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但孩子的性格怎麼教?

都說性格決定命運,但孩子的性格怎麼教?

2012年,《紐約時報周刊》的編輯Paul Tough曾經寫過一本書《孩子如何成功》,副標題是「堅毅、好奇以及性格的潛在力量」(中文翻譯為《性格的力量》)。

這本書的初衷是指出當下美國教育的弊端,尤其是對認知能力的過分重視。他引用了大量研究指出,對於這一代的孩子而言,只教授數學和閱讀是遠遠不夠的,尤其是對那些在逆境中長大的孩子。

他認為,成功既不取決於天分,甚至也不取決於努力本身,因為努力只是一種現象,一個人之所以努力,與性格、動機、甚至成長環境都有關係。

作者總結了一個孩子獲得成功的七個關鍵性格,堅毅、自控力、好奇心、責任感、樂觀、熱情和社交智商。不過,這些品質不僅僅是性格,同時也是技能,是可以學習和訓練的。

這些「性格」,或者說,非認知能力,聽起來當然都很美好,但教得了嗎?怎麼教呢?

幾年後,這位作者又寫了另外一本書《如何幫助孩子成功》,就是進一步探討這些非認知能力應該如何訓練,或者培養。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你不可能像教數學、語文一樣,把一個孩子教得更堅毅、更樂觀、更有自制力。

作者說,這些能力是孩子環境(家庭、學校)的產物。如果想培養孩子的這些能力,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改變家庭與學校的環境。

怎麼改變環境呢?

作者是從壓力的生物系統入手的。他解釋說,進化賦予我們每人一個精細的應激反應網路,連接大腦、免疫系統與分泌系統(產生壓力荷爾蒙)。在童年時期,尤其是童年早期,這個應激反應網路對於環境的變化高度敏感,如果它感知到環境中任何一點危險或者壓力,大腦丘腦下部區域一個小小的迴路都會釋放壓力荷爾蒙,將身體置於警覺,甚至高度警覺狀態,呼吸加快,心率增加,血壓上升等等。

從進化的角度來說,這種壓力機制是生命體自我保護的一種手段,因為它允許我們對危險做出及時反應。但長期而言,一個高度敏感的應激反應網路卻會引發一系列心身問題,損害大腦前額葉皮層的發育,從而損害他們的認知與情感發育。就認知而言,破壞的是大腦執行功能的發育,孩子的記憶、自控力、注意力、認知靈活性都因此受到損害;就情緒而言,則令孩子更難調節對於失望與環境刺激的反應,從而引發各種行為問題。

我們看到一個孩子(尤其是逆境中成長的孩子)的行為問題時,比如不能集中注意力、不能控制情緒、拂逆暴躁等等,首先想到的是指責這個孩子的性格有問題,需要懲戒,而不是去反思這些性格可能是環境的產物,我們需要從環境中去尋找根源與解決方案。

比如親子關係就是一個孩子的環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一個兒童在早期與母親等重要撫養人的互動,不單單是是滿足身體的餵養,更重要的是在與母親的互動中便會感到被愛、安全和信任的關係。這種關係對於一個孩子大腦中情緒控制、語言、記憶、認知等功能區域的影響極大。

就像童年早期的長期壓力會給神經系統傳遞各種危險信號,警告他要時刻保持警惕,為一生的麻煩做好準備。童年早期的關愛與照顧傳遞的則是完全不同的信號:你是安全的,生命是美好的,周圍的人會愛,保護你,照顧你,你可以對世界充滿好奇,因為它充滿了驚喜……

所以,為人父母最重要的職責就是讓孩子感受到愛、安全與信任。而且,父母應對壓力的方式也會成為孩子學習如何應對壓力的模版。

再比如動機也是極重要的一個因素。絕大部分的父母和學校都喜歡採取獎懲機制,孩子表現得好,就給予獎勵;表現不好,就罰站罰抄書。但作者說,獎懲屬於外部動機,是行為主義流派的策略,更多的是一種控制的手段,基本上沒什麼效果,而且很可能起反作用。

