉禪投降時,蜀漢人口居然只有94萬了,經過了半個世紀的發展,蜀漢人口不僅沒有增長,反而出現了減少。可見,諸葛亮當年提出「益州疲弊」時,正是出於蜀漢以一州之地去對抗天下三分之二的曹魏被對方逐步拖垮的憂慮。所以才急於北伐,希望畢其功於一役。
※古代中國有哪些父子都是名將?
※玄武門之變後,李世民為何不等李淵病故,而是冒著罵名逼其退位?
TAG:秦皇漢武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