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動漫 > 不花錢如何生活?

不花錢如何生活?

Lens按:

很多人都覺得服裝是彰顯自我的重要手段。但是現在有很多人覺得,從生活的基本面上,自己和他人已經沒有什麼區別。因為穿什麼並不能表現真正的自我。有人把這種現象看做是「第四消費時代」到來的體現,下面這篇文章具體討論了日本進入「第四消費時代」後的一些社會現象,來看看它離我們近還是遠。

「你介意買優衣庫嗎?」

大約在2004年的時候,一位20來歲打扮入時的日本青年在街上接受電視台採訪,被問到對優衣庫的衣服怎麼看的時候,回答說:「如果是內褲、襪子這類東西的話,也不介意穿穿優衣庫的。」換句話說,穿在外面的衣服是絕對不考慮的。在那時,優衣庫給人的印象大概是「便宜」、「土」、「毫無時尚感」和「隨便穿穿還行」。並且,優衣庫還賣「保暖內衣」啊!也就是惡名在外的秋衣秋褲,被日本年輕人稱為「婆婆衫」,就算凍得發抖也不會穿的。要是哪個年輕人不小心被人看到裡面悄悄穿了「婆婆衫」,那絕對是抬不起頭來的。

2005年優衣庫遭遇了銷售危機,董事長柳井正乘勢對品牌定位做出調整。而與一般快銷服裝品牌強化「快時尚」的方向背道而馳,優衣庫反而更加重視服裝的功能性,以銷售「每個人都需要的服裝」為宗旨,走上了基本款、重實用、去個性化的發展道路,從而鑄就了這個亞洲第一大服裝集團。

優衣庫世界最大旗艦店,共有12層樓之高,位於日本東京銀座。圖片來自:100TOKYO

《Marisol》是一本面向40歲上下女性的時尚雜誌,在今年6月號刊登了一個關於時尚意識的讀者調查,對象共353人,其中86%是職業女性,已婚者約佔六成。2/3的受訪者家庭年收入在600萬日元(約合36萬人民幣)以上,更有1/3超過1000萬日元(約合60萬人民幣),可以說是收入良好甚至優越的階層。當問到是否會買便宜牌子的服裝用於搭配,80%的受訪者表示「會」,而最常購買的牌子就是優衣庫。

《Marisol》是集英社出版的面向40歲左右成熟女性的時尚雜誌。圖片來自Marisol網路版:https://marisol.hpplus.jp

這個年齡層的消費者既有錢又注重時尚,但她們並不介意有時穿穿優衣庫。可見,近十多年來,日本消費者的意識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曾經大家都覺得服裝是反映自我的重要手段,要「和別人不一樣」才能說明自己的個性。但一股小小的逆流已漸漸匯入,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覺得,在這種生活基本面上和大家一樣也無妨,因為「穿什麼並不能真正體現自我」。這種思想的濫觴,即標誌著「第四消費時代」的來臨。

何為「第四消費時代」?

日本消費社會研究專家三浦展,在2012年出版的《第四消費時代》一書中特意提到了優衣庫的品牌形象在日本不同年齡階層中的變化。

三浦早年任職營銷雜誌《ACROSS》主編,主要研究消費現象與文化的相互影響。2005年,他撰寫的《下流社會》宣告了日本中流階層的崩壞,「下流社會」一詞也入圍了次年的流行語大賞(該書中文版已由文匯出版社出版)。

日本社會一直有「1億總中流」的認識,即1億國民差不多都是中流水平。《下流社會》是針對「中流」而言,揭示了新的「下流階層」的出現。與中國讀者的語感不同,作者使用「下流」一詞並非全是貶義。

而在《第四消費時代》中,三浦展對時代的變化做出了更為廣泛的預測。

要說什麼是第四消費社會,先要了解一下第一到第三消費社會是怎麼回事。

根據三浦展的解析,第一消費社會是從大正時代起到二戰前(1912-1941年),西方化的商業社會逐步形成,人口向大城市流動,都市化建設日新月異,日本開始有了電燈、百貨公司、劇院、寫字樓、公寓,街上經常可以看到打扮時尚的「摩登女郎」。西式的生活方式是進步的象徵。不過,當時能享受這種消費的僅限於東京、大阪這些城市裡的中等以上階層。

