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歷史謎題系列:劉永福和他的黑旗軍

歷史謎題系列:劉永福和他的黑旗軍

問:可以談談您對劉永福和黑旗軍的評價么?劉作為天地會大佬出身,靠幫著太平軍反清起家,但降清後卻官至一品大員,辛亥時又倒戈成了民國開國元勛,還被黎元洪大總統贊為「國之宿將」,如此反覆無常多次跳槽卻在每一處都能混得不錯,究竟有何秘訣?他的黑旗軍原本只是拼湊的野路子部隊,但卻不但屢破清軍,還能打敗日本和法國兩大強國的正規軍,這是什麼緣故?

答:

劉永福被重用的奧妙恰是不輕易跳槽。

他最初是天地會小旗頭鄭三手下的頭目,鄭三是天地會堂主劉八的手下,劉八又曾和太平軍的旁支——廣東信宜凌十八部一度合股,鄭三因此冒用過太平軍旗號,劉永福作為基層小頭目,和天地會、太平軍的關係不過如此。凌十八轉戰千里未能和太平軍主力匯合,和他合股的大小會黨也就四散,並在太平軍北上後各奔前程,一些會黨南逃入越南,當時隸屬於吳亞忠部的劉永福隨行,並逐漸坐大,成為越北舉足輕重的割據勢力。吳亞忠1870年被打死,所部分為黑、黃、白三股,黑旗劉永福,黃旗黃崇英、白旗梁文利,劉永福正式自立門戶。

他最初「洗白」是因為被越南政府委任為副提督、提督,原因則是越南希望他幫著剿滅越北最大股匪、同樣有三合會背景的黃崇英,而劉永福為了爭奪地盤也同樣要打黃,這就一拍即合,隨著法國勢力 的滲透,越南朝廷在黃佐炎等人鼓動下向清朝求援,清朝趁機讓馮子材(退休廣西提督,以前是劉八手下旗頭,和劉永福似乎早就認識)、唐景崧等拉攏越北各股受越方招安的中國割據武裝為己用,劉永福就這麼從越官搖身變成了清朝官員,這個過程看上去戲劇化但機緣巧合,劉本人並沒有主動跳過什麼槽。

劉在紙橋戰前只有前、左、右三個營和一個親兵營,兵力約2000,其中只有左營吳鳳典裝備新式快槍,其餘幾個營只有手槍且不精利,此後擴充了武煒營(管帶為清方參將連美,構成中有不少內地人和唐景崧帶去的護兵,但參戰不多),武烈營(廣東僑民組成,不滿員),六板船隊(貢生李唐率領的水軍)等,至中法開戰時得到雲南總督岑毓英支持擴充為12個營,總兵力6000.

劉的基本隊伍都是百戰之餘,因此比較耐戰,而且即便戰敗也很少潰散,凝聚力比較強,此外他們長期活躍在越北,能得地利人情,幾次勝仗主要都是靠情報和地利取勝。但由於裝備太差,攻堅一直是弱項,如紙橋之戰擊斃法國主將李威利,河內城「一日數驚」,但「僅持手槍」、槍械「即粗笨者亦不多得」,只有老式的抬槍、火筒炮等重武器(當時在軍中督戰的唐景崧日記記載),結果無法攻城,而在此前戰鬥中資格最老、人數最多的前營黃守忠(其它幾個營只有500人,前營1200人)部即因為武器太差傷亡慘重,武器更差的右營只有一支手槍,主將楊著恩在陣地失守時即用這僅有的一支手槍自殺。

中法戰爭中劉永福是清軍重要的一翼,當時清軍嫡系主力主要集中東線鎮南關-諒山一線,西線臨洮方向則只能依靠黑旗軍牽制,因此不斷給劉加官進爵,至戰爭結束已經是花翎記名提督了,但劉永福性格耿直,和同僚、上司關係一直不好,越方主持北線軍務的駙馬黃佐炎和他勢同水火,唐景崧和他的關係也頗為微妙,戰事方酣,黃守忠已經在清朝官員唆使下鬧獨立性,等仗打完他奉調回國,6000軍隊僅被允許帶回國3000,旋即又被張之洞縮編為兩千(5個營),劉永福被降格實授南澳鎮總兵,所部幾次裁撤後只剩老兵三四百,實際上並不得志,也談不上受信任。

甲午戰爭爆發後清廷想起這位宿將,將已賦閑的他重新啟用派往台灣,但在那裡他和老搭檔、巡撫唐景崧不合,唐景崧駐節台北,他就蹲在台南。乙未日本侵台之役,唐景崧先逃,他在台南自立,向清廷求救被拒,屢敗後乘外國船逃回大陸,此後又開始坐冷板凳,直到庚子之變後的1902年才又被任命為碣石鎮總兵,此時年已65歲。

此後他的政治傾向始終保守,辛亥革命時他閉門自保,但仍以清朝遺臣自居,民國初年被推舉為廣東民團總長時也是如此,並因此和廣東都督胡漢民不睦,很快告老。

總體上,劉永福是一個缺乏新思想的舊人物,信奉的是「殺人放火受招安」,因此在天地會中是邊緣人物且不憚於火拼,在越南和清廷做官則竭力保留實力,他抵抗洋人既有樸素「尊王攘夷」思想影響,也有保存實力、地盤和建功立業的想法,因此既容易被功名利祿吸引放棄原則(唐景崧威脅「不就範就丟官」,他就撇下幾千不願北上回歸中國的舊部,帶著兩三千人跑了;抗日遭遇困境,他就寫信給日本將領,把責任都推給台灣本地人,要求放他回歸大陸),又會在大勢已去時泄氣(他和唐景崧先後不辭而別,對台灣抗日士氣打擊很大)。

他的黑旗軍戰鬥力並不強大,在越南幾次勝仗都是靠地利人和,而在台灣他的舊部很少,主要靠從潮州招募的偷渡客,戰鬥力不如當地以台灣人為主的民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陶短房 的精彩文章:

當年的三株口服液為何現如今銷聲匿跡?——一個被某平台機器幹掉的問答原稿

TAG:陶短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