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拜謁靈岩山寺

拜謁靈岩山寺

有聲朗讀:

拜謁靈岩山寺

文/憬悟

腳下的路是御道,御道是皇帝經過的路稱為「御道」,當年康熙和乾隆都從這兒上靈岩山的靈岩寺。走在鐫刻著歷史足跡的「御道」上,自然而然便有了一種循著歷史足跡的追憶,至於皇帝是饒有興趣的自己走上山的還是坐在轎子里被奴才們抬著上山的?這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歷史的風雲被重新激發在我的眼前。

靈岩山本是春秋時代吳王夫差「館娃宮」的舊址,吳人稱美女為娃,故名「館娃宮」。山頂花園內有方形玩花池,也叫浣花池。浣花池旁假山上有長壽亭,相傳為西施梳妝台遺址。亭西有石牆,相傳是春秋時期「館娃宮」宮牆遺迹。

並不很大的浣花池相傳西施曾於此泛過舟、採過蓮、操過琴、賞過月。

落紅亭西有西施洞,相傳越王勾踐與范蠡獻西施給吳王夫差時在此等候迴音。後人在洞前建屋,洞內鐫刻觀音像,洞外種有紫竹,所以又名「觀音洞」,現在為安全起見,朝拜的香客只能在觀音洞門外供奉香火,檀香裊裊,升騰起頗旺的仙霧,給觀音洞罩上了飄然欲仙的面紗。

「館娃宮」真正遺迹保留的物證是一塊下方圓柱上方火炬狀的圓錐體,圓錐體上面模糊不清的圖案穿越了二千五百年的時空。

吳越春秋,夫椒一戰,越國大敗。越王勾踐和大夫范蠡被押為人質,關押居住在山上的石室之中。越王勾踐的謀臣文種,買通吳國大臣,並與吳王夫差極力周旋,終於讓夫差動了婦仁之心,沒有滅絕越國,使得越國得以保存了下來。越國保存的條件是勾踐率王后與范蠡入吳為奴。

范蠡為存勾踐性命,出計讓勾踐放棄曾為王者以及作為男人的全部尊嚴,表現的「溫順如羔羊、木納如農夫」,從而博得了吳王夫差的憐憫和同情,吳王甚至不準自己的謀臣伍子胥私下殺掉「俯首為奴」的勾踐。

三年後,夫差生病。勾踐抓住良機,為吳王夫差嘗糞便而尋找病源,此番舉動徹底感化了夫差。又因勾踐被越臣刺傷,奄奄一息,吳王夫差生怕勾踐死在吳國,引起麻煩,從而釋放了勾踐。

回到越國的勾踐,放棄了舒適安逸的王宮,搬進了破舊的馬廄中居住。他睡在柴草上,在房樑上吊下一根繩子,繩子一端栓著一隻奇苦無比的豬苦膽,每天醒來,勾賤第一件事就是先嘗一口奇苦無比的苦膽!二十年來勾踐睡柴草嘗苦膽雷打不動,天天如此。

在大臣的輔助下,勾踐對內開始著手普查人口,獎勵生育。對外,謀臣文種不斷出使吳國,進貢財寶,麻痹吳王。范蠡的情人西施,因美艷絕倫於世,勾踐也勸其忍痛割愛,然後將西施和鄭旦兩個美女一起送入吳宮供吳王受享。

然而入吳宮的西施因抱定為國而獻身的大志,處處迎合吳王,終於獲得了吳王夫差的專寵,夫差為西施建立了「館娃宮」。

公元前473年,勾踐秘起藏於民間的雄兵,一舉將姑蘇城團團圍困,滅掉了吳國。吳國的版圖被悉數併入越國,懷有婦仁之心的夫差終於因失敗而自殺身亡。

嘗糞問疾,卧薪嘗膽,用二十年的時間,勾踐忍下了常人無法忍受的恥辱,受下了常人無法承受的痛苦,他創下了人類君王史的奇蹟。大清初期的蒲松齡曾留下一句話:「苦心人、天不負,卧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就指的這段歷史。

一座海拔只有182米的靈岩山驗證了這段風雲轉換的歷史。越王勾踐勝利了,然而人們關心的是帝王之爭,靈岩山上留下西施的殘破傳說又有幾人知道美女的辛酸呢?

佛門看世界,是一個痛苦煩惱的世界;佛門看人生,是一個悲觀罪惡的人生。被越王勾踐放火毀掉的吳王宮殿註定了是菩薩涅槃的地方,這盤「千年輸贏下不完」的棋盤註定是佛門普度眾生的道場。

千年之後,東晉時期,有人在被越王勾踐焚毀的靈岩山吳宮遺址上修建宅業。後舍宅為寺。在印度佛教傳入最鼎盛的南朝時期,擴建為寺院,初起名叫「秀峰寺」,至唐代改稱為「靈岩寺」。宋紹興年間,趙構將其賜予抗金名將韓世忠,更名「顯親崇報寺」,靈岩山西南麓有韓世忠墓。至明洪武年間又改名「相國永祚寺」,後遭火毀。清順治六年重建,咸豐十年又毀於戰火。直至1926年再重建,由印光法師易名為「靈岩山寺」。

幾經焚毀的「靈岩山寺」延續至今,千年香火不斷,它見證了滄海桑田的輪迴,印證了佛主的教義與中國文化替補的交融,靈岩山寺據說是非常顯靈的寺廟。

沿山路向上,可見一徑穿亭、蒼翠迎人、落紅夕照、塔院松風、醉僧待渡、越女遺蹤、太湖在望、箭涇采香、秀峰古剎、靈岩塔影、蕭寺鐘聲等靈岩十八景。

山上的大雄寶殿氣勢雄偉莊嚴,正中供奉著慈眉善目虛極靜篤的世尊釋迦牟尼的巨像,佛主的兩位弟子迦葉和阿難侍立兩旁。佛主的能斷一切法、能破一切煩惱、能成就佛道的般若大智慧是口授梵文傳承的,在每一本經文的開頭都有四個字「如是我聞」,侍立佛主身邊的兩位弟子迦葉和阿難是弘揚世尊般若大智慧的第一波羅蜜。

大殿後壁供奉文殊、普賢。靈岩塔、上懸大鐘,下置地藏佛像。觀音洞香火繚繞。大智的文珠,大德的普賢,大悲的觀音,大願的地藏,傳揚著智、德、悲、願的般若。

拜謁在佛主的腳下,我感覺自我的渺小和文化的蒼白。我是在古鎮遊玩轉到了山腳下時間尚有多餘而上山踏青的,我並不知道此山的名稱,更不知道靈岩山是江南佛教的第一聖地,是江南寺廟的宗主,從沿途點點滴滴的古迹開始肅然起敬的,從西施的「館娃宮」開始恍然大悟的,這是文化堆積的高山,這是底蘊深厚的土地,佛主慈悲寬懷,我深深的給佛主跪下,懺悔自己的輕浮和無知。

巨石側卧在下山的路旁,上面刻著沒有題跋和落款的四個大字「常隨佛學」,也可以讀「學佛隨常」,我用身體遮擋了一個「學」字,留下了「常隨佛」的寓意。靈岩塔上風鈴陣陣,藍天白雲下回蕩著歷史的深邃和佛學的博大。

(野歌配圖)

朋友們請長按上面二維碼加入關注,積極投稿,成為《知青情緣》的讀者和作者。

投稿郵箱: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知青情緣 的精彩文章:

TAG:知青情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