一個人做任何事情,真正驅動他的是內在動機,包括一個人的歸屬感、自主感、自我效能感。所以,父母也好,老師也好,要想觸發孩子的內在動機,他要做的,不是給孩子念一本關於如何提升的書,而是在他與孩子相處的每一個情境里(比如課堂組織方式、布置作業、評估等),讓孩子感覺到歸屬感、支持與信心。

兩位美國心理學家Edward L.Deci與Richard Ryan在1970年就提出了「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這套理論從人性心理需求的角度分析,總結出人如果持續有動機做一件事情,必須同時滿足三大心理訴求:自主感(autonomy),勝任感(competence),以及連接感(relatedness)。

所以,我覺得這本書很有價值的兩點在於,第一是,它提出了性格不是遺傳的,而是可訓練、可培養的;第二,它將「性格」的道德層面抽離出來,不把「意志薄弱」、「沒有自控力」看作是一個孩子的失敗,而是將其轉化為對一個孩子身邊的成年人的挑戰,如何塑造一個環境,讓孩子的性格得到更好的發展。

當然,作者關注的重點是那些逆境里的孩子(他們長期生活在高壓的家庭環境中、或者缺乏情感與精神資源),如何通過性格教育,提高他們的學業成績和未來人生成功的可能性。

但我想,這些經驗對於正常家庭的孩子大概也同樣適用。我的副業是讀童書,有幾本書我覺得是極好的闡釋了Paul Tough關於性格/非認知能力培養的理念,甚至可以看成是實操案例,在此推薦給各位。

《市場街最後一站》:愛與視角

祖母帶著孫子坐一趟公交車,終點站是市場街。看似再平凡不過的一個故事,但兩位作者卻將它變成了一則極為深刻的關於愛,關於發現美,關於如何認識和應對人生挫折的深刻故事。

小男孩羨慕別人的私家車,奶奶告訴他,他坐的老巴士就充滿了魔法;小男孩羨慕著別人的耳機,奶奶卻告訴他,你的對面就坐著一位演奏家。在廣告鋪天蓋地的消費社會裡,孩子們一個個無師自通,學會了如何索取更多,「我想要,我想要,我想要」,而這位老祖母提醒你,「你已經有了,你已經有了,你已經有了……」

美國兒童抗逆力研究專家安·馬思滕(Ann Masten)曾經寫過一本書《平常魔法:發展中的韌性》(Ordinary Magic: Resilience Processes in Development),意思是對孩子來說,抗逆力其實不是什麼童話故事裡的魔法或者秘方,而是來自於一些很平常、很日常性的保護性的力量,比如父母的照顧和關愛、與他人之間的親密關係、健康運作的大腦、動機等,都是影響兒童抗逆力最關鍵的因素。而其中認知、動機之類的因素又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孩子與成年人之間的關係。因為只有通過與成年人的互動,孩子才能由簡入難,學會各種應對與適應的技巧,如何停止哭泣,如何調整行為,如何延遲滿足、如何解決問題等等。

在這個故事裡,祖母從未說教半句「你怎麼這麼貪心」、「為什麼不能控制你自己」或者「你要學會感恩」、「你得樂觀點」之類的大道理。她只做了兩件特別了不起的事情。

第一是,愛。她的愛表現在每一個表情、動作、姿勢與「寶貝」中。

關於兒童抗逆力的研究發現,那些來自風險家庭,但最終能夠走出來的孩子大都有一位無條件接受他們的照顧者,這個人可以是親生父母、祖父母、哥哥姐姐、或者某個類似導師的人物,他們與這位照顧者之間形成了強有力的情感聯繫。

這位祖母其實是本書插畫作者克里斯蒂安·魯濱遜以自己的外祖母為原型畫出來的。克里斯蒂安·魯濱遜就屬於1/3出生於底層社會,母親嗑藥,是監獄常客,他和哥哥都是外祖母由養大,是她保證他們永遠有一個叫作「家」的地方,也是她教他們如何珍惜,如何創造。