資生堂的會員雜誌《資生堂GRAPH》(後改名為《花椿》),封面展示了穿西式裙裝打網球的上流社會淑女形象。本期出版於1937年。圖片來自:Pinterest

第二消費時代是從戰後到石油危機(1945—1974年)。隨著城市化進程在全國推進,日本迎來了大發展時代。這個時代消費上的最大特徵就是家用電器開始批量生產,進入尋常百姓家庭。由於經歷著「從無到有」的轉變,這一代消費者的需求是大眾化、標準化的,廠家只要生產大量產品,不需要太多營銷手段都能順利地賣掉。而大家對「好東西」的認識還處於「大就是好」的階段,要買更大的彩電、更大的車子,擁有比別人更大的商品就更幸福。在這個時代,消費被認為是美德。日本經歷了連續18年年平均經濟增長9.1%的繁榮時代,直到1973年石油危機,次年變成負增長。第二消費時代戛然而止。

日產SUNNY轎車的雜誌廣告,廣告語是「(自從買了SUNNY)隔壁鄰居家的車看起來好小哦!」本廣告刊登於1970年的《MOTO FAN》雜誌封底。圖片來自:Pinterest

第三和第四消費社會的更替是交疊的,並沒有一條明顯的分界。為了論述方便,三浦展把每個消費時代大致定為30年,第三消費時代是1975—2004年。第四消費時代預計是2005—2034年。由於第四消費時代的興起與第三消費時代密切相關,這兩個時代要放在一起講。

第三消費時代是追求個性的時代,人們對標準化的、重量不重質的消費觀念嗤之以鼻,希望通過購買特色商品體現與眾不同的自我。據此,廠商也提出了新的營銷策略。本來,在第二消費時代,電視機這種家電已經實現了一家一台。這樣的話,市場就飽和了,怎麼辦呢?於是廠家開始推一人一台、一屋一台的戰略,每個人都需要自己的電視機,看自己喜歡的節目。另外,父親打高爾夫開的汽車和母親去超市購物開的汽車肯定要兩種風格。至於手錶,不同的場合,穿不同的衣服,配不同的手錶是常識吧,你至少要有三塊……通過這種方式,人們的消費慾望被成功激起。

圖片來自:NDC(NIPPON DESIGN CENTER)

精工手錶的廣告,把手錶從一種單純的計時工具變成了時裝的一部分。廣告語是「(既然每天都要換衣服)難道手錶就不用換著戴嗎?」小字部分則是「今天是戴金色還是銀色呢?」提示消費者要擁有不同款式的手錶。這則廣告於1979年面世,次年風靡日本。

比起實用性,大家更加講究附加在商品上的「感性」和「附加價值」,因此,追求名牌也成為這個時代的重要特徵。「年輕一代沒有基本生活上的負擔,喜歡把錢花在時尚上,女大學生也可以擁有外國的高級名牌貨。走在東京的漂亮街道上,常常可以看見得像雜誌模特一樣打扮的年輕女孩。」

人們熱衷於購買不同品牌和風格的服裝,因為服裝能夠幫助人們展現自我,嘗試不同的服裝似乎成為「探尋自我」的手段。這樣說來,「女人衣櫥里總是缺少一件衣服」,其實是她始終沒有找到自己。

正是因為對「自我」的探索需求越來越強烈,帶動了個性化消費的熱潮。此時消費已經不止是一種買東西的行為,而寄託了人們想要「尋找自我」的困惑。因此,在消費社會中,商品變成了支撐一個人「自我」的基礎,人們先選擇物品,再由這些東西構建起「這就是我」的認識。反過來講,熱衷於買包包的女生,當她的包包消失不見的時候,是否會感到自己的存在是如此模糊,從而陷入不安呢?

