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天氣穿衣切入做生活服務營銷渠道,今日有雨你「穿咩」?
今天穿什麼?這不僅是重度愛美人士的選擇困擾,對室外體感溫度不敏感的人群而言一樣是難題。為此,「穿咩」設計了一個虛擬小人,TA 依據用戶所在地的天氣變化,通過演算法給用戶推薦穿衣搭配,用戶點擊界面中的服裝和道具可以跳轉到物品購買界面和資訊界面。
目前這款產品主要作為出廠設置內置在安卓系統中,共分三種虛擬角色,服裝、道具都有區別,角色穿著分為二十多個品類,每個品類對應二十(仍在增加中)多個服裝圖片,而每種服裝搭配方案等於二十次方的變化。這讓穿咩能承載精細化運營,同時虛擬化設計讓產品根據發展調整或增加角色的成本更低。
創始人鄭敏曾在金立做了 5、6 年的天氣產品,他認為,天氣產品核心要解決的是「我穿什麼」的問題,而不是看完開屏廣告後去了解一堆沒有感知的數字。但穿咩只是一款教你穿衣的天氣產品嗎?
鄭敏把穿咩定義為一個新的營銷渠道,天氣只是穿衣推薦的切入點。鄭敏認為,不精準地營銷信息才是廣告,營銷內容應該在合適的位置出現。而穿咩的內容即廣告,廣告即使用場景。
佔比 7 成的女性用戶讓穿咩更容易鏈入營銷內容,角色的服裝、道具全部可點擊,對應的是相關的服務鏈接,如服裝是電商商品,報紙是資訊內容等。
產品在 6 月前後分別在廠商渠道和小程序上線,目前穿咩用戶數量 30 萬,日活 6,750,月活 17 萬,次月留存 13%。穿咩快應用版本已於 7 月底在 OPPO 渠道上線,VIVO 免費為穿咩開發了智慧桌面卡片,鄭敏對上線後的用戶量比較樂觀。
作為依賴流量的營銷渠道,用虛擬人物的穿咩有什麼優勢所在?
鄭敏認為,穿咩將營銷內容虛擬化,增加了趣味性,同時將推薦抽象化,能夠最大限度地覆蓋更廣泛地用戶群體,為品牌定製化營銷的成本也更低。在流量獲取方面,穿咩主要通過手機廠商鎖屏、日曆等產品渠道合作獲取原生流量,同時也解決了以往大品牌因無法精細化運營不願意在廠商投廣告的渠道問題。
此外,穿咩的推薦演算法主要依賴於與訊飛科技等人工智慧公司的授權合作,話語權並不在自己手中,另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穿衣風格,如果推薦演算法不夠精準,很難形成用戶「逛」穿咩的驅動力。
鄭敏解釋到,演算法並不是穿咩首要解決的問題,目前國內頂尖的人工智慧公司都無法實現完全精準、讓用戶察覺不到的營銷推薦,而用戶是否反感營銷內容與其本身的展現形式密切相關,穿咩要做的就是優化用戶交互體驗、用精美的呈現形式吸引用戶主動點擊外鏈。
或許這是一個在技術限制下的折中選擇,但形式確實無法離開內容單獨經營,鄭敏表示穿咩積累的用戶數據一樣會成為機器學習的數據源。
目前,團隊共 3 人,今年 7 月完成了丁酉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的 100 萬元天使輪融資。未來,穿咩會由虛擬小人的穿衣向生活服務(衣食住行)去輻射。
穿咩現已經開放新一輪融資,目標 2700 萬元,用於產品運營推廣及團隊建設,預期在 2018 年底之前關閉。
※人工智慧搭配音樂老師,Tonara 360 想讓樂器練習有效更有趣
※OPPO重啟Find系列,隱藏式攝像頭Find X可以打開歐洲大門嗎?
TAG:36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