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人生四慧不解釋、不糾纏、不迷失、不後悔,水滸傳里唯一人能參透

人生四慧不解釋、不糾纏、不迷失、不後悔,水滸傳里唯一人能參透

原標題:人生四慧不解釋、不糾纏、不迷失、不後悔,水滸傳里唯一人能參透


人生有四種智慧:一是不解釋;二是不糾纏;三是不迷失;四是不後悔。


那麼在《水滸傳》中,魯達是唯一具有這四種智慧的人。



所謂智慧,只有跳出自我,才能生出,而後養成。智慧的養成,又分速成與漸成,這就好比佛家的頓悟與漸悟。

要解釋智慧這個詞,我們不妨用一種動物做一個比喻。這種動物就是白蟻。


白蟻其實是社會化程度非常高的一種生物,級別最高的是蟻后,專門負責產卵,算是白蟻的圖騰。剩下的就是兵蟻和工蟻。兵蟻主要是負責戰鬥任務,而工蟻則負責和平時期的各種建設,其分工也非常細緻,咱們就不細說了。



對於白蟻來說,他們一生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建設巢穴,也就是蓋房子。在他們的眼中,這是崇高的事業,可對人類來說,這就是災難。因為白蟻的巢穴通常都建在堤壩里。古語說,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白蟻的巢穴因為在地底下,不好識別和發現,於是人們想出各種各樣的方法來對付白蟻。比如打孔灌漿法。對於白蟻來說,這就相當於岩漿或者泥石流,是一種天災。


所以說,白蟻建設的巢穴越高級,招來人類的打擊往往就會越大。就相當於白蟻文明的毀滅。而這一切,其實都是人為的。只不過,白蟻的智慧沒有那麼高,所以他們認為這都是天災。


那麼人類可不可以跟白蟻來一次談判,大家坐下來解釋解釋,是不是能達成和解呢?顯然這是很荒謬的想法。因為,智慧的等級存在明顯的維度差異。


所以莊子早就說過,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正因為如此,他又說,井蛙不可語于海,因為他的空間有限;夏蟲不可語於冰,因為他時間有限;曲士不可語於道,因為他智慧有限。


這就是本文要說的智慧第一條,不解釋。


那麼做為魯達來說,此人看似做事很魯莽,其實做的每一件事都有「道」。而這個「道」又暗合天道,與其他人的「道」有著顯著不同。


梁山的大旗上寫著什麼字?替天行道。咱們不妨對比一下魯達與宋江的兩件小事,看看其中的「道道兒」。


先說魯達。魯達當時拳打鎮關西,是因為此人強搶民女,還弄虛銀真契,所以魯達出手教訓完全出於一種公義!大家記住,這是公義,與他個人沒有半分好處。這叫做公義所在,大義凜然。


那麼大家還記得宋江第一次見李逵的時候嗎?李逵一出場就是一個典型的無賴,如果說,宋江一開始不了解,被他騙取了十兩銀子,可是後來,李逵一指頭就把一個賣曲的宋玉蓮戳暈過去了,宋江也沒說什麼,只是把人救活,給了點銀子而已。


那麼說到賣曲的,這《水滸傳》中賣曲的女子還真多。記得,宋江娶的閻婆惜也是一個賣曲的吧。還有,魯達為什麼拳打鎮關西?就是因為他霸佔了賣曲的金翠蓮。


當時,魯達與史進、李忠在樓上喝酒,有人啼哭,魯達心中不喜。這個情景其實與宋江、戴宗、李逵三人飲酒的場景非常相似。李逵是不分青紅皂白,上來就一指頭。而魯達則不同,雖然不高興,但還是要問問。一問才問出了冤情,所以他才要幫助出頭。



在拳打鎮關西之前,魯達做事很有方寸,他首先是安排把金氏父女放走,並且給了盤纏。要知道,魯達可沒有宋江那麼有錢,他給金氏父女的銀子,是三個人湊出來的。史進是豪爽人,有多少都拿出來了,李忠就磨磨唧唧了,只拿出二兩。結果魯達並沒有要他的錢,而是把自己和史進湊的一共十五兩都給了金氏父女。


這件事從頭到尾,魯達沒有任何解釋。但他的行為說明了一切。如果說誰是魯達能看的中的朋友,史進絕對算一個。也正因為如此,後來魯達從二龍山併入梁山之後,他馬上去少華山去找史進一同來入伙。


這說明什麼呢?這說明魯達這個人非常重視情誼。以前在二龍山的時候,山頭比較小,所以他沒有去找史進,如今大家都上了梁山了,而且宋江也是俠名遠播,魯達認為找到了一個好的歸宿,所以自然會勸自己的好兄弟一起來。


當然,後來他發現,自己看錯人了。



梁山上的好漢不少,但保持清醒的人真不多呀。正如楊修所說,曹公非在夢中,諸公方在夢中耳。


這個世界,有些人實在太善於偽裝了。宋江就是極品。幾乎他做得每一件事,背後都有自己的目的,但人前都有一副大義凜然的理由。開始時候,甚至連魯達都被蒙蔽了。不過,他與其他人還是有些不同的。


