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不同——認知MBTI之①感知與判斷將人分為四大類型
為什麼「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為什麼「越長大越孤單,知己難尋」?為什麼有些人就是看不順眼,而有些人卻一見鍾情?我們需要正視一個事實——人和人是不一樣的。
那麼,如何給「不一樣」下個定義,做個判斷,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身和他人,從而指導我們做出更好的行為呢?心理學的一個流派——人格心理學,就是專門研究這件事兒的。
心理學大師榮格,在充分進行臨床個體的心理研究中,著成舉世聞名的大作《心理類型》。美國心理學家布里格斯和邁爾斯母女在榮格的人格理論基礎上繼續完善,最終形成了MBTI理論模型,並得以廣泛應用。
如果你有興趣,可以了解下,我研究及選擇MBTI的初衷(認識你自己,這趟英雄之旅,越早走,越受益),從此篇開始,我們將一起,藉助對MBTI的深入研究,逐漸認識到自己和他人,並理解和解決職業問題。(本公號定位:心理+職業)
Let"s go!
人的心理活動有兩個最重要的主體,控制著我們絕大部分的行為表現,那就是感知與判斷。
這是啥?——感知,信息的來源,決定我們對環境的認知;
怎麼做?——判斷,行為的決策,決定我們將以怎樣的方式應對。
關於感知
人類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感知方式,一種叫「感覺」——利用身體的五種感官如聽覺、嗅覺、味覺、觸覺、視覺直接從環境中獲取信息,另一種叫「直覺」——在無意識中對各種外部信息進行綜合和聯繫,進而間接地對環境進行感知。
感覺和直覺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感知方式,它們會搶奪個體的注意力資源,也就是說,個體只會偏向於某一種感知方式,從而形成差異——如果一個人更喜歡通過「感覺」來獲取信息,那麼他就會格外關注環境中的客觀事實,並自動忽略那些憑空出現的想法。相反,如果一個人更喜歡通過「直覺」來獲取信息,那麼他就會執著於探究各種可能性,對於眼前的事實卻顯得無動於衷。關於感覺和直覺的差異和辨別,我們將在MBTI系列文章中詳細講述。在MBTI中,我們把「感覺」稱為S(Sensing),「直覺」稱為N(iNtuition)。
關於判斷
有了從感知方式(感覺S或直覺N)得來的信息之後,就要進行信息加工,從而得出結論,此時就會運用到另一個關鍵的功能——判斷。個體在判斷方式上同樣存在著差異,一種叫「思維」——通過理性的邏輯加工來獲得客觀的結論,另一種叫「情感」——基於個人的主觀價值取向對事物進行評估。同感知方式一樣,判斷方式也是截然不同的,個體只會偏向於某一種判斷方式,從而形成差異。關於思維和情感的差異和辨別,我們將在MBTI系列文章中詳細講述。在MBTI中,我們把「思維」稱為T(Thinking),「情感」稱為F(Feeling)。
四種人格
現在我們了解了感知的兩種方式:感覺S、直覺N,以及判斷的兩種方式:思維T、情感F,由於這四者是完全獨立的,我們可將其兩兩進行組合,如此便形成了四種完全不同的組合:
ST 感覺思維型
SF 感覺情感型
NF 直覺情感型
NT 直覺思維型
以上每一種組合都代表了一種獨立的人格,他們有著不同的表面特質、心理習慣、需求和價值觀,也有著屬於自己獨特的天賦和缺陷。
ST個體主要依靠「感覺S」來獲取信息,並通過「思維T」對信息進行判斷。因此,他們往往對事實很感興趣,並會客觀分析自己所掌握的信息,通過一步步的邏輯推理來驗證自己的假設,從而得出結論。他們適合從事經濟、法律、醫學、商務、財會、生產、機械等能結合「客觀分析」和「實事求是」的工作。
SF個體主要依靠「感覺S」來獲取信息,並通過「情感F」對信息進行判斷。他們會通過情感評估,判斷出某件事物對於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因此,在做決策時常顯得更有人情味兒。SF個體對人的關注遠大於對事物本身的關注,非常適合從事兒科醫生、護士、教師(尤其是小學教師)、社工、銷售等能結合「人際交往」及「情感服務」的工作。
NF個體主要依靠「直覺N」來獲取信息,並通過「情感F」對信息進行判斷。他們不像S個體那樣注重當下的事實,而是在乎「可能性」,比如新項目(尚未出現但很有可能出現的事情)或新現象(尚未意識但即將意識到的現象)。由於情感F的影響,NF個體兼具遠見和熱情,往往極具語言天賦,不僅能傳達自己的預見,同時也能闡明其中價值,適合從事教育(尤其是中學和大學教育)、傳播、廣告、銷售、諮詢、臨床心理、寫作演講等能結合「創造性」及「人際影響」的工作。
NT個體主要依靠「直覺N」來獲取信息,並通過「思維T」對信息進行判斷。他們也很關注「可能性」,但他們會對這些「可能性」進行理性客觀的分析,並最終選擇那些合理或可行的「可能性」,而把人情因素置於次要位置。他們往往邏輯嚴謹,為人機敏,善於在自己喜歡的領域解決難題。NT型個體適合從事那些能結合「創造性」及「個人喜歡及擅長」的工作。
好了,根據個體的心理軌跡——感知+判斷,我們粗略地劃分出了四類人格,他們是個體人格中最核心的部分,是我們進行自我認知的有利工具。我把它總結成一張卡片,理解了它,便拿到了通往自我之門的鑰匙。(如果覺得有用,請保存卡片,發給朋友們分享吧!)
有一個問題出現了——感知和判斷多在個體內部無意識地進行,尤其在識別他人時,具有一定難度。是否有更為明顯的、差異性的外在表現,來幫助我們更好的識別?有。下一章將詳細講解。
TAG:王勉Lil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