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鳳祝 迪斯 I 維納斯與阿多尼斯
維納斯與阿多尼斯
維納斯畫史研究之二
黃鳳祝 迪斯
阿多尼斯這一形象被認作是美少年的象徵。他的命運為其外表所註定,並且與女愛神維納斯緊密地聯繫在一起。關於維納斯的激情如何被阿多尼斯的美麗所點燃,古代神話中有許多不同的版本。阿波羅多(Apollodor)寫道,阿多尼斯甫一降生,就受到維納斯的愛慕。一次,維納斯帶阿多尼斯到女冥王波斯皮娜那裡去,結果女冥王瘋狂地愛上了阿多尼斯,拒絕將他歸還給維納斯。兩位女神之間爆發了激烈的爭執,最後不得不由宙斯/朱庇特來裁決。宙斯的裁定是,一年之中三分之一的時間,阿多尼斯用來獨處,第二個三分之一的時間待在波斯皮娜那裡,餘下來的時間在維納斯身邊度過。
在奧維德的《變形記》中,這個傳說更為傷感動人。維納斯不慎被小愛神用箭擊中胸部,由此愛上了阿多尼斯。她沉醉於這個少年的美麗,遠離天庭,只有在他的懷中,在他那裡,才能感到真正的幸福。她跟隨著這個酷愛打獵的少年,穿越森林和山野。維納斯在一次遠行之前,警告阿多尼斯小心森林中的野獸。但是阿多尼斯卻不顧她的擔心,狩獵的激情最終演化成為災難:阿多尼斯死於野豬的攻擊。迅速趕回的維納斯跪在阿多尼斯的屍體旁:「痛苦的記憶將永遠留存。……阿多尼斯,一種聖行將年復一年地重複你的死亡,作為我憂傷的迴響。你的鮮血將變成花朵。」這種擁有石榴紅顏色的花朵,極易隨風而逝,有一個名字,叫做「銀蓮花」。
阿多尼斯生命的劃分,以及周而復始的死亡與復生,使人很容易聯想到季節的轉換。因此古希臘羅馬時期的人們尊奉他為司長成長的神。有關阿多尼斯的神話,同樣被視為性愛經歷和悲劇性愛情的象徵。造型藝術從這一神話中衍生出眾多的主題,描摹了愛情關係中不同的情感層次。
幾乎在所有的風格時期,美麗的阿多尼斯都被描繪為一個沒有鬍子的年輕人。長矛和弓箭,這些獵人的工具,都是他的標識物。在古希臘羅馬時期,相關的主題主要圍繞狩獵、阿多尼斯之死,以及女愛神的悲傷展開。
在中世紀晚期,阿多尼斯的神話隨著奧維德手稿和印刷品中的插圖傳播開來。按照基督教的理解,阿多尼斯的死亡與復生被視為基督復活的一個比喻。
圖一
十五、十六世紀,有關阿多尼斯神話的描述首先出現在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們將興趣越來越多地傾注於這對愛侶本身和啟程打獵這個題材。保羅·韋羅內澤(PaoloVeronese)的作品《維納斯與阿多尼斯》(圖一),即是這對愛侶親密相伴的一個極好的例子。兩個熱戀中的情侶坐在樹蔭下的長凳上,維納斯一手執扇,為阿多尼斯消暑。這幅作品現收藏於西班牙馬德里的Prado博物館。1553/1554年,提香(Tizian)創作了一幅同名油畫(圖二),這幅作品後來發展成為無數作品的樣本。這幅畫描繪了阿多尼斯動身打獵,維納斯努力勸阻的情景。畫面中,愛神充滿激情地擁抱著自己的愛人,但阿多尼斯還是離開了她。這一題材脫離了奧維德《變形記》中有關文字所作的解釋。通過大量的複製與變形,這一新的構圖形式得以鞏固和流傳開來,並成為後世藝術家們創作的一個重要元素。這一情節,也成為阿多尼斯神話最為常用的一種構圖形式。
圖二
在阿爾卑斯山北部,阿多尼斯的神話在十六世紀還鮮有人描繪。與義大利藝術家的交往,才使人們對神話題材的興趣得以提升。1600-1608年,彼得·魯本斯(PeterRubens)前往義大利,臨摹和研究提香的作品。他後來在家鄉創作的兩幅《維納斯與阿多尼斯》,均採用了提香的主題造型。只是魯本斯的造型更為激動人心,充溢了巴洛克風格有力的動感。通過魯本斯的作品,這一新發現的造型標準在北方傳播與流行開來。
在十七世紀的荷蘭,阿多尼斯成為最受人們喜愛的一個形象,也是人們最喜歡描繪的一個神話題材。大約在1650年前後,阿多尼斯啟程狩獵首先成為最為流行的一幕場景。在荷蘭繪畫中,這一題材還寄寓了一種道德化的說教。這一傳說作為一個警示性的譬喻,用以警告那些魯莽的年輕人,其行為的犧牲品將是他們自己。在這一背景中,維納斯成為天國之愛的象徵。
在十七世紀的法國,維納斯與阿多尼斯的神話作為悲劇愛情的象徵,成為藝術家們興趣的焦點。這些作品中最引人注目的元素,是充溢了情感的感性與性感的氛圍。尼古拉斯·普桑(NicolasPoussin)在作品《維納斯與阿多尼斯》(圖三)中對造型自然逼真的追求,使這一題材發生了新的革新。維納斯跪地哀悼阿多尼斯的造型,吸收了聖母哀悼基督的構圖形式。這一題材也由此成為基督畫傳的一種變形。
圖三
到了十八世紀,首先是在法國,對阿多尼斯神話的評價逐漸發生了變化,開始流於輕率與纖巧。在FrancoisLe Moyne的油畫《維納斯與阿多尼斯》(圖四)中,離別的場面有令人愉悅之感,避免了戲劇性的、斷然的表達方式。
維納斯與阿多尼斯這一題材,既是悲劇愛情的象徵,同時也寄寓了性別的衝突。在這裡,「最男性化的職業」-狩獵,與「最女性化的事物」-愛情,是孑然對立的。
圖四
※黃鳳祝 I 利用專利法掠奪生物資源與全球化
※黃鳳祝:莊子與尼采
TAG:第一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