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老百姓自願跟隨劉備大軍,劉備「以人為本」攜民渡江的背後

老百姓自願跟隨劉備大軍,劉備「以人為本」攜民渡江的背後

原標題:老百姓自願跟隨劉備大軍,劉備「以人為本」攜民渡江的背後


劉備中途不放棄大家非要一路同行,目的卻並非他所說的「以人為本」這麼簡單,背後有著不易察覺的隱秘動機。


首先,還原一下當時的歷史背景。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率大軍南下,劉備還幻想劉琮能全力對抗曹操,如果那樣,他願意與劉琮一起死守荊州。但劉琮已決定投降,卻沒有及時通報劉備,劉備還蒙在鼓裡。


劉備當時駐紮在樊城,與劉琮所在的襄陽只隔了一條漢水。等曹操過了新野,離襄陽、樊城不遠了,劉備才知道消息,劉備又怒又急,趕緊從樊城撤出,向南行軍,對外聲稱要去搶佔江陵。


江陵就是現在的荊州市,這是劉表的後勤基地和水軍基地,曹操聽說後,也不去搞襄陽的入城儀式了,把受降事的交代給其他人,親自率領一支數千人的精銳騎兵去追擊劉備。


曹操的騎兵很厲害,其中最精銳的是虎豹騎,個個百里挑一,曾創造過斬殺袁紹的長子袁譚和烏桓首領蹋頓的輝煌戰績,曹操每逢大戰必帶上這支隊伍,現在要追擊劉備,自然帶的也是這支鐵軍。曹操率領虎豹騎行軍速度很快,「一日一夜行三百餘里」,在當時這是行軍速度的極限。

?劉備率領的南逃隊伍行進速度是多少呢?每天只有十多里,這沒有誇張,而是史書里說的,逃命為什麼還這麼慢悠悠呢?是因為劉備的隊伍太龐大,一路上不斷有向南逃避兵災的荊州百姓加入,人數很快多達10多萬。


人數不少,可惜這是一支沒有戰鬥力的隊伍,有點像黃巾軍遠征,家屬、百姓、逃亡的地方官吏,什麼人都有,夾雜著各式各樣的車輛,有數千輛之多,這樣的隊伍行進起來只能用蠕動來形容,「眾十餘萬,輜重數千輛,日行十餘里」。


其次,看一下劉備脫險的過程。


有人看到這種情況,向劉備建議:「現在我們人數雖多但能戰鬥的人少,如果曹軍殺到,如何迎敵?應該加快行軍速度儘快趕往江陵。」


這個建議有一定道理,如果要搶在曹操之前到達江陵,就不能再帶上眼前這些官民百姓。但是,劉備能接受這樣的建議:「夫濟大事必以人為本,今人歸吾,吾何忍棄去?」「以人為本」這幾個字如今已耳熟能詳了,據說最早就是劉備在這種危急情況下說的。

劉備難道不知道虎豹騎正急速向這裡靠近嗎?劉備當然知道,他並不傻,他可能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不便明說。劉備大概想過,既然曹操拚命來追,即使自己率幾千人搶先一步趕到江陵,也未必能得手,江陵水軍的總兵力應該在3萬人左右,還不包括一定數量的兵步和騎兵,他們效忠於劉琮和蔡氏集團,讓他們在自己和曹操中間作選擇,他們肯定不會給自己當墊背。


劉備大概認為,江陵就算了,能過眼下這一關已經算命大。


如何逃命呢?劉備想起了多年前親自經歷過的一幕,那就是官渡之戰中的延津之戰,曹操以少勝多,靠的是成千上萬的百姓,劉備深受啟發,他知道這10多萬百姓也許能幫助自己躲過一劫。


果然,曹軍在長坂坡追上了劉備一行,劉備一觸即潰,但劉備、張飛、趙雲等人卻安全脫險,甚至連這諸葛亮這樣的文人也脫險了,為得益於劉備的安排。可以想像一下當時的情形,數千名曹軍精銳騎兵殺到,雖然打散了劉備的隊伍,但很快就傻眼了,因為他們在長坂坡一帶看到的全是人。


