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探索 > 對於社交機器人的到來,我們有沒有做好準備?

對於社交機器人的到來,我們有沒有做好準備?

人類引造出健談的仿人機器人,為的是探索人機嫁接的技術如何把人類引向永生。

對於機器人的到來,我們有沒有做好準備?而它們能滿足我們的需求嗎?

Kokoro Dreams公司的Actroid DER-2

某人向筆記本電腦中鍵入一條指令,Actroid-DER隨即打了個冷戰似地挺直身體,一面發出嘶嘶的氣流聲。壓縮空氣在硅膠皮膚下流動,觸發傳動裝置,令她抬起手臂,揚起嘴角,露出矜持一笑。她站在固定的平台上,導電的線管從腳踝內連接至腳下的底座。她環視房間,表情泰然自若,然後眨了眨眼睛,把臉轉向我。我不禁與她——不,是「 它」木然的眼光對視。「你不敢相信我是個機器人吧?」她問道,「我看起來就跟人類一樣,是不是?」

很遺憾,她那照本宣科式的發言卻讓我看到她不像人類的一面。由日本Kokoro公司研發的Actroid-DER機器人可供出租,在企業活動中擔任頗具未來感的代言人——大家公認這一角色不需要什麼豐富的性格與內涵。

然而,儘管對其進行研發花了25萬美元的資金,但她那類似抽搐的動作卻毫無優雅可言,僵硬的面部表情讓她可愛的臉龐多了一抹略帶神經質的色彩。而且,說話間隙她就像睡過去了一樣,彷彿她身體里除了電流,還攝入了什麼更加強勁的藥物。

同屬Actroid系列的其他性能更先進的機器人忙於在各地科技展上巡演,而這一個卻被送到美國匹茲堡的卡內基梅隆大學進行改造,以便讓她更似人形,起碼該院校娛樂科技中心的五名研究生是抱著這樣的願望。學校給了他們一學期(15周)的時間,讓他們把這個女機器人改造得更像個女性,而不是一副機器的模樣。他們的第一步行動是,把她重新命名為優米——日語中「夢幻」之意。

Kokoro公司為她打造出逼真的外表,但僅僅這樣還不夠。我們要做的是,把重點從模擬轉移到以假亂真。

」Actroid系列屬於新一代機器人,科學家設計出這些人工智慧產品,為的並不是讓它們發揮程序化工業機器的作用,而是讓它們成為自主性越來越強的工作者,在我們的家庭、學校和辦公室里肩負起原先僅由人類擔當的使命。這支先鋒部隊的帶頭兵是滿地跑著清理地毯的智能吸塵器,以及能夠遵照指令坐起、打滾但永遠不會弄髒地面的電子寵物。更高級的機器人可能即將誕生,它們將為我們做飯、疊衣,甚至幫著帶孩子、照料老人,而我們只需利用電腦遠程監控即可。

五到十年內,機器人將在人類環境中執行日常工作。

這樣的前景引發如潮疑問:我們希望把人類日常職能中的多少下放給機器去執行?它們應該是何模樣?我們是希望讓優米一樣的機器人在廚房裡忙活,還是掛在瓷磚上的機械臂幹活更利落,而且不會讓我們毛骨悚然?機器人革命將對人類之間的溝通方式產生怎樣的改變?日本研發了一隻惹人喜愛的機器小海豹,用於在老人院中提供娛樂消遣,但卻招來多方非議,說它會導致老人們拒絕與外界交流。人們對未來的保姆機器人也表達了類似的擔憂。自然,對於時刻向人類敞開胸懷的性愛機器人,科學家的研發進程也躊躇不前。去年,新澤西州一家公司推出一種會說話、有觸覺的機器人「伴侶」,導致人們有可能在另一種人類行為上也與他人隔絕。

機器人革命將對人類之間的溝通方式產生怎樣的改變?日本研發了一隻惹人喜愛的機器小海豹,用於在老人院中提供娛樂消遣,但卻招來多方非議,說它會導致老人們拒絕與外界交流。

傳統意義上的機器人,比如對車架進行點焊的機械裝置,在設定程序以後可完成一系列精準度高的任務,但嚴格限於特定的環境中。在人類空間里活動時,機器人需要對陌生物體進行感知與處理,還要避免與同樣處於活動狀態的人類相撞。感知系統由一個攝像頭和一台裝在機械臂上的激光導航儀構成。工業上使用的液壓機械臂不同,而新的機器人手臂是由線纜構成的壓力感測系統驅動的,這些線纜類似於人類的肌腱。要想讓機器人攙扶鰥寡老人上衛生間,而不至於把老人家直接拋射進去,這樣的系統便必不可少。

實驗室里,一名學生輕叩按鈕,向機器人發出指令,命他從旁邊桌子上拿起一盒果汁。機器人用激光掃描四周環境,建起三維網格對周圍的人和物進行定位,然後用攝像頭鎖定某個可能是目標果汁盒的物體。他緩慢伸出手臂,抓住果汁盒,同時保持盒口向上。然後,他又奉命把盒子輕輕放下。對於不具備相關背景知識的人們來說,機器人的表現看起來似乎不足稱道。

問題不在於機器人,而在於他的前輩——人類。拿起飲料對人類來說實在是不費吹灰之力,因為他們的大腦經過數百萬年進化,為的就是協調此類行動。對於專為這種動作設計的工業機器人來說,此舉也是小菜一碟,但這樣的社交機器人與常規工業機器人之間的區別在於,他知道自己面對的物體是果汁盒,而不是茶杯或奶瓶,對於不同物品他會區別對待。社交機器人理解這些事物的過程涉及到大量的數學運算與計算機科學,概括來說就是,攝取信息,然後根據他對世界的已有認識對這些信息進行智能化處理

當社交機器人初次面對一樣新物品時,之前學到的規則便會對他的壓敏手臂發出訊號:該物體有把手嗎?會不會打碎或潑濺?比如,他在酒吧里觀察到調酒師用一種反直覺的花式手法抓住酒瓶倒酒,於是他把這一動作簡化成一套演算法,如今社交機器人已掌握這種招式。

這種策略在實驗室里可以奏效,但若是在辦公室里就不行了。人類能夠無意識地對各種動作進行分析應對——我們知道如何在行進中避開某人,以及在侵犯他人私人空間時有所感知。人類希望社交機器人遵循同樣的行為法則。如果他們不這麼做,或者犯下愚蠢的錯誤,人類便會產生不快情緒。

此外機器人還要應付人類無常的天性,光是打造出逼真的外表,但僅僅這樣還不夠.

簡而言之:對於機器人的到來,我們有沒有做好準備?而它們能滿足我們的需求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探秘宇宙解碼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最強悍的豬,能秒殺獵豹!
今夜的明星似乎不用抬頭就能看到

TAG:探秘宇宙解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