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東吳無大將?因為這座曹魏的城池,兩代東吳人都未攻下!
由於《三國演義》重蜀抑魏,輕視東吳,導致東吳將領幾乎都成為了蜀漢陣營中文臣武將的配角。如大都督魯肅不僅被單刀赴會的關羽挾持,更是多次被諸葛亮戲耍。大都督周瑜縱然羽扇綸巾,雄姿英發,依舊不敵諸葛亮,被活活氣死。正因如此,後世有東吳無大將的說法。
而實際上,東吳無大將絕不僅僅與《三國演義》的描寫有關,還與東吳的治國之策有關。要知道東吳在孫堅與孫策治理時,往往南征北戰,無往不利,這才擁有了江東六郡。而當指揮權交到孫權手中時,孫權就很少主動發動戰爭,東吳貫徹的基本都是自己國土的保衛戰,最大的對外擴張戰役,就是呂蒙白衣渡江,截殺關羽之戰。除此之外,就是孫權親領大軍發動的合肥之戰。
然而合肥之戰不比當年呂蒙白衣渡江,讓東吳奪得荊州,合肥之戰算是孫權一生的恥辱,而合肥這座曹魏控制的城池,東吳從未攻下,甚至成為了孫權的噩夢。也因為這座城池,成就了東吳無大將之名。
要知道東吳雖然偏居一隅,但孫權並非沒有稱王爭霸之心,畢竟當年魯肅能被孫權敬為上賓,就是因為榻上論時為孫權謀划了未來的規劃方針,而周瑜之所以能深得孫權喜愛,除了周瑜本身與孫策相交莫逆,能征善戰外,更是因為周瑜也曾為孫權謀划過一統天下的道路。而東吳要想一統天下,得想辦法擊敗曹魏,而若要對曹魏進行北伐,合肥就是最為重要的補給點。只有佔據了合肥,東吳的北伐才能成功,合肥之於東吳,相當於荊州之於蜀漢。
只不過一座合肥城,兩大勢力,四十五年間,五次大規模征戰,東吳無一次勝績。第一次合肥之爭,是建安十三年,曹操於赤壁戰敗,派曹仁和徐晃留守在江陵。孫權希望乘勝追擊,於是命周瑜攻打江陵,而孫權自己率軍親征合肥,只可惜孫權攻城一個多月,依舊不能破城,所以孫權只能無功而返。而這一次的合肥之戰,似乎預示著孫權今後的失敗。
建安二十年八月,孫權為策應劉備取漢中,他趁曹操西征之際,率領東吳大軍十萬親征合肥。由於曹軍此時要與蜀軍對峙,此時合肥城內僅有張遼、李典、樂進及薛悌等率七千餘人駐守。兩軍對峙,眾寡懸殊。就在孫權覺得勝負的天平已經傾向自己這一邊時,張遼帶著八百士兵從天而降,一路斬殺吳軍將士,趁著孫權還未反應過來時,直接殺到了孫權的帳營前。就這樣,張遼僅用七千士兵,就幾乎兩次活捉孫權,更是擊退了孫權親率的十萬大軍!
嘉禾二年,孫權等到宿敵張遼等人去世後,他又動起了征討合肥的心思,只可惜這一次擊敗孫權的不是張遼,而是滿寵,他在淝水伏擊孫權,一舉擊敗孫權,逼迫孫權再次無功而返。嘉禾四年,不甘心就這樣失敗的孫權配合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再次出兵合肥,只可惜這一次曹叡也御駕親征,最終擊敗孫權。即便是孫權死後,諸葛瑾之子諸葛恪征討合肥,最終也沒將合肥攻下,就這樣,一座合肥城,成為了東吳人心中揮之不去的陰影。
筆者認為,東吳無大將雖然片面,但在諸多將領,甚至孫權多次征討的情況下仍然無功而返,也難怪後人會說東吳沒有人才了,只能說東吳更擅守成,而少有侵略。也正是因為這樣,讓東吳偏居一隅,直到最終的亡國。
※蜀漢政權中,除了劉備,他是官職最高的人,諸葛亮見他都要下拜!
※司馬倫平庸無能,竟然做了曹操和司馬懿一生都未做到的事!
TAG:甜姐說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