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東芝XS700移動固態硬碟首發評測,240GB真不是蓋的!

東芝XS700移動固態硬碟首發評測,240GB真不是蓋的!

現在的人們都是快節奏的,尤其是當年紀越來越大後,自己在工作中對於「拖拖拉拉」的事情很反感。就比如客戶發來了一個幾GB的網盤資源,下載的時候看著速度只有幾百KB,那感覺都要抓狂了。同理,此前一直用60GB的1.8英寸的HDD移動硬碟,無奈速度太慢,在傳輸的時候讓人煩躁,於是果斷換成了240GB的1.8英寸SSD移動硬碟。

這個東芝XS700是今年7月份推出的新品,這些年對東芝的SSD產品都很有好感。自己2010年的戴爾E6220筆記本在前年換上了東芝Q200 EX,速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裡也證明一個觀點,老本的瓶頸確實是硬碟),而且主控和MLC顆粒也很穩定,耐久度那是沒得挑!

那麼再來看看XS700給我帶來了怎樣的驚喜?包裝盒上明確說明了,東芝XS700支持三年保修,並且賣點是「高可靠性」,支持最大高度2米的跌落測試,並且採用了USB 3.1 Gen2高速介面,可謂是誠意滿滿。

打開包裝盒後,可以看到東芝XS700的本體部分和兩個小配件,其中小的那個是Type-C轉USB的轉接頭,用在蘋果Macbook、榮耀MagicBook這樣的輕薄本身上很爽。捆著的那條線是USB 3.1 Gen2的傳輸線纜,由於強調便攜性所以長度只有0.45m,平時使用是足夠了的。

東芝XS700的賣點就是小、輕、方便攜帶,實際體積比一張標準名片寬一點,屬於1.8英寸級別的移動硬碟。左上角有一個TOSHIBA的LOGO,邊緣有一圈金屬拉絲的裝飾條,看起來偏向商務風格多一點。

東芝XS700背面則採用了親膚材料,四周都有「收弧」設計,因此摸上去手感很舒服。中間則是一張印有產品信息的銘牌紙,上面標註了產品的S/N碼、P/N碼、運行電壓(1A)等基本信息。

那麼XS700究竟有多小呢?隨手拿了兩個生活中常見的東西進行參照,左邊是標準尺寸的銀行卡,右邊則是標準尺寸的大學學生證,中間則是東芝XS700移動固態硬碟,可以看出來XS700的體積介於兩者之間。夏天可以隨便擱在褲兜里、手包里,冬天即使放在襯衫口袋裡也不顯臃腫。

再來說下介面的通用性問題,東芝XS700採用了現在逐漸流行的Type-C介面,這個介面在安卓手機領域已經成為了「標配」,用於取代之前的MicroUSB。而在筆記本領域,像蘋果Macbook新款、榮耀MagicBook、小米Air等超輕薄本都推崇Type-C介面,甚至像華為MateBook X都採取了極端手段,直接取消了傳統USB介面,只留下了兩個Type-C介面。

因此東芝XS700的介面通用性是顯而易見的,安卓用戶只要攜帶一根線出門就行了,並且這個Type-C介面支持USB 3.1 Gen2數據傳輸,向下兼容USB 3.1 Gen1和USB 2.0,在傳輸標準上也達到了目前市售移動硬碟的領先水平。

既然作為移動固態硬碟,那麼速度肯定是非常關鍵的指標!

接下來把東芝XS700插上電腦試試,大家可以看到左上角有一個隱藏的環形指示燈,通電後會保持藍色長亮狀態,如果正在傳輸數據或者進行移除設備的操作,則會間歇性閃爍,起到了提醒的作用。

注意:傳輸數據過程中千萬別拔掉USB喲!

我是一個科技自媒體達人,平時經常會接到數碼產品的評測任務,每次大概要拍攝100-300張左右的原圖素材,然後存儲到8GB U盤裡面往返於公司和家裡。我這枚U盤是2.0介面,平常傳輸只有30MB上下的速度,拖拽動輒1GB的圖片壓縮包顯然力不從心,而且容量確實是瓶頸,相信很多人仍在使用8GB U盤,屬於那種「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感覺。

再來說說東芝XS700給我的第一感受:

上圖是東芝XS700的默認存儲空間,實際可支配容量為223GB。而我這部台式電腦採用了240GB固態硬碟(實際可用也是223GB)+1TB機械硬碟(實際可用931GB)的混合硬碟模式,等於合計有1.2TB的可支配容量,但目前剩餘容量不足200GB。因此東芝XS700出現的時機非常恰當,既可以作為我台式機的附加盤,又可以作為外出旅遊/出差的臨時盤。

CystalDiskInfo測試結果

先用權威測試軟體CystalDiskInfo掃描一下硬碟,可以看到這塊硬碟的初始溫度為39℃,目前的固件版本為SBFA12.4。實際上SSD型固態硬碟在發熱性能上比HDD型固態硬碟優秀太多了,由於HDD需要用磁碟旋轉讀取,既會產生低頻的噪音,熱量也會持續升高。而SSD採用快閃記憶體晶元讀取,真正做到了零噪音,並且發熱量極小,還保持恆定狀態。

CystalDiskMark測試結果

繼續用CystalDiskMark來測試,最高讀取速度為501.8MB/s、最高寫入速度為413.4MB/s。也就是說,XS700的讀取速度與官方宣傳的550MB/s峰值較為接近,這在日常使用中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對於工作性質比較匆忙的職業,比如攝影師。

接下來拖拽一個11GB的圖片文件夾試試,這個文件夾裡面有11212張大小不一的單反原圖。通常情況下,傳輸同等容量的圖片會比電影要慢不少(這就涉及碎片化傳輸了)。我先是在HDD(5400轉4TB硬碟)和XS700之間傳輸,讀取時長為4分17秒,寫入時長為2分35秒。隨後在PC內置的固態硬碟和XS700之間傳輸,讀取時長為1分19秒,寫入時長為2分38秒。這個讀寫速度真是很給力的,普通2.0的U盤幾乎是1GB一分鐘,真不知道自己當年是怎麼堅持下來的(苦笑ing~)。

最後,通過對東芝XS700的詳細測試,可以看出這款產品的傑出特性。在這個爭分奪秒的「快節奏」時代,移動固態硬碟真的很重要,它的便攜性和大容量是傳統U盤和機械式移動硬碟望塵莫及的。目前唯一阻礙移動固態硬碟快速普及的障礙,可能就是價格了!希望未來隨著快閃記憶體顆粒的成本下降,移動固態硬碟能走進所有PC用戶的家庭,成為數據隨身存儲的好伴侶。

互動留言:移動固態硬碟會侵蝕U盤市場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閑搞機 的精彩文章:

TAG:閑搞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