第三消費時代是「高度消費時代」,在這個時代里,日本實現了二戰以來的夢想:身在日本,享受西方一流國家的物質生活,商品極度豐富,不是生產大量千篇一律的消費品,而是可以輕鬆選擇最適合自己、最能體現自我的商品。和第二消費時代一樣,這個時代的物質慾望很強。擁有比他人更貴重、更稀有的物品給人強烈的滿足感,向人炫耀自己擁有這些物品,就能得到大家的羨慕。

然而,越來越強調「差異化」的消費卻塑造出另一個心理「黑洞」:當你炫耀自己擁有的東西比朋友的更貴、更稀有的時候,就把他們從自己身邊推遠了一點;當你鄙視品牌A、選擇品牌B的時候,就是把自己周圍那道無形的牆又築高了一點。明明身處人群中,卻越來越感受不到自己和他人的連接。

結果,越是追求「個性」,就越是孤獨。這種荒謬感就是消費社會教給我們的。因為通過購買商品獲得的「個性」並不是人自身的特點,僅僅是一種商品定位的思維方式。

在這樣的困惑下,第四消費時代的苗頭出現了。沒有經歷過泡沫經濟的年輕人開始進入社會。在他們的成長歲月里,整個日本經濟都是處在一種微溫的狀態,華麗麗花錢的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另一方面,托早年高速發展的福,家裡該有的都有了,那種「好想要」的心情比起前一代人大大跌落了。

從技術背景上看,信息社會的發展也進一步深化。信息這種東西和物質不同,把它封在寶貝罐子里、埋在地下藏藏好沒有任何意義。只有通過傳播、交換、與他人共享,才能體會到擁有信息的樂趣。由此,人們獲得幸福感的思維方式就發生了變化:原來同他人建立關係就是一種快樂。大家開始感到把大量的金錢花在與人攀比的消費上真是沒有意義,真正難得而意義的是「美好的時間」。拿錢購買體驗是值得的。比起物質,人與人之間的連接感會帶來更大且持續的滿足感。

今晚去精緻義大利餐廳,還是街坊居酒屋?

2017年大熱的漫畫《東京白日夢女》對這種消費傾向的變化有細膩的刻畫。倫子是個不出名的小編劇,阿香經營著一家美甲店,小雪在父親開的居酒屋裡當廚娘,她們三人是高中同學,因為嚮往大城市的生活,畢業後一起來到東京謀生。不知不覺從二十齣頭活到了33歲,一個人都沒能如願結婚。在這樣的現實下,她們抱著白日夢一天天地生活下去。儘管如此,十幾年間沒有斷過的閨蜜聚會始終是她們最快樂的時光。

三人22歲時初到東京,閨蜜聚會時的場景。圖片來自:QQ閱讀

二十多歲的時候,她們最喜歡的事情打扮得漂漂亮亮,出入高檔精緻的義大利餐廳,點一杯當時最流行的血橙桑格利亞,雖然覺得有點貴,但美其名曰「對自己的投資」。漸漸地,她們開始模仿「高雅女性」的風範品嘗葡萄酒。

28歲以後,她們發現那些時髦的餐廳好像沒什麼吸引力了。圖片來自:QQ閱讀

後來,隨著年紀漸長,人的感覺也不一樣了。她們開始覺得去普通的庶民居酒屋,吃口味很重的內臟配日本酒更加開心。價格便宜,可以大聲喧嘩,還能快點享受微醺的快感。

有意思的是,這不僅僅是三個女孩的變化,也折射出了整個時代的變化。

上面這頁漫畫中提到了一個非常微妙的數字:「大約28歲的時候……」以2017年三人33歲來計算,28歲這年應該是2011年。

這一年,發生了一件極大震撼了日本社會的事情,就是311東日本大地震。

真正重要的東西是什麼?