許多英雄豪傑,一聽到宋江的名號,馬上撲通就跪下了。然後激動地說道:難道就是人稱山東呼保義、及時雨、孝義黑三郎的宋江宋大哥嗎?我可想死你了。


我們看魯達是如何形容宋江的。他說:我只見今日也有人說宋三郎好,明日也有人說宋三郎好,可惜洒家不曾相會。眾人說他的名字,聒得洒家耳朵也聾了,想必其人是個真男子,以致天下聞名。


這就是謊言重複一千遍終成真理的道理。


正因為有了先入為主的想法,所以魯達跟宋江一見面,對宋江印象還是不錯的。宋江也拿出他百試不爽的禮賢下士的慣用招數,說道:江湖上義士,甚稱吾師清德。今日得識慈顏,平生甚幸。


魯達對宋江的第一印象不錯是有一定原因的。因為此時的梁山上,還是晁蓋說了算呢。宋江還在等待時機實現自己的理想。


既然覺得這個地方不錯,魯達馬上就去少華山去招史進了。這就是他做事從不拖泥帶水。也就是我們說的智慧第二條——不糾纏。


其實魯達的這個智慧前面已經有所表現。那就是跟李忠借銀子的時候,借了,也給了,給少了,就不要了。這就是不糾纏。不跟磨磨唧唧的人糾纏,也是一種智慧。


那麼到了少華山,史進其實已經陷入牢籠了。朱武說,咱們先上山,慢慢敘說。


魯達說,誰有功夫跟你閑扯,你就在這趕緊說。


跟隨魯達一起去少華山的,還有武松。武松也是一個性如烈火的人,可是在魯達面前,武松道:「師父是個性急的人,有話便說何妨。」



魯達一生,就是這種直來直去的性格。他從來不繞,這也是他做為「天孤星」唯一的標籤。即使武松、史進這些性情相投的好漢,在魯達面前也是黯然失色。


之所以不繞,是因為魯達在許多事情上看得非常清楚,做得也非常明白。比如說,二龍山併入梁山之後,他跟林沖又見面了。兩個人是好朋友吧,但是魯達就問了林沖一句話。


「洒家自與教頭滄州別後,曾知阿嫂信息否?」


林沖回答:拙婦被高太尉逆子所逼,隨即自縊而死。

之後二人再也無話。


魯達為什麼要問林沖娘子的事情呢?因為當初他們認識的起因就是高衙內調戲林沖娘子。後面跟林沖有關的所有戲都是從這裡開始的。所以魯達一句話就直擊關鍵。


是不是就此認為林沖跟魯達關係疏遠了?這是絕對沒有的事情。




魯達這個人有幾個朋友,史進、武松、楊志、林沖。


千萬不要以為魯達跟誰說話多走得近就跟誰是朋友,這是兩碼事。魯達外號是「花和尚」,他有著一個「大和尚」的智慧,但他又對「花花世界」有著一種「佛手雙垂下」的包容。也就是說,他是站在一個很高的角度看待眾生,通過這些眾生的煩惱,他又不斷的了悟。


對於林沖,魯達絕對是當成一個很好的朋友的。有人說,林沖這個人不怎麼樣,曾經在董超薛霸面前出賣過魯達,說他在大相國寺倒拔過垂楊柳。


要知道,林沖的武藝雖然高,但智慧並不高。如果這也算出賣,魯達一定會說,出賣我的人多了,你算老幾呀?


林沖的遭遇與其他人是不一樣的,因為他以前有著一個很美滿的小家庭,後來因為被這個腐朽的社會給破壞掉了。林沖一生非常痛苦和鬱悶,所以他始終都悶悶不樂。這點與史進和武松不同。

武松本來也沒有什麼,唯一的哥哥被人害死,他也算報了仇,就算了卻了一個因果。


至於史進,雖然以前也有很好的家世,可是此人性格更像一個豪傑,所以他也能拿得起放得下。



而真正始終放不下的就是林沖。


那麼在魯達眼中,他跟史進、武松都可以稱為很好的朋友,是因為骨子裡的性格相近。而對於林沖,魯達心中其實始終有一种放心不下。


說到這裡呢,我們就可以看一看魯達、武松、林沖的結局了。三人最後居然都到了六和塔,相似的結局,卻又各不相同。


魯達是圓寂在六和塔的。而且留下一首著名的偈子: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裡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魯達至此才是頓悟。也得到他人生最圓滿的結局。


而林沖之所以留在六和塔,是因為得了風癱。他的人生一直糾結。所以說,人生的智慧就是不糾纏,不糾纏才能不糾結。沒有悟透人生的林沖始終在一種痛苦中掙扎,不過,他也因為有了魯達這樣一個朋友,而最終死在六和塔,這個歸宿也是一種緣吧。


至於武松,因為在六和塔看護林沖,最後也選擇在此出家,算是漸悟吧。

《風林話古論今》專欄,文:風林秀


參考文獻:《水滸傳》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大學堂 的精彩文章:

于謙作為文官從沒帶過兵打過仗,危難時刻憑什麼守住大明半壁江山
宋太宗為何不逾年就改年號?5分鐘帶你讀懂這次詭異事件

TAG:歷史大學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