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量發展的「舍」與「得」,如何讓北京「華麗轉身」?
發現思想力 成就影響力
北京已成為全國第一個推行「減量發展」的城市。
在近日印發的《北京市關於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重要舉措的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中,推動減量發展被放在首位。對於減量發展,北京將主要採取以下措施:
北京將建立城鄉建設用地減量規劃引導機制,制定實施生態控制線和城市開發邊界管理辦法。
嚴格控制增量機制,實施新修訂的新增產業禁限目錄,健全一般製造業、區域性物流基地、專業市場等退出機制。
北京還提出減量發展激勵機制、城鄉建設用地供減掛鉤機制、建設用地戰略留白引導機制等改革舉措。
不難發現,本次的「減量發展」政策,首先考慮的是土地空間資源的減量。土地空間資源是一個城市發展的基石。從城鄉供地機制入手,來緩解北京人居環境退化、城市功能不合理、城鎮空間蔓延無序等問題,是本次行動計劃的基本思路。
為什麼要減量發展?
《行動計劃》正式提出減量發展,而且將目光聚焦在土地空間資源,原因在於北京土地空間資源負擔過重,而且土地利用效率有待提高。
國務院參事、住房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仇保興,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鄧羽提出,北京GDP每增加100億元,對應建設用地增長1.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增長2.8萬,仍處於相對粗放發展的階段。
具體而言,北京全社會勞動生產率為19.6萬元/人,同東京都市圈、大倫敦、巴黎大區和紐約大都市圈對比可知,北京土地利用效率較低,提升空間較大。
同時,長期的高速發展,也導致北京人口過快增長,超過環境承載能力的「大城市病」問題。例如,北京中心城區已經是超高建築密度地區,現狀常住人口密度達0.93萬人/平方公里,是東京都、大倫敦的1.5倍左右。北京「大城市病」表現在交通擁堵、資源承載趨於極限、空氣污染治理面臨挑戰。
因此,減量發展是「疏解非首都功能」的必然選擇。站在從高速發展轉變為高質量發展的時間節點,減量發展是北京城市轉型期的再平衡、再發展,給高質量發展騰出空間。「減量」就是「提質」。
減量發展有哪些「舍」與「得」?
實際上,近年來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緩解「大城市病」的「加減法」一直在進行當中。
去年發布的《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6年-2035年)》,就已經初步確立減量發展的方向,提出了人口和建設規模控制,人口總量上線、生態控制線、城市開發邊界「雙控三條紅線」。
這就引發了大家的疑問,在「雙控三條紅線」之下,減量是不是意味著首都的發展空間受限甚至是不發展了呢?
其實,「減量」和「發展」是不可分割的有機統一體。只有通過適當的「減量」,才可以為後續的創新發展、綠色發展和包容性發展提供充分的空間。
舉例來看,德國萊茵魯爾區通過減少煤炭鋼鐵產量,加速區域產業升級,提升本地區的造血能力。新加坡則在集約高效利用土地上做文章,新加坡僅有約12%土地用於建造道路,而用於建造住屋的土地只佔14%。日本東京通過優化城市軌道交通網路,限制機動車和非機動車數量,有效緩解路面交通壓力。產業結構、土地資源利用、交通出行上的減量,為這些大城市換得寶貴的發展空間。
可見,減量發展的「舍」與「得」是一對辯證關係,有舍才有得。那麼就讓我們來看看,近年來,北京在減量發展的進程里,「舍」了什麼?又「得」了什麼?
對於北京這樣一座超級大城市的發展邏輯,我們或許可以理解為從疏解帶來減量,進而實現提質增效。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原所長牛鳳瑞認為,減量發展並不意味著單純的經濟總量、人口總量和建設用地規模的下降,而是要把著力點放在生產率的提高上,要減少發展所帶來的資源、能源消耗,提升單位土地面積出產率。因此,減量發展成為一座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契機,實現發展方式的轉變。
從數據圖上看,北京減量發展的成效初步顯現,經濟發展質量也在不斷提升。我們列舉北京減量發展的舍與得,只是一小部分,我們也期待這更多的轉變給每個人帶來更大的「獲得感」!
策劃:劉娟
監製:李曉雲
作者:解軼鵬
編輯:孫惠、馬宇聰
製圖:李權
校對:張快快
TAG:新華網思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