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地區太平洋近海發生9.1級地震,大海嘯隨之而來。在NHK的航拍直播下,日本國民眼睜睜地看著汽車和房子被海浪捲走,可以說親身體會到了這些「財產」中包含了多麼大的風險和虛無,感受到人類的物質文明在大自然面前是如此脆弱。

「東日本大地震以後,日本人對什麼是重要的東西有了切身的感受,有形的物質會在瞬間消逝,這使得人們更加看重人與人之間的連接。」這一點幾乎成為整個社會的共識。

2017年3月,東京銀座中心的一則巨幅廣告再次把日本人帶回那個劇痛的時刻:

日本雅虎的防災賑災廣告,張貼於銀座索尼大廈外牆。這則公告獲得了當年日本PR協會最高獎、Good Design Award。圖片來自:日經WOMAN2018年1月號

上面的文字寫到:

又到了3月11日。距離東日本大地震,已匆匆過了6年……

地震當天,在岩手縣大船渡市觀測到的海嘯高達16.7米。

這樣的巨浪,如果來到這個銀座的中心,

正好是這個高度。(紅線標出)

光憑想像,絕對意識不到竟然能有這麼高。

但是,一旦知道了這個高度,人會採取的行動必將有所不同。

……

這是一則防災減災的廣告,但用來形容日本社會的變化也並無不可。經過311大地震,很多原本脆弱的東西毀壞了,留下來的則是更強韌的。

能夠自由選擇才是幸福

但是,千萬不要以為日本的消費市場從此就要走下坡路了。恰恰相反,正是因為有了物質的極度繁盛,才有可能讓大家去體會物質以上的東西。「斷舍離」教主山下英子號召大家把家裡的雜物都扔掉,這種觀念是上一代人絕對無法接受的:「要用的時候買不到可怎麼辦?」因為匱乏,才需要囤積。如果隨時能買到需要的東西,那麼讓這些東西留下店裡和買回家放著其實沒有多大不同。所以,不重視物質攀比,其實是生活在物質極為豐富的社會裡的安心感和餘量感。

多虧了消費社會的高度發展,有了那麼豐富的商品,當消費者面對那麼多的選擇,才可以理直氣壯地說:「這不是我想要的」。

本田直之是一位風格獨特的商界人士,他為企業提供「槓桿」諮詢服務,即怎樣用最小的勞力獲得最大的收益。本田一年中有6個月生活在夏威夷,另有3個月的時間在世界各地旅行,從不同的地域文化中吸取生活的智慧。他在《少即是多:北歐自由生活意見》這本書中,用來自北歐的「他山之玉」為日本社會的消費問題「號脈」。北歐人的幸福指數很高,是因為他們對自己想要什麼樣的生活一清二楚。而在日本,因為可供選擇的東西太多了,難免叫人心猿意馬。本田提到,如果不知道追求金錢的目的,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人生就會變成被慾望驅使的盲目奔走,儘管獲得了金錢,或買了高級跑車,也會感到空虛,甚至招來不幸。反之,如果能夠享受自己真正願意去做得事情,就能體驗到滿足和幸福。

比如 「簡單生活」,聽到這個詞,可能很多人的印象是住著非常冷感的房子,不買東西,只用很少的物品過日子。不過,「簡單生活」並不是為了厲行節約而刻意忍耐,或是心血來潮追隨一種「時尚」,而是「經過慎重的選擇,自發決定要這樣生活」。這是一種主動選擇的態度,把原先消耗在物質上的時間和金錢,投入到積累人生體驗和豐富感受上,收穫精神層面的富足。

村田佐代子,因為關注環保,進入農林大學學習。畢業後先是從事木材砍伐的工作,感到自己在傷害山林,有悖於自己的初衷,於是辭掉工作,參加了護林公益團體,幫助熊本縣山裡人保護林子。「住在山裡非常冷,冬天買了一個熱水袋,覺得很幸福。」圖片來自:《便當時間》

