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手足口病高發時期,預防手足口病的「全套秘籍」

手足口病高發時期,預防手足口病的「全套秘籍」

手足口病,是幼兒媽媽很頭疼的一件事情,因為這個病傳染性很高,而且寶寶又是發燒又是長皰疹,寶寶難受,媽媽也跟著操心,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一下手足口病是怎麼回事,以及怎樣預防和治療。

什麼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高發時期,預防手足口病的「全套秘籍」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多種腸道病毒71型、柯薩奇病毒A16型等多種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是我國法定報告的丙類傳染病。專挑五歲以下的寶寶下手。寶寶得了手足口病,除了發燒,還會在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皮疹或者皰疹,手足口病就是因出疹子的部位特殊而得名。

高發季節

我國每年4-6月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部分地區(尤其是南方)10-11月還會出現秋季小高峰。

傳播途徑

可經胃腸道傳播,也可經呼吸道(飛沫、咳嗽、打噴嚏等)傳播,亦可因接觸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膚或粘膜皰疹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造成傳播。

發生過程

1.潛伏期:一般來說,手足口病有三到五天的潛伏期。這個階段,寶寶沒什麼癥狀,該吃吃該喝喝。

2.發燒:手足口病引起的發燒有兩個特點,升溫快,溫度高。剛才還好好的,一轉眼,寶寶額頭就滾燙滾燙的,一般熱度是38-39℃,嚴重時會燒到40℃。如果不採取退燒措施,可能會持續四到七天。

3.出皰疹:發燒一兩天後,嘴裡、手掌、腳掌,甚至小屁屁上,就開始冒出米粒大小的玫瑰色疹子。疹子出齊後,部分疹子會變成綠豆大小的皰疹,皰疹的周圍有紅暈。

身上的皰疹一般不疼不癢,嘴裡的皰疹可就麻煩了,一碰就破,一破就疼。一般兩到四天後,皰疹就開始結痂,結痂基本就代表手足口病要好啦。

手足口病高發時期,預防手足口病的「全套秘籍」

怎樣躲過併發症

其實,手足口病病毒就算用生命在搗亂,它們大概也只能蹦躂個七天。哪怕放手不管它,時間一到,也會好的。不過,也有極少數的寶寶在感染手足口病病毒後,出現心肌炎、肺水腫、腦膜炎等各種嚴重的併發症,甚至導致死亡!

那麼問題來了,怎樣躲過併發症呢?記重點:「兩摸兩看」。

1.兩摸:一摸寶寶的額頭,二摸寶寶的四肢,如果寶寶高燒超過39℃並且四肢冰涼,那就是危險的信號了。

2.兩看:一看寶寶精神,二看寶寶有沒有四肢抽搐。如果寶寶出現沒精神或四肢抽搐等現象,趕緊去醫院!趕緊啊!

如何預防

記要點:煮、泡、曬、擦。

煮:寶寶的奶瓶、餐具,用前煮個20分鐘,煮煮更健康。

泡:寶寶的玩具,每周用消毒液或漂白粉泡個30分鐘,把病毒殺乾淨。

曬:寶寶的毛巾、尿布、衣物、被子等,都要經常換洗。陽光中的紫外線殺病毒可是杠杠的。

擦:地面、檯面等寶寶經常碰的地方,每周用消毒水或者漂白粉進行擦拭。尤其像廚房、衛生間這些衛生重災區,更要重點對待。

手足口病高發時期,預防手足口病的「全套秘籍」

如何治療

手足口病的治療,最最關鍵的就是兩點,一個是體溫,一個是皰疹。

關注寶寶的體溫變化,不超過38.5℃時,可以用物理降溫,超過39℃就要用藥物降溫啦,要注意觀察,發現寶寶精神不好時,立即就醫。

寶寶身上剛長疹子時,可以塗爐甘石洗劑,並及時為小朋友修剪指甲,以免抓破皰疹。如果皰疹破了,就要改塗消毒液,防止感染。口腔內的皰疹容易破損,形成潰瘍,還疼得厲害。可以往寶寶的小嘴裡,噴點兒霧狀消炎藥,讓潰瘍早點兒恢復。飲食以牛奶、蛋羹、肉糜等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主。為了減少對潰瘍的刺激,吸管是個不錯的選擇呦!

同時還要做好隔離,在患兒全部癥狀消失後一周之前,患兒盡量避免外出,更不要去幼兒園和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避免與其他孩子接觸玩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皮膚學堂 的精彩文章:

花斑癬不要讓兩個錯誤認識誤導了你
號稱「斑中之王」的黃褐斑之祛「斑」攻略

TAG:皮膚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