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吳媽」的禮物:一份浸滿愛心的「私人定製」

「吳媽」的禮物:一份浸滿愛心的「私人定製」

來源中國軍網綜合

那天,當他們一起背完這首「詩」時,都笑了。「從您身上,我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學會了做人的道理——解題要一板一眼,做人要一絲不苟。」王鵬言辭懇切。 「教了30多年書,我從沒有想過刻意得到什麼。老師是個領路人,被學生信任就是讓我最自豪的事。我職業生涯最得意的莫過於學員們的肯定,莫過於孩子們喊的那一聲『吳媽』。」請關注今日《解放軍報》的報道——

當一個有「溫度」的老師

陳 卓

有人說,缺乏溫度的大學不是好大學。

什麼是大學的溫度?這也許很難用概念和理論予以清晰詮釋,我們用一個真實的故事進行回答。2017年,甘肅定西殘疾考生魏祥致信錄取他的清華大學,希望學校能體恤他身體殘疾所帶來的生活不便,安排一間陋舍,以便求學時得到母親的照顧。清華大學不僅滿足了他的要求,學校老師還深情回信:「人生實苦,但請你足夠相信。」以人為本心中有愛,情誼濃濃春風化雨,這就是大學的「溫度」。

什麼才是一名好老師?對於老師而言,這樣的命題,不能僅僅成為站上講台初執教鞭時的捫心自問,更應成為一輩子的心靈考問。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育人更要育魂。牢記老師這個第一身份,不僅是要當好一名知識的傳播者,還要學會當好一個愛的傳遞者。就像一位教育家說:「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在校園裡,好老師一生都應該當好大學「溫度」的傳遞者。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好老師,在講壇上必須有人格魅力。老師只有以愛育人、以德服人、以行正人,才能讓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海明威說:「冰山在水面上很壯觀,是因為它有八分之七在水面下。」「有溫度」的老師,她給人的博大、寬廣,皆因她有無數的愛在默默播撒。荀子《勸學》雲,榮辱之來,必象其德。好老師是用心「教出來」的,是愛學生「愛出來」的,心裡永遠裝著學生,學生也會永遠裝著你。

大學不是「造器」,而是「育人」。英國教育家紐曼曾在《大學的理想》中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大學的目的在科學與哲學的發明,那麼,我看不出大學為什麼應該有學生。」在普遍熱衷追求科研成果的當今高校,也許只當一個專門教書的老師會太平凡,平凡的可能找不出一點「亮色」。但如果講台上真的能堅持做好每一個有「溫度」的眼神、動作,也許這些都會變成師者課堂的「亮點」,成為師者人生的「亮色」。

有溫度的大學才能孕育出一流的人才。有「溫度」是老師最好的選擇,是把自己交給學生;有「溫度」是老師最好的課題,是把畢生獻給講台。

「吳媽」的禮物

——分享空軍工程大學副教授吳菊英與學員間的真情故事

陳 卓 馮澤文

上圖:吳菊英在給學員上高數課。陳 卓攝

清晨,提著老舊公文包,步履匆匆登上通勤班車,空軍工程大學副教授吳菊英習慣性地向窗外望去。

窗外的一切都是如此熟悉,她其實並不是在看遠處的風景,此時她滿腦子想的都是摯愛的高數課和喜愛的學員。

個子不高,花白的頭髮和圓形的鏡框顯得和藹可親。她稱呼學員時總是像媽媽一樣,眼睛先眯成一道月牙,然後親切地叫出學員名字的後兩個字。

不知道哪一屆學員起的頭,「吳媽」這個名字被傳開來,成為空軍工程大學教員群體中一張溫柔的名片。

這是一份浸滿愛心的「私人定製」

誰都無法否認,「吳媽」是學校基礎課教學一線的中流砥柱。最擅長解決後進生學習困難的「吳媽」,有她令人仰望的教學天賦。

開學初,石成昊成了「吳媽」重點關注的學員。

對於高等數學,石成昊似乎天生少一些靈性。做題對他來說,就像拿著一大串鑰匙挨個試。

期末考試前的最後一堂高數課,恰好輪到石成昊作課前發言。這是「吳媽」定下的「鐵律」——每堂課前學員輪流發言,針對個人座右銘開展5分鐘小演講——不談高數,只談做人。

在旁人看來,教高數的「吳媽」干這件事「很無用」。但「吳媽」特別重視這一環節。她常說:學習是一件「錦上添花」的事,「花」是文化知識,「錦」是為人品德。

那天,石成昊一上講台就顯得神色恍惚。「吳媽」一看便明白了他的心思——為期末考試而頭疼!

