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歸的土爾扈特部和留在俄羅的卡爾梅克人現狀對比
原居住於現在中國新疆境內的衛來特蒙古四部落之一的土爾扈特部,從1628年開始游牧於伏爾加河下游一帶,當沙皇俄國的勢力擴展到伏爾加河之後,土爾扈特部便處於俄國壓迫之下。俄國強迫土爾扈特人改信東正教,又對土爾扈特部強行徵兵,為其作戰。在這種情況下,土爾扈特部渥巴錫於乾隆三十六年冬(1771年1月16日)率領部眾東遷。
渥巴錫東歸之初,有十七萬人。但回國的路艱難險阻,克服各種困難,當回到祖國大清國的時候只有七萬人。
他們的東歸,被我們歷代政府都稱讚為愛國之舉。渥巴錫東歸受到大清乾隆皇帝熱情接待,並把他們安置在原來的故鄉。
新中國後,這裡成立了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這裡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唯一一個蒙古自治縣,因這裡流傳江格爾史詩,所以這裡被譽為江格爾的故鄉。
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總面積為3.06萬平方公里(2013年),人口總數為54168人(2012年)。和布克賽爾縣民族由蒙古族、滿族、哈薩克族等19個民族組成。
少數民族34422人,佔總人口數的63.5%,漢族人口19746人,佔總人口數的36.5%。2012年末家庭總戶數19635戶,戶均人口數2.76人。農牧民人均純收入8648元,比2011年同比增長22.52%。
?
這裡每年有二大民族節日,哈薩克族的阿依特斯文化節和蒙古族的那達慕大會。
敖包特廟,新疆塔城地區和布克賽爾縣最大的喇嘛廟,又名「阿勒布屯都布楞」(蒙古語,堅固、昌盛之意),又稱「王霍雄庫熱」、敖包特庫熱廟。
在東歸後,大清政府由國庫開支,多次重修此廟。
三區革命和「文革」時期受到嚴重損壞,廟是2003年在原址上重建的。
重建投資3.5萬元,建造了112平方米的新廟,其中國家補助3.14萬元,其餘為當地民眾集資。有僧房4間,面積340平方米。
這是新建的江格爾文化藝術宮。在黨的民族政策下,當地各民族文化均得到發展。
在渥巴錫東歸的時候,由於伏爾加河一直沒有封凍,無法把回歸祖國的消息及時傳給西岸的土爾扈特人,這些人就留居在俄國,當時共有4700帳,21000多人。
留居在俄羅斯境內的被稱為卡爾梅克族。
現在俄羅斯聯邦內,建立由卡爾梅克共和國。是歐洲惟一信仰佛教的地區,講衛拉特蒙古語。位於裏海沿岸低地的西部,東部與裏海瀕臨,從北到南跨度是640公里,從西到東跨度是480公里。其南部與達吉斯坦共和國接壤,西鄰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和羅斯托夫州,北接伏爾加格勒州,東接阿斯特拉罕州。
俄卡爾梅克共和國領土面積是7.61萬平方公里。行政單位數量為13個區、1個直轄市、兩個區屬市、5個市鎮、99個行政農莊。
俄卡爾梅克共和國首府是埃利斯塔市(英文:Elista;俄文:Элиста),該市建於1930年,從莫斯科市到埃利斯塔市的距離為1836公里。
2003年俄卡爾梅克共和國共有人口307,900人。其中城市人口129,539,約佔共和國總人口的44.3%。農村人口為 162,871,約佔總人口的55.7%。人口平均年齡為33歲。家戶總數為90,464 ,家庭成員數為289,816。卡爾梅克共和國主要居民是卡爾梅克人。在卡爾梅克共和國居住著約14.6萬卡爾梅克人,占卡爾梅克共和國人口總數的45%。也就是說將近一半。
卡爾梅克人除在卡爾梅克共和國外,還居住在阿斯特拉罕州、伏爾加格勒州、羅斯托夫州和斯塔夫羅波爾邊疆區。
卡爾梅克人都是喇嘛教教徒。除卡爾梅克人外,共和國內還生活著約12萬的俄羅斯人,占人口總數的37%;8000喀山人,佔2%;約8000達爾金人,佔2%;1萬車臣人,佔2.6%;以及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和韃靼人。
在蘇聯解體的時候,卡爾梅克與車臣、韃靼等一樣,都宣布了獨立。經過俄羅斯人與卡爾梅克人多次談判,卡爾梅克也考慮到自己力量弱小,所以最後結果是還留在俄羅斯聯邦內,但給與很大的自治權利。
俄羅斯聯邦的卡爾梅克共和國的領導人基爾桑·伊柳姆日諾夫近日表示,他打算從中國他們同族移民1萬人,以幫助振興本民族語言、文化、宗教和日漸衰微的畜牧業。
不過,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昨晚在接受上海東方早報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他們從未聽說這個所謂的移民計劃。
現在卡爾梅克人在世界很多國家都有分布,詳情可以查看以前我們的文章《未跟隨渥巴錫東歸的那些人,現在已經成為世界性民族》。
作者富察春兵
滿族文化網出品,轉載請註明。
TAG:付春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