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美國NASA火星棲息地設計大賽 中國西北大學入選前五名

美國NASA火星棲息地設計大賽 中國西北大學入選前五名

原標題:美國NASA火星棲息地設計大賽 中國西北大學入選前五名


雖說最近的月球,人類也就只登上去過五次,但我們已經開始對登陸火星躍躍欲試了~


按照馬斯克的預計,如果一切按計划進行,SpaceX的大型火箭將在2024年將首批乘客送往那顆紅色的星球。


運載第一組在火星永久居民的火箭,計劃在2031年發射。NASA則是計劃在2033年完成類似的任務。


讓人類登陸火星就已經夠困難的了,在那裡生存,尤其生存很長一段時間,更是一個很難決絕的問題。


火星上的建築必須能夠承受強烈的太陽輻射和每日巨大的溫度變化,並為人類提供一個適宜長期居住的加壓環境。


3D列印棲息地似乎是最好的選擇。3D印表機可以使用來自火星地表的部分資源作為「墨水」,這意味著宇航員不必為建築材料浪費寶貴的貨物空間,還能使火星殖民的成本大大降低。



因此,NASA在2014年舉辦了一場競賽,尋找能適應火星環境的最佳3d列印棲息地。


項目的前兩個階段要求團隊提交效果圖,並提出材料技術。

現在,在發起這項競賽四年後,NASA已經將最終入圍名單縮小到5個。


第一名:Zopherus團隊



來自阿肯色州羅傑斯的Zopherus團隊提出了用當地材料——冰、氧化鈣和火星岩石——混合「火星混凝土」的想法。


巨大的金屬圓頂屋既是混凝土攪拌機也是3D印表機。穹頂可以保護印表機在惡劣環境中列印建築。一旦印表機完成列印,它就會自己把自己提起來,再在其他地方重複這個過程。

由此產生的棲息地是六邊形的,由混凝土製成,研究小組聲稱,這些混凝土能夠承受惡劣的當地氣候,並吸收足夠的輻射,以保護居住在裡面的人類。


安裝有印表機的金屬圓頂,以及最後需要加裝在屋舍上的空氣鎖和窗戶,都需要從地球運輸到火星上。


第二名:AI Spacefactory團隊


來自紐約的研究小組AI Spacefactory試圖在其棲息地設計中加入「人性元素」,以創造一個「可信賴的、充滿回憶的棲息地,擁有一種陌生而熟悉的美」。


這個被稱為Marsha的棲息地是圓柱形的,可最大限度地利用面積和加壓效率。多層樓也意味著居民更不容易互相殘殺(並不是開玩笑),可以為不同的活動或人群提供各自的封閉環境。


地板上的滑動軸承允許棲息地的牆壁「呼吸」,使牆壁可以隨著外部溫度的變化擴張或收縮。


牆壁共有兩層:一層是用來抵擋惡劣環境的外殼,一層是容納居民的內殼。外殼由可重複使用的熱塑性塑料製成,與當地的岩石纖維混合後還能增加強度。


第三名:Kahn-Yates團隊



來自密西西比傑克遜的研究小組設計了一個有預製核心的棲息地,這核心便是著陸器。一旦著陸,核心會延伸出巨大的列印臂,3D列印出橢圓形棲息地的地基與牆壁。


該棲息地的外殼有精心設計的開口,來讓陽光照射到內部。


外殼與內部核心之間的空隙為鬱鬱蔥蔥的花園提供了空間,可以幫助過濾內部的空氣。


第四名:Seawrch + Apid Cor團隊



來自紐約的團隊的棲息地既保留了保護居民免受輻射的能力,同時也能讓陽光滲透到棲息地內部。


在這個模型中,居民生活在一對「充氣卷」中,在宇航員到達火星之前,便可以被部署到火星表面。由粗糙的鬆散岩石製成的3D列印外殼則可以保護充氣卷免受輻射。


第五名:西北大學團隊



和之前的團隊一樣,西北大學的團隊設計了一個充氣式加壓容器,裡面裝有3D印表機。外殼的列印材料可以從火星表面獲取。


該布局將所有「濕房間」(廚房、浴室和實驗室)集中在棲息地的一側,從而將管道和其他機械功能都集中到了同一個區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互聯網新解 的精彩文章:

高通告蘋果,蘋果告三星,蘋果不服,三星更不服
APP Store十年了,這些應用被蘋果評為最好用、最好玩

TAG:互聯網新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