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三國演義》誤導了,真實的劉備這麼牛!
被《三國演義》誤導了,真實的劉備這麼牛!
讀過演義的小夥伴一定都有這個感覺,先主劉備除了仁德愛民,堅韌不屈這兩個突出優點(當然這也已經非常卓越)之外,基本身無長技。早期中原混戰,劉皇叔(正史中不是皇叔),不僅接連失敗,顛沛流離,甚至幾度有兵敗身亡的危險。得到諸葛之後,幾乎凡事都要問「軍師可有良策?」,最令讀者詬病的是,劉使君喜歡哭鼻子,一到人情無奈之處,必定「涕淚泗流」。
但是劉備起於微末,戎馬半生,最終成三分之業,謚號昭烈(聖聞周達曰昭;有功安民曰烈,秉德尊業曰烈)光靠仁義,堅韌,哭鼻子收買人心肯定是不夠的。那麼正史中劉備有哪些過人之處呢?
劉備
一、弓馬嫻熟
不同於孫權的繼立,劉備和曹操都是政權的締造者。漢末天下大亂,劉備幾乎親身經歷了中原所有大小戰役,從最初的黃巾之亂,到討董聯盟,攻伐袁術,剿滅呂布,袁曹對決,赤壁大戰,全部都活躍著劉備的身影,而且基本都在前線,可謂身經百戰,戰鬥技能方面是不差的。當然這只是相對說劉備有這個基礎能力,殺敵沖陣肯定比不了關張等猛將,指揮藝術也不及曹公,但是作為亂世的統帥,沒有這方面能力肯定不行(參考孫權軍事水平),也倒不是必須要特別優越。
昭烈皇帝劉備
二、情商卓越
情商是我們現代人的辭彙,擱古代大概叫做人情練達,人格魅力,通俗說法就是會做人。劉備早期投靠過的勢力,遠多於三姓家奴,但是無論是劉備多麼落魄,基本任何勢力都會以諸侯之禮相待。陶謙,曹操,袁紹,劉表,這些一方軍政大佬在與劉備相處時都沒有瞧不起劉備。甚至像陳登,田豫,徐庶這樣後期離劉備而去的名仕,提到劉備都是,英雄、仁德之類的評價。這一方面得益於劉備的漢室血脈,更多的還是他坦誠待人,仁德愛民,和卓越的情商導致的。
中原混戰
三、識人之明
這一點是決定劉備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劉備在識人之能上甚至不低於他的先祖劉邦。關張二人自不必說,諸葛亮也有別人舉薦和劉備當時實在無人可用的窘迫有關係。但是像魏延,馬謖這樣的例子就非常說明問題了,魏延是草根出身,劉備在時,非常重用他,甚至最後力壓張飛成為漢中太守。馬謖更是連諸葛丞相都看走了眼,劉備卻能直接指出此人言過於實,不堪大用。甚至張飛的性格缺點也被劉備多次提醒過「卿刑殺既過差,又日鞭撾健兒,而令在左右,此取禍之道也」。而且劉備雖然沒有像曹操一樣提出唯才是舉的口號,但是在蜀漢政權中,卻有非常多出身平民的高級將領,這也是劉備識才的過人之處。
劉備與諸葛亮
四、堅忍不拔
這一點演義也有突出表現,年過四十跟劉表喝酒,因為髀肉復生,皇叔還能哭一場。真實的歷史中,劉備也確實屢敗屢戰,從不氣餒,一直相信自己!即使經常投靠別人,也終不為下。這其實是非常可貴的品質,結合我們普通人心性,有多少人能在30歲以後依舊毫無所成還能始終保持鬥志,而不是選擇「平淡是真」?也正因為如此,無論劉備多麼落魄,身邊一直聚集著一批和他有著共同目標的人。
三國群雄
五、寬容大度
作為領導,能力都是其次,眼界,格局,胸懷才是更重要的品質。眼界格局上,劉備從來沒想過自己去給人打工,做個高級將領混日子。而劉備的容人之量也是他非比常人的可貴之處。兩個事例:1.糜芳背反關羽,投降孫權,導致荊州失陷,關羽被殺。劉備怒不可遏,身在蜀中的糜竺,將自己綁起來請劉備治罪,劉備卻嘆了口氣說,弟弟犯罪,做哥哥的有什麼錯呢,將糜竺放了,並始終沒有追究。2.夷陵之戰,黃權曾勸諫劉備,不要攻吳,夷陵敗後,劉備退守,黃權的撤退路線卻被切斷了,無奈之下選擇投降了曹魏。當時有人建議將黃權的家人治罪,劉備想了想卻說,我對不起黃權,黃權沒有對不起我,不要為難他的家人。
劉備陣營
綜上所述
劉備最終能成就帝業絕非偶然,也不是靠哭鼻子(歷史上其實曹公倒比較愛哭),而是依靠他過人的膽識,志向,眼界,毅力和胸懷以及不斷拼搏進取得來的。因此很多人說讀三國,年輕時喜歡能力卓越的曹操,年紀大了覺得劉備的品質更為可貴。也正因如此,後世才一直將劉備,曹操放在同一水平看待:「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
TAG:文史閑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