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士、中士、下士

上士、中士、下士

我以前只顧寫自己想寫的文章,但自從開始幫人分析解答問題之後,來信就一發不可收拾收拾。我也不得不停下筆,認真回復讀者的來信,這雖然更費腦力,但也更有意義。不過,今天我必須拿起筆,寫一篇我想寫的文章。

之前有個小夥子向我求助。他的原生家庭很糟糕,父親嗜賭,母親也嗜賭,因賭而家道中落。他小時候被寄養,被小夥伴欺負,長期的焦慮又讓他考試發揮失常。專科畢業後干工作不力,被公司炒了兩次。後來又同他父母一樣迷上賭博,輸了家裡很多錢,迷茫、無助……

我其實很同情他,也認真寫了一篇文章給他——《人生在多大程度上由自己掌控?》。我在文章的最後,還特別提醒他:不管幹什麼工作,踏踏實實、勤勤懇懇最重要。做人,要做一個踏實勤奮但愛學習愛思考的人。只要你堅持下去,通過五六年的時間,無論在什麼領域,你都能成為佼佼者。

我本以為,他會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開啟新的人生。他也答應我戒賭,並且找一份工作好好乾。但一個月後,他又再次令我失望。

下面是他跟我的聊天記錄。

2018年7月6日對話:

2018年7月30日對話:

這讓我想起了《道德經》里的一句話:「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這句話意思很簡單:上士聽了道的理論,努力去實行;中士聽了道的理論,有時記在心裡有時則忘記掉;下士聽了道的理論,哈哈大笑。不被嘲笑,那就不足以稱其為道了。

在這個世界上,本不存在什麼上士、中士、下士,但只要人的學習態度存在差異,就會分出了三六九等。上士,是愛學習,知行合一的人。中士,是想學習,但半信半疑的人。下士,就是自以為是,排斥一切新思想的人。

這又讓我想起了《道德經》里的另一句話:「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這句話的意思是:屬於長壽的人有十分之三;屬於短命而亡的人有十分之三;人本來可以活得長久些,卻自己走向死亡之路,也佔十分之三。這裡的三個三分之一的劃分,很有意思。特別是最後一個三分之一說明,其實很多人,是自己作死的。自己作死自己,不是今天的發明,五千多年前就老子就講過了。

所以,關於學習,很多人還屬於最後一個三分之一。他們明明可以當上士,但非要選擇做中士、下士。不是你的天賦覺決定你是上士、中士,還是下士。而是你的態度決定你是上士、中士,還是下士。

我幫人做分析、提建議,講的道理其實很簡單很通俗。但是,大道至簡,知易行難。

有人說,你講的都是屁話,大道理誰都懂。我說,如果你真懂,你就不會迷茫了。王陽明講,真知必能行。如果你真的懂了一個道理,你就會去實踐它。如果你還沒實踐,說明你還不是真懂。

向我提問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盧溪 的精彩文章:

抵禦父母的平庸之惡,做萬里獨行俠!

TAG:盧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