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詩經這首古詩,不但給了瓊瑤筆名的靈感,更帶來了一個絕妙成語

詩經這首古詩,不但給了瓊瑤筆名的靈感,更帶來了一個絕妙成語

作為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給後世帶來了非常深遠的影響。不管是它的現實主義創作傳統,還是它的創作手法技巧,都深深影響到了後世的詩詞創作。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詩經》中有很多的精妙詞語,一直到今天依然得到廣泛使用。

比如「在水一方」,比如「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等等,這些詞語非常精妙,體現了古代漢語最美的一面。又比如詩經這首古詩,不但給了瓊瑤筆名的靈感,更帶來了一個絕妙成語。且看: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這首古詩的題目是《國風·衛風·木瓜》,從詩歌當中不費力的就能找出其中熟悉的字眼,那就是「瓊瑤」。在今天瓊瑤的作品依然非常流行,而她自己身上也充滿爭議,頗有看點。這個女作家的筆名,其實就是源於《詩經》中的這首詩,也表明了其所寫內容的主旨,那就是愛情。

和《靜女》等作品一樣,這首古詩也是寫的男女愛情之間的故事。全文分為三個小節,句式基本一致,寫的就是青年男女之間互相贈送愛情信物。「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你送給我木瓜表達你的心意,而我以美玉回贈你。「匪報也,永以為好也」,之所以這麼做,不是為了答謝你,是為了讓我們的愛情得以延續!

後面的兩個段落也是表達同樣的情感和內容,只不過在第二段當中,將第一段的「木瓜」變為了「木桃」,將第一段中的「瓊琚」變為了「瓊瑤」;而在第三段當中,將第一段的「木瓜」變為了「木李」,將第一段中的「瓊琚」變為了「瓊玖」。《詩經》中很多詩詞都是這樣的,分為幾個段落,但是內容相差很小,常常用來表達一詠三嘆,奠定了中國詩詞中的抒情文學傳統。

在我們讀這首詩的時候,尤其是看到「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等每段開始的時候,很容易想起「投桃報李」的成語,以為這首詩是那個成語的出處。實際上,投桃報李出自於《詩經·大雅·抑》中的「投我以桃,報之以李」,而這首詩引申出的成語乃是「投木報瓊」。

這個成語的流傳程度或許比不上投桃報李,但是卻體現出了古典成語的精妙之處。

瓊瑤作為今天名氣很大的作家,古詩詞修養是很高的。能直接在詩經中找到名字作為筆名,而且在寫作中多用古詩詞,比如「一簾幽夢」取自秦觀宋詞等等,充分顯示了她的才華,也充分展現了她對於古詩詞掌握的豐富性。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侃詩詞 的精彩文章:

唐代這首古詩很有意思,20個字為西施鳴不平,駁斥了紅顏禍水論
熟讀蘇軾這首最超凡脫俗宋詞,卻不知背後還有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

TAG:老張侃詩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