她像母親一樣用慈愛的目光看著石成昊發完言,像往常一樣雙手撐著講台桌,笑眯眯地看著大家,眼神中透著一絲神秘,然後笑著說:「孩子們,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一份禮物,你們每個人都有份!」

終於等到了「傳說」中的禮物,教室里忽然嘈雜起來。

她彎下腰,拿起一個文件袋,高興地把袋子舉過頭頂,向學員們展示。一拉開袋子,禮物「嘩」的一下倒了出來——77張薄薄的紙片像花瓣一樣散落在桌上。77雙眼睛盯著這些輕盈的紙片,他們都想知道上面寫的什麼「秘密」。

「吳媽」把石成昊叫到身邊,從紙片中找到寫著「石成昊」名字的那一張。石成昊打眼一看,上面是一道高數題,題目後面是標準的解答過程。

「吳媽」問:「成昊,這道題你會不會?」

思考片刻,石成昊搖了搖頭。

「吳媽」笑著說:「不會就對了,你交的12次作業里錯得最多的就是這類題,做會了它,你就算是把木桶最短的那塊板子補上了。」

石成昊望著「吳媽」,眼睛睜得很大,然後使勁點點頭。

「數學是練出來的,不是看出來的,數學如此,生活亦同。孩子,媽相信你。」那一瞬間,石成昊的眼眶裡淚花涌動。

對視著石成昊,「吳媽」的眼睛也是通紅。這不僅因為感動,更因為昨夜幾乎無眠——「吳媽」在檯燈下緊握鋼筆,就像在為遠行的遊子「縫補衣服」。

77份禮物,每一份都有燈光和深夜的「味道」。

這是一份飽含心血的「慈母叮嚀」

「吳媽」視學生如孩子。其實,「吳媽」也有兒子。

「吳媽」的兒子在香港深造讀博,兒子知道母親有送學員禮物的習慣。母親節那天,兒子給媽媽打來電話,剛好被其他的「兒子」佔線。再打通時,吳菊英在最熟悉的實木書桌上研究學生的「短板」。

「媽,期末考試卷可別再讓你出了,以你對他們弱點的了解,考試成績不得讓大家全都補考呀?」兒子開玩笑地說。

「媽這樣做還有更深層的用意,你知道嗎?」吳菊英反問兒子。

電話另一頭,陷入了短暫沉默……

吳菊英把摘下的眼鏡輕輕放在桌上:「媽過去常對你說,人的時間有限,要用最少的時間做最多的事。尤其是犯錯,吸取一次教訓就足夠了。現在,媽還是常說這話,只不過孩子們多了,沒時間一個個叮囑,只能用數學的語言寫一張紙條給他們。」

「他們能明白您的心思嗎?」兒子問。

「吳媽」拿著話筒,眼睛又眯成一道彎月:「他們都那麼聰明,即使現在不懂,以後也會明白的。」

這些年,吳菊英都是一個人住在家屬院的老房子里。房子面積不大,一張書桌擺滿了書本。這塊方寸之地,是最能體現她慈母溫情的地方。

一張張飽含心血的「禮物」里不只有工整的數學題,還有說不完道不盡的叮嚀。

「給每一個孩子寫紙條時,我首先要回憶這個孩子平時的表現,包括他學習時的狀態。然後回翻每個人的作業,看究竟欠缺哪一塊知識點。」「吳媽」眯著眼睛說。

學員的籍貫、性格、座右銘,甚至學員的一個眼神,都會被「吳媽」流露到那一張張薄薄的紙片上。

「禮物雖然不貴重,但也是用心準備的。」說到這兒,「吳媽」的眼睛又眯成了一道彎月。

這是一份「吳媽」方能獨享的「心靈物語」

三寸粉筆,秉燭鑄德。

在學校,吳菊英是平凡的。她沒有參與過重要課題的研究,也沒有獲得過軍隊育才金獎。但她在學員心目中是「超級英雄」。

愛學員愛了一輩子,教學是她一生不變的研究課題。輕盈的教學紙片像蒲公英一樣從1985年播種到了今天,堆積了30多年。如果摞起來,薄薄的紙片,摞成比她還要高的「豐碑」。

別人有榮華富貴,她有桃李三千。每每想到這樣的幸福,接到學員打給她的電話,「吳媽」心裡就充盈著滿足感。

「吳媽」不光「送禮物」,也「收禮物」。她掏出一摞泛黃的課表,那是她從1985年開始教書時到現在帶過所有期班的課表。一個愛收藏「古董」的「吳媽」,從30多年前就要求每個人在課前作關於「座右銘」的演講,每張課表背後都是學員寫下的名字和他們的座右銘。

「我記性特別好。」「吳媽」自豪地說,「我認人快且牢,最早帶過的一批學員,有的現在已經走上了領導崗位。這麼多年過去了,閉上眼我還能想起他們當年的模樣。」

那天,「吳媽」辦公室來了一位30歲出頭的軍人。沒等張口,年輕人就被叫出了名字:「王鵬,你來啦。」那一刻,王鵬激動地說:「沒想到您還記得我!」「吳媽」笑眯眯說:「你剛才進來的樣子,和十年前遇到問題匆匆找我時一點兒沒變。」

