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為什麼要進賈府?盛世無飢餒,何須耕織忙
林黛玉為什麼要進賈府?
林黛玉為為什麼要進賈府呢?這是紅樓研究者為之困擾的問題之一。我們先看看林黛玉的出身。第二回說道:「因聞得今歲鹺政點的是林如海。這林如海清朝鹽官府第花園,其豪華程度令人咋舌。林黛玉大可不必去投靠舅舅。但是她確確實實去了,去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幾種說法:
第一:家中無人照料:書中交待:如海道:"天緣湊巧,因賤荊去世,都中家岳母念及小女無人依傍教育,前已遣了男女船隻來接,因小女未曾大痊,故未及行。此刻正思向蒙訓教之恩未經酬報,遇此機會,豈有不盡心圖報之理。但請放心。弟已預為籌畫至此,已修下薦書一封,轉託內兄務為周全協佐,方可稍盡弟之鄙誠,即有所費用之例, 弟於內兄信中已註明白,亦不勞尊兄多慮矣。"這段寫得明明白,是因為黛玉體弱多病,且幼年喪母,而且賈母甚為想念,試想這段話,林如海是什麼人物?難道連一個多病的女兒都不能扶養嗎?這顯然說不通。也歷來受人垢病。
第二:指腹為婚:顯然這個說法也行不通,書中多次提到有人給寶玉提親,也沒看見有人拿出這個觀點來反駁。而且當人們知道兩人紅樓夢》中的變色龍王熙鳳,就曾半真半假地戲說倆人的姻緣,可就是沒用這個最有力的證據加以佐證,說明婚配一說根本站不住腳。有紅學家剛一提出這個觀念,就遭到一致圍攻。
林如海為什麼會把年幼的女兒送入賈府?至少女兒進京之時他的家族還沒有絲毫的動搖,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以我個人的觀點也總結有三條。
首先,林如海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了,這個只有他自己心裡明白,一個失了父母的幼女讓他放心不下。
其次,賈母愛「女」心切,一心想要把外孫女攏入懷中,也許當時的想法只是接過來住上一段時間,後因林如海出世,才徹底地留了下來。
最後,林黛玉的母親臨死之前做了交待,深恐幼女受後母之罪,放置母親家中以安心。我猜想最後一條最靠譜,因為,母親臨死最放心不下的一定是自己年幼的女兒……
和諸多姐妹相比,惜春的冷漠令人心寒。很少在她身上發現閃光點,唯一一次在劉姥姥喝酒時,她笑得撲在奶娘的懷裡外,通篇看不到她喜悅、興奮的向上精神面貌,反而心冷、嘴冷膽小怕事。
體現她這一點的具體在她對待丫環入畫的態度上。
隨後,賈府發生了一系列的變故,對於惜春來說,本已如灰的心境更是王熙鳳留下看家。周瑞家的乾兒子何三勾結一伙人進來偷盜,將老太太上房的東西都偷了。偏是妙玉那天進來看望惜春,被惜春留下陪著「下棋說話兒」,被包勇咬定:「是那姑子引進來的賊」。後來妙玉被劫,又被包勇說成:「你們師父引了賊來偷我們,已經偷到手了,他跟了賊去受用了。」
惜春有口難辯,妙玉的失蹤也給惜春的心理上帶來不小的打擊。這件事更讓惜春出家的念頭更加強烈。
名人介紹
林黛玉,中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的女主角,金陵十二釵之首,西方靈河岸絳珠仙草轉世真身,榮府千金賈敏與巡鹽御史林如海之女,賈母的外孫女,賈寶玉的姑表妹、戀人、知己,賈府通稱林姑娘。她生得傾城傾國容貌,兼有曠世詩才,是世界文學作品中最富靈氣的經典女性形象。
林黛玉從小聰明清秀,父母對她愛如珍寶。因母親早亡,賈母疼愛,接到賈府撫養教育,與賈母、賈寶玉同住。後來又死了父親,從此常住賈府,養成了孤標傲世的性格。賈元春省親後,林黛玉入住瀟湘館,在大觀園詩社裡別號瀟湘妃子,作詩直抒性靈。
林黛玉與賈寶玉青梅竹馬,由共同的理想志趣和叛逆精神而慢慢發展成愛情。絳珠還淚的神話賦予了林黛玉迷人的詩人氣質,為寶黛愛情注入了奇幻浪漫色彩,同時又定下了悲劇基調。
林黛玉與薛寶釵在太虛幻境才女榜上並列第一,二人既存在人性上的德才之爭,思想上的忠叛之爭,婚姻上的金木之爭,又因同屬正邪兩賦的稟性而惺惺相惜。無奈在封建禮教壓迫下,林黛玉受盡風刀霜劍嚴相逼之苦,最後於賈寶玉、薛寶釵大婚之夜淚盡而逝。
《杏簾在望》原文翻譯及賞析
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
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
盛世無飢餒,何須耕織忙。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盛世無飢餒,何須耕織忙。
【作品鑒賞】
《杏簾在望》通過借景抒情,表達了對太平盛世的讚美之情
這首詩是《紅樓夢》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倫樂寶玉呈才藻》中元春省親令大家作詩時林黛玉代賈寶玉所作,格調自然熟練,纖巧而不露堆砌生硬,具有黛玉詩歌的個性特徵。首聯杏簾招客飲,在望有山莊將題目分成兩句吟詠,句法渾然天成,緊扣題目。以下四句寫來客所見山莊景色。頷聯菱荇鵝兒水,桑榆燕子梁句畫出一幅生動的畫面:鵝兒在長滿菱荇的池中嬉戲游水,燕子從桑榆林中銜泥飛出,築巢於屋樑之間。
此聯僅用名詞構成詩句,而未用動詞或形容詞,這是中國古典詩歌的一種特殊句法。頸聯一畦春韭綠,十里稻花香一氣而下,突出描繪杏簾在望的田野景觀,畫出想像中的豐收景象。尾聯盛世無飢餒,何須耕織忙寫來客的感想。因為這是寫給元春看的所以以頌聖結束全詩十分聰明。
※中國三女傑的姐妹花分別是何許人也?濁酒不銷憂國淚,救時應仗出群才
※抗倭陣法何時能夠重現?戚繼光的鴛鴦陣?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
TAG:語文360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