歸根結底,「我們並不是在購買商品,而是在通過購買商品來購買幸福。」

而對於何為幸福,時代又提出了新的見解。2010年,日本政府發布的《國民生活輿論調查》顯示,20多歲的年輕人中,有70.5%對自己的生活滿意,而30多歲的人中感到滿足的為65.2%,40多歲的則為58.3%。以往的調查中,隨著年齡增長,生活穩定,通常滿足程度會越來越高,而如今的結果卻截然相反。和上一輩相比,日本年輕的消費能力是降低了,他們不怎麼買車,更別提買房了,最多也就買買生活必須用品,但生活樂趣反而增加了。誠然,社會的貧富分化正在加大,但覺得沒有錢買奢侈品生活好慘的,恐怕也只是那些上了年紀的人。隨著時代的發展,人的價值觀自然會發生變化,幸福也將有不同的形態。

幸福來自於自由的選擇,這才是屬於第四消費時代的真理。而自由選擇的真正難點在於,如何在豐富的物質世界中擁有說出「這才是我想要的」這種判斷力。

不花錢如何生活?

無論如何,在第四消費時代中,必須轉變觀念才能生存。比如說,老齡化問題。據推算,2035年日本20多歲的年輕人約有1046萬人,而65-89歲的老年人將會達到3293萬人,差不多是年輕人的3倍。因此,今後恐怕很難靠年輕人來支撐老年人了的生活了。

三浦展在書中提出了一個反其道而行之的設想:讓三個老年人來支撐一個年輕人,這樣是不是就減輕了負擔?比如,年輕人無力支付高額的房貸,而很多老年人卻在市中心擁有大房子,一個人孤單地生活著。這樣的老年人可以免費把房子借給年輕人,老奶奶可以給年輕人做做飯,老爺爺可以給年輕人介紹自己的人脈,如果能夠幫到年輕人,老年人也會很開心。

同時,年輕人可以給老年人跑跑腿、買買菜,還可以教他們使用網路和社交工具。這樣,通過各自力所能及的付出,即使沒有金錢的收益,三老一少之間也能相互解決生活上的不便,獲得生活質量的提高。

以上設想可能還給人「痴人說夢」的印象,但在現實中轉變思路發現新世界的例子也不少見。

《第四消費時代》中提到一個真實的例子。學習建築的女大學生,畢業後沒有留在東京、大阪,而是選擇去相當偏僻的島根縣海士町當政府部門的臨時職員。每個月薪水只有12萬日元(約合7200元人民幣),但竟然能夠存下1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000元),這樣一年就存了12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72000元)呢。

為什麼錢花不掉呢?原來當地有很多阿婆,她們想要買的服裝、書籍當地都沒有,就拜託大學生幫她們從網上代購。作為回報,阿婆們送來了很多禮物,蘿蔔、柿子什麼的,還有當地海岸盛產的魚類,自己基本不需要買什麼食材。而且房租每月才3000日元(約合180元人民幣),自己把牆壁刷一刷,擺上點有設計感的小飾品,馬上就變成時尚雜誌里令人羨慕的自然之家。而且,這個人還可以每天在船上吃現捕的活牡蠣。這樣的生活,一個月的花銷不過2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200元)。

可以說,只要有了網路,原來大家對「鄉下」的刻板概念完全被顛覆了。而且,就是在這樣的鄉下,因為村子裡的婆婆基本都不會上網,差不多就等於自己一個人享用100兆的專用光纖呢。

這樣的生活方式,究竟算是窮人還是富人?

第四消費時代如何賺錢?

站在企業的一邊,今後尋求發展的方向也將不再局限於物質形態的產品開發,而是要更多地研究消費者的情感和人際需求。

創造了日本最年輕的上市公司老闆紀錄的家入一真,目前在從事鼓勵年輕人創業的項目。他在《金錢教會我》這本書里提到一個案例,說一個年輕人利用去沖繩旅遊的機會開發了「在沖繩海灘為你留言」的項目,就是在沙灘上為客人寫下指定的MESSAGE,比如送給愛侶或家人的一句甜言蜜語,拍成照片,送上一個驚喜。每條留言收費300日元(約合人民幣18元)。就是這樣單純的點子,竟然也吸引了不少客戶。雖說賺不了大錢,但每個月都能有3萬日元(約合人民幣1800元)左右的穩定收入。

這位項目開發人在他的主頁上寫道:我想把沖繩海岸那無限接近透明的藍色大海與白色沙灘與大家分享。在美麗的沙灘上給你最重要的人留下心聲吧!