第二,教給孩子看世界的角度。

心理學家認為,抗逆力的核心元素之一是個人的認知。也就是說,你是把一個事件看成是創傷,還是一次學習成長的機會?所謂「創傷」,「創」是物理性的,而「傷」則是心理的,情感的。創未必一定造成傷。構成「傷」的是你對「創」的解讀 。

從這個角度來說,所謂「抗逆力」,其實就是一種看待世界的方式——我們無法控制問題,但可以控制對問題的反應。就像列儂在一首歌中唱的,命運隨時可以打亂你整個的人生(life is what happens when you are making other plans),但只要你積極主動的應對,對人生就有了更多的控制權。

一年前採訪該書的作者,他曾經說過一段讓我印象極為深刻的話。「事實是,無論你住在哪裡,世界都是一個荒涼的地方,到處都是悲傷。在《最後一站市場街》里,我只是想說,在如何看待這個世界上,你仍然有選擇——你可以選擇看那些醜陋的一面,或者你努力發現美好的一面。即使到故事結束,我不覺得小男孩是被徹底的改變了,他的奶奶只是輕輕地推了他一把,讓他朝著美好的一面走了一步。即使日後他長大了,也許娶了美麗的妻子,有了可愛的孩子,但他還會有同樣的掙扎——如何看到這個世界美好的一面?我們都是這樣掙扎的。」

《了不起的傑作》:從失敗中學習「堅毅」

一個小姑娘打算做一個世界上最了不起的傑作。她做好了計劃,準備了材料,敲敲打打,修修補補,一次次重來,又一次次失敗。終於,挫折化作怒氣……就在她快放棄的關頭,她的助手小狗建議出去走走。當他們回來的時候,她在那些失敗的作品中發現了一些新的東西,新的視角,終於完成了她最後的傑作,也許不完美,卻的的確確是「最了不起的東西」。

我覺得這個故事完美的闡釋了「堅毅」的性格要如何養成。

什麼是堅毅呢?

就是「向著某個長期的目標,堅持自己的激情,即使歷經失敗,依然能夠不懈的努力下去。」

在《孩子如何成功》中,Paul Tough最欣賞的性格就是「堅毅」。他說,如果你想讓孩子變得更堅毅,或者更有韌性,最好的辦法就是放手讓他們去經歷失敗。在不斷的試錯中鍛煉韌性,誠實面對失敗與錯誤,不斷想出新的解決方案,並引導他們避開面對失敗最常見的兩種態度——放棄目標或者自我厭棄。在優越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之所以讓人覺得特別脆弱,就是因為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被過度保護,很少遭遇困境或挫折,因為也很難有機會培養出克服挫折的能力。

《了不起的傑作》中,作者著墨最多的,不是關於創造的樂趣,而是其中的挫折感,以及失敗的價值—除非你一次次從不同的角度重新嘗試,重新思考,重新檢查問題,否則無法獲得成功。

手套樹:每個孩子都需要一個孤獨的庇護所

一個孤獨的小男孩,他最好的朋友是貝爾洛特,一棵很老很老的大樹,可能已經有500歲了。

無論古老的東方哲學,還是現代西方心理學,都喜歡拿樹作為一種關於韌性的隱喻。就像莊子筆下,飛鳥不斷向外追逐,而大樹的目的卻是自身。風雨晴和,四季流轉,都促成它年復一年不斷壯大的年輪,為世人撐起出遮天蔽日的濃蔭。

我不知道作者的本意是否如此,但這個小男孩多麼像一棵樹,雖然孤獨,卻並不寂寞。在貝爾洛特的身上,在日常的內省、沉默、孤獨中,他的心靈卻是自由、開放、豐富的。他好奇的目光里有人間百態,萬物生靈,「當我爬到貝爾托爾的最高點時,我可以把方圓好幾公里都看得清清楚楚。我甚至覺得,自己都看到了地球的弧線。」

每個孩子都需要這樣一個庇護所,需要。一個人日後人生的智慧,是在他年幼時獨自度過的時光——閱讀、學習、好奇、觀察、做夢、想像、沉思里滋養出來的。正是這種孤獨,催生了心理、情感與文化的成熟。

但有一天,他發現,貝爾洛特死了。男孩與死亡的遭遇中,有一種極為微妙的禪意。男孩失去了最好的朋友,悲傷固然是悲傷,卻免於人類世界的誇張與戲劇性,一場自然的、靜默的、幾乎無法覺察的死亡。男孩在對死亡的接納中,甚至帶著那麼一點溫柔的幽默感。

當一隻貓或者一隻鳥死了,我知道該怎麼做。可是對貝爾托爾,我該怎麼辦呢?

