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立秋:向風涼稍動 近日暑猶殘
「始驚三伏盡,又遇立秋時」,炎熱的高溫天氣還未過去,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立秋」就悄然來臨。
我國古人把立秋看做秋天的第一個節氣,雖然立秋以後陽光依舊熱烈,但空氣中已經透露出微微涼爽的氣息。
正所謂「律變新秋至,蕭條自此初」,立秋節氣一過,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天氣總體上便會出現由熱轉涼的趨勢。
氣候的變化,會帶來我們身體機能的變化。因此在古代,每個節氣都有一兩種受人們歡迎的養生食品。立秋這一天,很多家庭都會去菜市場買茄子回來炒菜吃。
現代中醫認為,茄子性涼而味甘。立秋時節,三伏天的熱浪尚未完全散去,人體也淤積了很多的暑氣,所以此時吃茄子就有著降火解燥的功效。
除此之外,關於立秋節氣人們吃茄子的原因,民間還流傳著另一種解釋。由於盛夏時節天氣炎熱,人們出了很多的汗,身體里的水分減少了,體重也會隨之下降。
因此小暑和大暑過後,很多人的體重都會減輕。古人就會在立秋時節吃肉,以達到「貼秋膘」的目的。
然而古時候的物產遠沒有現在的豐饒,除了少部分的達官貴人和富裕階層以外,普通百姓平時吃的都是粗茶淡飯,很多窮人甚至一年都難得吃一次肉。
所以蔬菜之中唯一有肉感的茄子便成為了「貼秋膘」的替代品,受到了百姓們的喜愛。時至今日,雖然肉製品在超市隨處可見,但立秋吃茄子的習俗也保留了下來。
如同冰雪融化一樣,酷暑的天氣也需要一個過渡期才能逐漸消退。立秋時節,盛夏的餘熱尚未散去,天氣也並沒有人們印象中的秋天的涼爽。有的地方即使到了八月底,溫度也是十分的高,民間因此將立秋以後的炎熱天氣稱之為「秋老虎」。
「秋老虎」看上去可怕,實際上卻只是一隻外強中乾的紙老虎,它的炎熱和大暑節氣比起來,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古詩有云:「深夜星漢靜,秋風初報涼」。意思是立秋以後,晚上便不會再有小暑和大暑時節那種悶熱到令人窒息的熱風了。
熬過了大暑的流金礫石,我們便不再害怕立秋後的驕陽似火。看過了汪洋大海的萬千氣象,我們便不會在意家門口的尋常湖泊。
人生也是如此,忍受過萬箭穿心的痛,我們便不再對日常生活里那些雞毛蒜皮的傷心事而耿耿於懷。
經歷過大場面,見識過大格局,我們日後在面對那些較為平常的事物或者風景之時,便能從容不迫,泰然處之。
※立秋之前,財神進門,霉運消散,事業步步高升,致富發家的3生肖
※8月7日立秋,喜鵲門前喳喳叫,3生肖生活大好,衣食無憂
TAG:立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