沙灘留言的圖例。左:「幸子」「健二」同在愛心傘下;中:想要iPhone5(當時是2012年);右:小一,我愛你。該項目目前停止中。圖片來自:sandmessage.net

甚至,家入一真在這本書里介紹的工作方法也是「共享式」的。他創辦的公司Liverty是以項目為單位聚集人才,大家都是出於對項目的興趣才參與進來的,公司並不負責給大家發薪水。項目如果有了盈利,就可以平均分配;如果沒有賺到錢,自然也就沒有報酬。但參與項目的經歷確是每個人的實際工作業績,而團隊成員間的取長補短也是很重要的收穫。家入一真的助理大川,沒有從公司拿到過一分錢報酬,但隨著在「臉書」上的粉絲越來越多,樹立了自己的形象,獲得了很多其他工作機會。而且,大川的成功還促進了Liverty知名度的提高。

三浦展在《第四消費時代》中提到了一些企業正在摸索試驗的方案,以及今後需要考慮的策略。例如,日本高速發展期建造了一批大型住宅區。在「第二消費時代」追求「大量」「同質化」的背景下,入住的居民都是差不多同年代的小家庭。現在,不僅房屋整體老化,入住的居民大大減少,且大多是老年人。

東京多摩平住宅區進行了社區改造試驗,對房屋的外觀和戶型做了改造,專門辟出一棟樓作為共享型的大學生宿舍,這樣就為社區帶來了年輕人,還有不少留學生也在此居住,使得老舊的社區有了跨文化交流的功能。由於社區整體氛圍發生了變化,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願意搬來此地,豐富了社區的居民年齡結構,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老社區的封閉狀態,帶來了活力。

「多摩平之森」住宅區內景。這裡房子都是出租的,55平米的房子月租金大約1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6000元)。圖片來自:UR-net

位於鹿兒島的三越百貨倒閉後,一群設計師利用這個場地規划了社區型購物中心「丸屋花園」。負責社區設計的山崎亮提出:「百貨店的經營不能光靠餐飲、零售承租來維持,要建成能讓當地各種團體進行各種活動的場所。」因此,可以在百貨店放映小型電影,為輟學兒童開辦免費學堂,舉辦以當地食材為主題的烹飪活動等。其實在「第三消費時代」,百貨店就經常舉行活動,但當時都由商店的員工操辦。而現在,丸屋花園把主動權交給了當地的居民和團體。隨著第三消費時代向第四消費時代過渡,居民對社會與商業的參與也變得越來越成熟了。

在丸屋花園參加「都市養蜂計劃」的人們。這個活動從2012年開始,目的是通過養蜂、採收花蜜來研究鹿兒島當地的自然環境,建立良好的地域人際關係以及傳播本地文化。圖片來自:Maruyama-gardens

在日本,第四消費時代已經來臨,賺錢的方法、工作的方法乃至生活的方法都將發生轉變。而貫穿了每一個時代,人們對於「何為幸福生活」「如何購買幸福」的問題的思考非但不會停歇,反而會出現新的飛躍。

此時此刻,身在對岸的我們,正在翹首迎接「消費升級」的到來。第四消費時代,對我們來說是風中飄過的一句笑談,還是已經開始發芽的一棵種子?

作者:一本秋刀魚。

解析日本文化的書探事務所。

成員曾供職於《每日新聞》社、學研社、Kindle及iTunes團隊。

本文轉載自「澎湃新聞」,已獲授權


您的贊是小編持續努力的最大動力,動動手指贊一下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Lens 的精彩文章:

我們隔著房間交談
親愛的,你何必忙碌不停

TAG:Len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