推測一下,劉備的兵力至多不過三、四千人,他在樊城的總兵力也許更多一些,但南下之前劉備作了分兵,命關羽率一部分人乘船由漢水南下,目的地是夏口,也就是現在的武漢,此時劉備手上的兵力很有限,但是劉備等人混在10多萬百姓中間,曹軍想馬上找到攻擊目標,比較困難。

虎豹騎雖然生猛,但沒殘暴到見著老百姓就殺的地步,所以他們縱馬亂沖,劉備等人這才藉機脫險。


最後,說一下啟發劉備的延津之戰。


延津之戰是官渡之戰中的一場,單從史書的記載的確非常神奇,曹操用600人打敗了6000人,還斬殺敵軍主將文丑。


史書上是這樣說的,看到袁軍殺來,曹操不慌不忙,下令紮營。曹操讓讓人登上高處偵察,不一會偵察兵報告:「敵兵來了,大概有五、六百人!」曹操沒有動,讓繼續偵察。

過了一會兒,偵察兵又報告:「騎兵更多了,步兵不計其數。」曹操並不著急,只是說了聲:「知道了,不用再報告了!」


面對10倍於已的敵人,曹操沒有下令撤退,反而下達了一個奇怪的命令,他讓大家出營解鞍下馬,同時把從白馬帶來的輜重擺在道路上。敵兵眼看快到了,諸將都說該上馬了。曹操仍然不慌不忙,對眾將說:「別急!」又過了一會兒,敵人的騎兵越來越多,看到路上的輜重,有一部分人開始忙著清理這些戰利品。曹操對大家說:「可以了!」曹軍全部上馬,縱兵殺出,袁軍沒有防備,大敗。


故事很精彩,但仍然沒有解釋600人是如何打敗6000人的。表面看曹操以輜重為誘餌使敵軍大亂是取勝的關鍵,但這只是一個方面,因為它改變不了雙方兵力懸殊的總體態勢。


袁軍即使開始有些慌亂,但對一支訓練有素的勁旅而言,臨陣應變是基本能力,他們很快就可以組織起反擊,到那時兵力多寡才是勝負的決定因素。


袁軍追擊而來,人數想必還在不斷增加,6000人還不是它的全部,曹軍600人如果退到營寨里固守待援,打敗敵人幾次進攻尚可理解,將敵兵全殲,並將沒有打死的敵兵全部俘虜那就有點兒天方夜談了。


對於這個問題史書沒有作出解釋,分析一下當時的情況,有一個細節非常重要,那就是跟隨曹軍的還有數量眾多的老百姓,這其實是曹操計謀的一部分。


可以想像,當時袁軍看到大批輜重和混雜於其中的大量的老百姓,場面很混亂,像是趕大集,這為曹軍突然發起攻擊提供了最佳時機。


所以,做誘餌的不僅是這些輜重,還有老百姓。這樣的場面十分複雜,袁軍再彪悍,也不能見到老百姓就剁,曹軍將士甚至可以混到老百姓里,穿上老百姓的衣服,讓袁軍防不勝防。


同時,曹操當時是由白馬撤往延津的,曹操應該有時間進行兵力部署,調集周圍的部隊向預設的戰場機動。曹軍趁袁軍搶奪輜重突然發起攻擊時,投入的兵力絕不是600人,而要多得多,如果短時間內能全殲袁軍,人數恐怕也不比袁軍少。


史書為什麼沒有做全面記載呢?因為它不便回答隨軍行進的老百姓在此戰中的作用,所以炮製出600人全殲近6000千人,又臨陣斬殺名將文丑的神話,其實,在冷兵器時代,沒有特定的戰場環境,隨便隨便就來個「以一打十」,而且是全殲,那是不可能的。


劉備當時隨文丑作戰,親眼目睹了這一切,從而給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所以在長坂坡之戰中,劉備也使出了這一招:用老百姓作掩護抵擋追兵,自己順利脫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容嬤嬤說 的精彩文章:

成吉思汗後代,清朝最後猛將僧格林沁,為何死於16歲少年之手?
為什麼八國聯軍不佔領中國,反而讓清政府繼續執政?

TAG:容嬤嬤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