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站在風口浪尖的豬又飛起來了

站在風口浪尖的豬又飛起來了

每天中午12點,準時推送乾貨

上半年中國經濟數據發布以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下降的情況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4、5、6月份的增速都在10%以下,不少人據此判斷:中國消費開始降速了!

事實上,作為反映消費情況非常重要的統計指標,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主要統計的是居民實物消費,並不能完全反映居民服務消費的發展情況。

「要全面分析消費運行情況,就不能僅僅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這一個指標。」國家發改委綜合司巡視員劉宇南認為,綜合服務消費和實物消費總體情況看,我國消費仍然保持比較合理的增長速度。

數據顯示,我國服務消費一直保持較快增長,旅遊、文化、體育、養老、家政這些服務消費十分活躍,根據統計數據,目前我國服務消費佔居民消費支出的比重已經超過40%,成為消費的「半壁江山」。

而5、6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之所以有所回落,也有其特殊原因。

主要還是受到了一些政策性和季節性因素的影響——進口汽車關稅下調的政策預期,可能使一部分居民出現持幣待購情緒;端午節三天假期錯月拉低了5月當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住房銷售增速回落,也帶動了住房相關消費的增長放緩。

綜合各方觀點來看,我國居民消費仍然會保持平穩增長。

劉宇南預計,汽車進口關稅下調政策效應將逐步釋放,一些季節性影響也會逐步消除,短期負面影響因素逐步減弱以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應當會出現一定程度的回升。同時,隨著促進消費體制機制的不斷完善,消費產品和服務供給質量不斷提升,消費軟硬環境得到不斷健全,居民消費意願和能力也會逐步提高,這樣就會使居民消費潛力進一步釋放。

吃著涪陵榨菜,喝著二鍋頭,購物拼多多,出門共享單車……這屆年輕人開始消費降級引發了熱烈的討論——消費真的是降級了嗎?

為何人們看電影、出門旅遊的次數在變多,花在美容、健身上的錢也在變多,這難道是降級?

根據文化和旅遊部的數據,上半年國內旅遊人數達到28.26億人次,同比增長了11.4%。國內旅遊收入2.45萬億元,增長12.5%。上半年,全國電影票房320.3億元,觀影人次達到9.01億,分別增長17.8%和15.3%。

一些消費升級類的商品增速加快,服務消費升級勢頭也很明顯。上半年化妝品類商品增長了14.2%,高於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整體增速。全國居民人均體育健身活動、旅館住宿支出分別增長了39.3%和37.8%,代表居民消費升級方向的運動型多用途汽車(SUV)銷售同比增長了9.7%,增速比基本型的乘用車(轎車)高了4.2個百分點。

居民消費整體已經呈現出從注重量的滿足向追求質的提升,從有形物質產品轉向更多的服務消費、從模仿型排浪式的消費向個性化多樣化消費轉變的趨勢特徵。

收入是消費升級的基礎,居民收入在平穩增長,消費能力在提高,消費環境也在不斷改善,這使得消費升級的趨勢沒有變。

消費降級判斷不成立——有人把消費降級概括為「花最合理的價錢,買最合適的商品,理性地消費,過更聰明的生活」,其實質並不是所謂的消費降級,而是理性消費、環保消費等。

物價水平關係著消費水平。不少人擔心,近期國內外市場出現了一些新情況、新變化,特別是貿易保護主義加劇,中美貿易摩擦會不會造成物價上漲,進而制約居民的消費。

事實上不用這麼擔心。

上半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上漲2.0%,漲幅比一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處於年初制定的3%左右的調控目標之內。下半年我國物價保持平穩具備堅實的基礎,仍將會在溫和區間運行。

受市場供需寬鬆的基本面影響,今年春節後豬價下跌快、跌幅大,直到5月底過剩局面有所緩和,價格止跌反彈。上周,畜禽肉類市場日成交量達380噸,總體平穩。白條豬肉價格上漲,目前批發價為:7.20-8.30元/500g,周環比漲幅:2.6%。近期豬肉價格上漲是由於天氣炎熱,影響生豬調運、出欄及存儲。預計,酷暑時節屬於豬肉消費淡季,豬肉上漲空間有限。

隨著生豬價格的上漲,生豬養殖突破成本線,養殖利潤扭虧為盈,這無疑讓廣大養殖戶鬆了一口氣。

不過,本輪豬價上漲是受到季節性因素影響,所以漲價時間不會持續太久。每年的冬季都是仔豬成活率偏低的季節,會影響到五個月以後的生豬供應,時間點就是八九月份。所以近期肥豬的供應相對於其他時間段會減少,價格上漲的概率比較大。立秋過後,豬價會重新進入低迷狀態。肉價現在已經上漲乏力,後期能否穩定在目前的價位還有待觀察。

在季節變化之前,疫情已經給豬價上漲蒙上了陰影。8月3日,農業農村部發布疫情信息,遼寧省瀋陽市沈北新區發生一起非洲豬瘟疫情。據了解,這是我國首次發生非洲豬瘟疫情。

受疫情影響,部分屠宰企業為了規避可能出現的風險,已經開始穩價觀望,也有屠宰企業下調了生豬的收購價格。

今年入夏以來,我國多地,特別是北方地區持續高溫,這樣的天氣極易誘發豬的疫情。生豬養殖業歷史上幾次大疫情,幾乎都和極端天氣有直接關係。

2006年以來,中國生豬市場共經歷了3輪豬周期,在前兩輪豬周期中,重大疫情都是豬價企穩回升的重要推手。在2011年以前,受中國動物疫苗防疫效果不盡人意以及養殖戶防疫觀念較差影響,高致病性藍耳病、豬瘟、口蹄疫、仔豬腹瀉等疫病高發,在2006-2010年以及2010-2015年這兩輪豬周期中,重大疫病都是導致豬周期迎來拐點的重要因素。2011年以後,生豬疫情逐漸穩定,只零星偶發,疫情對於豬周期的影響有限,僅影響短期季節性的供給和豬價。

GIF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金融圈大隊長 的精彩文章:

拼多多遞交招股書:革命尚未成功,多多仍需努力

TAG:金融圈大隊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