最後,男孩將失物招領處的手套掛滿貝爾洛特的枝幹,就像大樹重新煥發生機。生命中最家常的一種失去救贖了另一種最深刻的失去。但失去的終歸是失去了,五顏六色的手套在明媚的風中飛舞,看似一個騙來的春天,卻比大樹枝繁葉茂時更美、更真實。這不是強求,而是一個男孩以愛接納失去。

小黑魚:抗逆力的英雄模型

不久前,我們做過一個關於抗逆力的封面故事。

什麼是抗逆力呢?

這個詞的英文是resilience,中文裡的翻譯有很多種,比如心理韌性、抗逆力、復原力、逆商……

每一種翻譯背後,其實都是一種語境,比如「韌性」說明是一種狀態或者屬性,更強調天分。比如「抗逆力」,強調的是一種能力,強調後天的養成。

其實,這兩種說法都對。首先,「韌性」是進化賦予我們的能力——自從人類的祖先最早從樹上跳下,學習直立行走、學習製造工具,直到變成今天這個樣子,不知道遭遇了多少困境與挫折。韌性就是在這個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發展出來的一種自我保護的本能,它會在逆境下自然地展現出來,推動著人們去克服威脅生命的困境、壓力與挫折。

同時,「抗逆力」也是一種可以經過訓練而提高的能力。在應對逆境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不斷學習調動自身的心理能力,從社會與文化資源中尋求更多的支持。

《孩子如何成功》中並沒有提到抗逆力,但抗逆力的相關因素幾乎涵蓋積極心理學挖掘的所有積極「性格」,包括Paul Tough提出的堅毅、自控力、好奇心、責任感、樂觀、熱情和社交智商。

小黑魚就是一個抗逆力極強的孩子。在所有的兄弟姐妹都被大魚吞噬之後,小黑魚獨自逃到了大海深處。它又害怕又孤獨又悲傷,獨自在海底遊盪。但很快他就恢復過來了,因為他在海底深處見到了各種各樣奇妙的生命與奇蹟。

對當下與周圍環境的感知、體驗與欣賞,克服了它的恐懼,癒合了他的創傷:

「水母像果凍彩虹,大龍蝦走起來路來像水下行走的機器,奇怪的魚像被一條隱形的線牽著,海鰻的尾巴有多長,連他自己也搞不清,森林似的海草長在糖果般的礁石上,海葵看起來像粉紅色的棕櫚樹在風中起舞…..」

而且,它變得更加快樂、勇敢、機智。他認識了新的朋友,組織了新的家庭,它和朋友們游在一起,變成了大海里最大的魚,並且嚇跑了所有的大魚。

孩子都需要英雄。如果你想訓練一個孩子的抗逆力,小黑魚就是最好的榜樣。

千萬別讓鴿子開巴士:鋼鐵意志與機變百出

巴士司機臨時有事,離開前特別囑咐讀者,千萬「別讓鴿子開巴士!」

為了得到你的同意,鴿子會詭計百出,哀求、撒謊、拍馬屁、套近乎、耍賴……

「我表兄赫伯幾乎每天開大巴。」

「我會做你最好的朋友。」

「給你五塊錢怎麼樣?」

但是,小朋友必須一次次堅定地說「不」。

當然,小朋友也可以說,「為什麼不呢」,然後給出100個理由。

無論規則的捍衛者還是破壞者,都可以在這樣的回合中鍛煉鍥而不捨、百折不撓的鋼鐵意志與機變百出。

大家都在看這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三聯生活周刊 的精彩文章:

海鮮的正確吃法
寵物食品:小爪子的大腳印

TAG:三聯生活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