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敵亦友,非敵非友:美歐罷手貿易爭端仍無法「彼此相愛」
歐盟是敵人還是朋友?對美國民眾來說,這個問題近來變得日益模糊起來,敵友角色的轉換如戲劇變臉一樣快。
特朗普的「尺」
上周,美國總統特朗普與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達成協議,避免了跨大西洋貿易爭端,緩解了美國威脅對進口汽車加征關稅引發的緊張局勢。事後,特朗普發推文稱美歐「彼此相愛」。
這與上月15日特朗普在接受媒體採訪被問及「誰是美國的敵人」時所作出的回答形成鮮明的對照。當時他說,「我認為我們有很多敵人,從歐盟在貿易上對我們的所作所為,我認為他們是敵人(foe)。」他還說,俄羅斯「在某些層面上是敵人」。
從敵人到「彼此相愛」,特朗普手中的這把尺伸縮度很大,可長可短,是一把彈簧尺。其衡量的標準便是「美國優先」:凡符合美國利益就是朋友;反之,不管是盟國、合作夥伴,還是對手,統統列入敵人陣營。以「美國優先」取代以意識形態劃線,從一定意義上講,這是美國外交政策發生的一次突變,其對國際關係所產生的深刻影響不可小覷。
特朗普將歐盟稱作為敵人,並非一時心血來潮,而是其對歐盟長期積怨的集中爆發。他上台之後,便把「炮口」對準歐盟,雙方齟齬不斷。在特朗普眼裡,歐盟一邊在安全上躺在美國身上,欠交「保護費」,一邊又在經濟上「搭美國的便車」,特別是德國花大量資金從俄國而不是從美國進口天然氣,十足的「吃裡爬外」,佔了美國太多便宜。
對於歐盟一體化進程,特朗普也從不掩飾其不滿和厭惡。如,特朗普聲稱英國脫歐是「一件好事」;暗中鼓動法國脫離歐盟,作為回報,美國將與法國簽署更優惠的雙邊貿易協定;直言英國應當與歐盟搞「一刀兩斷」式的硬脫歐,向英方提議與其談判脫歐,不如「起訴」歐盟;歐盟已淪為「德國的工具」等等,頗有要肢解和搞垮歐盟的意味。顯然,特朗普給歐盟貼上敵人的標籤,不是一般的說說,而是有特定的目的和指向。
「歐盟就是要佔美國便宜」
從根子上來說,作為多個主權國家的聯盟,歐盟是一個基於規則的多邊體系,與以純交易方式的「美國優先」原則格格不入。就特朗普而言,歐盟本身就是一個障礙。特朗普與容克達成協議的第三天,在北達科他州的一場集會上再次猛攻歐盟,他說:「當然,成立歐盟的目的就是要佔美國的便宜。」
至於美歐「彼此相愛」,純屬特朗普式的誇大其詞。特朗普與容克達成的協議,只是暫時緩解了因美方要對進口汽車加征關係引發的緊張局勢。正如外媒所說,這是一場「談判的談判」。
由於雙方在標準、監管等方面存在分歧,美歐關於非汽車工業產品零關稅、零非關稅壁壘和零補貼的談判能走多遠,還是一個大大的問號。至於進口美國大豆和天然氣,這是歐盟為迎合特朗普而作出一個姿態,歐盟也難以捨近求遠,放棄近在咫尺的俄羅斯天然氣,轉而大量進口遠在萬里的美國天然氣。對特朗普來說,談判如不能遂意,剛剛摘帽的歐盟或將再次被戴上敵人的高帽子。
美歐關係正在深刻變化中
特朗普的「彈簧尺」,嚴重侵蝕了美國信譽和美歐互信,動搖了美歐同盟的基礎。對此,歐盟既感到沮喪不滿,又下定決心要自主自強。德國總理默克爾日前表示,德國願意在跨大西洋關係遭遇巨大壓力時仍與美國合作,但歐洲不能再依靠美國了。默克爾表態言簡意賅,其背後的深意值得玩味。
特朗普的兩手做法,把歐盟既當敵人又當朋友,恩威並重。從談判的角度來看,特朗普給歐盟戴上敵人的帽子,這有耍威風、恫嚇歐盟的成份,要的是盟國對其絕對地服從,而就此斷定美歐分手為時尚早。但是,另一方面,當特朗普對歐盟呼朋喚友時,又不能不看到大西洋變得越來越寬廣,美歐裂痕不斷加深的事實。
當前,美歐關係亦敵亦友,非敵非友,正處在深刻的變化之中。美歐矛盾是愈演愈烈,一發不可收,還是會峰迴路轉,出現止跌回升的轉機,抑或是趨於緩和,關係進入止損期,等待後特朗普時代重啟,還有待觀察。
(作者系中國前駐安地卡及巴布達、蓋亞那、克羅埃西亞大使)
※韓朝海上熱線重新正常啟動,兩國艦艇可通過無線網路聯繫
※2018年無人機攝影大賽獲獎者是——掙扎在浮冰間的北極熊
TAG:澎湃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