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秦朝南疆的 「北向戶」地區,門戶開向是為採光而設計的嗎?

秦朝南疆的 「北向戶」地區,門戶開向是為採光而設計的嗎?

原標題:秦朝南疆的 「北向戶」地區,門戶開向是為採光而設計的嗎?


中國南方今閩、桂、滇、粵各地,住宅建築朝向,往往更注重風向而不是日照方向,所以,不像中原地區那樣普遍取正南朝向。東漢前期,地處今越南中北部的日南郡屬吏張重,上計至都城洛陽,漢明帝向其詢問日南郡是否「北向視日」,張重回答說:今郡有雲中、金城者,不必皆有其實,日亦俱出於東耳。至於風氣暄暖,日影仰當,居民居止,隨情面向,東西南北,逥背無定。可見,所謂「北向戶」,即使是在日南地區,既非普遍一律,也不是出於面向日影以便採光的需要,而是由於緯度偏低,氣溫較高(即「風氣暄暖」),不僅不必依賴日光提高室溫,反而需要著重考慮夏季高溫天氣的避陽問題;而且當地日光入射角度很高(即「日影仰當」。如今廣州為43°,海口為46°,張重所在的日南,角度要更高),加上為防雨居室屋檐又普遍較寬,能夠直接照射到室內的陽光十分有限。所以,其所建住宅,便不必特別考慮日光照射方向,而是根據具體的風向、地勢等環境因素,或東或西,或南或北。可見,所謂「北向戶」,不過是中原人因罕見門戶有北向者而將其視為怪異,並片面地以此來概括當地的建築特點。


太陽照射地球示意圖



中國南部地區民居


張重講述的這種情形,與今兩廣地區傳統民居的建築朝向選取狀況,也完全吻合,說明整個嶺南地區,情況大體都與其相似。張重不僅生活年代比西晉的左思要早很多,而且親身生活在遠比南海、桂林、象郡三郡更有條件「開北戶以向日」的日南郡(清初人屈大均謂張重為合浦人,未詳所據。若是這樣,張重論「開北戶以向日」的情況,更應包含有嶺南今兩廣地區),他對漢明帝所做的說明,顯然更加可信,而左思以下諸人對所謂「北向戶」的解釋,不過是文人望文生義,想當然耳。《舊唐書·天竺傳》記天竺有「伽沒路國」,「其俗開東門以向日」,這恐怕只是出自一種很普通的太陽崇拜觀念,中國北方游牧民族一直有類似的習俗,不料宋人程大昌卻將這一現象與所謂「北向戶」的性質視同一事,做出判斷說:「日南在中國之南,開北戶以南納日影;天竺在中國之西,則又必開東戶以受西景。」明人焦竑,也持有同樣的看法,其實所說荒唐殊甚,愈加顯現此說實不足信據。這樣,也就不必一定要在北回歸線以南,才會有門戶北向的住宅。在秦始皇二十六年至三十三年之間,秦朝的南疆,應是劃南嶺與越人為界。《史記》雲秦之南界「至北向戶」,意即南臨與中原建築形式有別的「北向戶」區域。


中國南部地區民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季我努學社 的精彩文章:

清朝的太醫具體做些什麼
明朝為什麼撤兵交趾,還政安南?

TAG:季我努學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