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泊寧靜,知足常樂
淡泊寧靜,知足常樂
作者/陳繼儒
節選《小窗幽記》卷一,醒
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
今之昏昏逐逐,無一日不醉。
趨名者醉於朝,趨利者醉於野,
豪者醉於聲色車馬。
安得一服清涼散,人人解醒?
集醒第一。
飲用中山之酒,可以使人一醉千日不醒。如今的世人渾渾噩噩,追名逐利,可以說無日不處在醉鄉之中。追求名聲者沉醉於朝廷官府之上,追逐利益者沉醉於市井世俗之中,豪門貴胄則沉醉於聲色車馬。如何才能得到一服清涼散,使得人人服用,從沉醉中解脫出來、獲得清醒呢?於是,編纂了第一卷「醒」。
怪小人之顛倒豪傑,
不知慣顛倒方為小人;
惜吾輩之受世折磨,
不知惟折磨乃見吾輩。
有的人責怪小人顛倒黑白、混淆是非,陷害正人君子,卻不知道慣於顛倒黑白才是小人的本色;有的人感嘆、惋惜我輩深受世間挫折磨難,卻不知道只有歷經挫折磨難方顯我輩英雄本色。
花繁柳密處撥得開,
才是手段;
風狂雨急時立得定,
方見腳跟。
在花繁柳密、錯綜複雜的環境中能夠拼博開闢出一條道路,才算得上手段不凡;在暴雨狂風危機動蕩的嚴峻形勢下能夠穩若山嶽、巋然不動,才顯示出立場堅定。
淡泊之守,
須從穠艷場中試來;
鎮定之操,
還向紛紜境上勘過。
淡泊寧靜的操守,必須在富貴聲色、充滿誘惑的場合才能試得出來;鎮定自若、寵辱不驚的志節,還要在紛紛擾擾的複雜環境中考驗過,才見功夫。
使人有面前之譽,
不若使人無背後之毀;
使人有乍交之歡,
不若使人無久處之厭。
使人有當面的讚譽,不如使人沒有背後的詆毀;使新朋友有初次交往的一些歡樂,不如使老朋友長久相處而不產生厭煩的情緒。
不近人情,舉世皆畏途;
不察物情,一生俱夢境。
如果做人不近人情,那麼就會覺得天下都是使人產生畏懼的險途;如果做事不體察了解事物的道理,那麼一生就會如身處夢境一般,難以有所成就。
遇沉沉不語之士,
切莫輸心;
見悻悻自好之徒,
應須防口。
遇到沉默寡言的人,千萬不要輕易表露真心;見到動輒惱怒而又十分自愛的人,應該言語謹慎,不要信口開河。
議事者身在事外,
宜悉利害之情;
任事者身居事中,
當忘利害之慮。
議論事情的人,不在事物之中應當詳細明察其中的利害實情;擔當事情的人,身在事物之中,應當忘掉一己的利害,而不要顧慮太多。
藏巧於拙,用晦而明;
寓清於濁,以屈為伸。
掩藏機巧智謀於看似愚拙的行為之中,表面看來暗昧無知而實際上卻心明如鏡;隱寓高潔的品格於濁世之中,韜光養晦,以屈曲作為伸張之道。
彼無望德,此無示恩,
窮交所以能長;
望不勝奢,欲不勝饜,
利交所以必忤。
對方不希圖什麼德行,自己也不表示什麼恩惠,這就是貧賤之交之所以能夠長久的原因;期望達不到奢求,慾望得不到滿足,這就是利益之交之所以必然反目的根源。
淡泊之士,
必為穠艷者所疑;
檢飭之人,
必為放肆者所忌。
淡泊名利的人,會為那些貪圖豪華奢侈之人所猜疑;行為檢點的人,會為那些行為放縱之人所妒忌。
好醜心太明,則物不契;
賢愚心太明,則人不親。
須是內精明而外渾厚,
使好醜兩得其平,賢愚共受其益,
才是生成的德量。
一個人分辨好壞之心太明確,就沒有辦法與周圍的事物保持和諧;分辨賢愚之心太清楚,就很難與人保持親近。因此,必須是內心精明而外表寬厚,從而使得好壞都能平等對待,賢愚都能從中受益,這樣才稱得上是天生的德性和雅量。
了心自了事,
猶根拔而草不生;
逃世不逃名,
似膻[shān]存而蚋[ruì]還集。
了斷了心中的慾念,自然無事,就好像拔除了草根,野草就不會再生了;逃避了世俗之事,可是卻仍依戀名聲,就好像膻氣依然存在而蚊蠅還會聚集一樣。
情最難久,
故多情人必至寡情;
性自有常,
故任性人終不失性。
感情最難維持長久,多情之人最終必然變得寡情;秉性自然會恆久存在,所以任性的人終究不會失去其自然秉性。
為惡而畏人知,
惡中猶有善念;
為善而急人知,
善處即是惡根。
一個人如果做了壞事而怕人所知,說明他為惡之中還存有善的念頭;如果做了善事而急於宣揚,說明他行善之處還隱藏著惡的根苗。
譚山林之樂者,
未必真得山林之趣;
厭名利之譚者,
未必盡忘名利之情。
奢談山林隱逸生活樂趣的人,不一定就真正領會過山林隱逸生活的樂趣;厭惡談論名利的人,不一定就能完全忘掉對名利的鐘情
貪得者身富而心貧,
知足者身貧而心富,
居高者形逸而神勞,
處下者形勞而神逸。
貪得無厭的人,生活雖富而精神是貧乏的;知足常樂的人,生活雖貧而精神是充實的。身居高位的人,形體雖然安逸而精神卻很勞累;身處下層的人,形體雖然勞累而精神卻是安逸的。
多情者,不可與定妍媸;
多誼者,不可與定取與;
多氣者,不可與定雌雄;
多興者,不可與定去住。
感情豐富的人,不可以與他論定美與丑;注重情誼的人,不可以與他論定取和與;尚氣使性的人,不可以與他論定雌雄、高下;起居不定的人,不可以與他論定去與留。
文字|陳繼儒 圖源|網路 編輯|花月閑庭
轉載請註明出處
TAG:花月閑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