王鵬是「吳媽」教過的戰士學員,文化基礎不好的他一度對高數望而卻步。至今,他對「吳媽」的幫助仍感激不已。印象最深刻的,是吳菊英把數學知識改編成陝西方言打油詩:「重積分不能代,線面積分楞慫代,先化簡嫽得太,奇零偶倍算得快。」

那天,當他們一起背完這首「詩」時,都笑了。「從您身上,我不僅學到了知識,還學會了做人的道理——解題要一板一眼,做人要一絲不苟。」王鵬言辭懇切。

「教了30多年書,我從沒有想過刻意得到什麼。老師是個領路人,被學生信任就是讓我最自豪的事。我職業生涯最得意的莫過於學員們的肯定,莫過於孩子們喊的那一聲『吳媽』。」

謝謝您,我敬愛的教員

本期話題: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軍校的成長進步,少不了教員們的指導幫助;四年的淬火鍛造,離不開教員們的諄諄教誨。教員的一個舉動、一句話語,都可能留在學員們的記憶深處,化作一股無形的力量,激勵他們在軍旅路上闊步前行。

初次見到滿振剛教員,是他站在隊列場中央一米多高的桌子上,為我們講解動作要領的時候。我清晰地記得,他為了示範正步的動作,在那小小的桌面上來回跨步踢腿,我當時還為他捏了把汗,但他始終平視前方、自信從容。那是我在「兵之初」第一次理解了什麼是軍人的樣子。「稍息、立正、向右看齊……」訓練場上永遠留著他嚴肅又認真的身影。

@趙澤輝

「彈孔分散,擊發有問題。」看了我的靶紙後,徐玉忠教員趴在我旁邊,「你是不是有點害怕?來,看我給你演示一遍。」就像是在和一個老友聊天,不知不覺中我放鬆下來。從調整姿勢到瞄準擊發,徐教員邊講邊給我示範。看著他的動作一氣呵成、乾淨利落,那一秒,我覺得射擊是世界上最酷的事情。掌握技巧後,手中的槍似乎也和我有了「默契」。那年,我以49環的優秀成績通過了射擊考核。

@劉含鈺

「小子,拿著!這是我的剪報集,送給你看看。記住,你要找准自身定位,發揮所長,遇事就想逃避的臭小子,不配做一名軍人!」剛入軍校那年,我是一個徹頭徹尾的「重點人」,體能差、適應能力弱。那日,陳鵬教員上課,我的一篇隨堂作文被他一眼看中。幾次交流後,他摸清了我的心裡想法。在一次大學語文課後,他送我了這本讓我珍藏到現在的剪報集,也有了我幾年來在媒體發稿百餘篇的成果。

@慕佩洲

聯考之前,您帶我們訓練。耐力、速度、力量、靈敏性……曾代表八一隊在世界大賽上奪冠的您,讓我們深深感受到「黑虎教練」名不虛傳。每次我堅持不住時,您都會跑到我身邊大喊:「瞧你那娘娘樣,跟上!」然後,您在我旁邊,帶我穩住呼吸調整節奏,讓我一遍遍「痛並快樂著」。曾是體能「困難戶」的我一天天進步,最終順利通過聯考。趙鳳雛教員,謝謝您的鼓勵、批評和關心。時至今日,我依然常常想起您那句:「瞧你那娘娘樣,跟上!」

@雷  彬

徐捷教員明明是專業課教員,可是每次一進教室,從衛生打掃、課桌擺放,到值班員報告情況,一個都「不放過」;上課除了講通信知識,還要談人生談理想、傳授第一任職經驗交流。

一開始,覺得徐教員真是個「戲精」。可結課時,他說就要退休了,我們是他軍旅30年帶的最後一屆學生,他所看到的、想到的,都想說給我們聽。「教室一定要勤通風」「下課出去走走,不要打瞌睡」「今天的值班員聲音洪亮、要素齊全,就是敬禮放手過快」……您的「渾身是戲」,其實是對學員們無微不至的關心。

@栗森陽

在退役幹部向軍旗告別儀式上,我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身披綬帶、正襟危坐的王國英教員。她一如往常戴著方框黑色眼鏡,眼裡卻噙著晶瑩的淚花。儀式結束後,我走上前去,回想她教課的場景歷歷在目,多想和她說句感謝的話,可是千言萬語湧上心頭,最後只化作一個大大的擁抱。「小陳,我的軍旅生涯到今天就告一段落了。但是你才剛剛開始,希望你能一直堅持夢想,早傳捷報。」是教誨,也是祝福,我至今難以忘懷。

@陳荻鍵

(趙鏡然整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感謝!你們的逆行,是我們身處危難時唯一的希望
厲害!從事了28年航天事業,執行過70多次航天發射,無一差錯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