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單從軍事方面來說,二時希特勒和斯大林誰用兵更厲害?

單從軍事方面來說,二時希特勒和斯大林誰用兵更厲害?

原標題:單從軍事方面來說,二時希特勒和斯大林誰用兵更厲害?


一隻森林狼和一隻北極熊的對決,身上的肉畢竟是不對等的。


1941年6月22日「巴巴羅薩」計劃正式實施後,在納粹德軍閃電戰的進攻下,蘇聯西部各軍區的部隊全線崩潰,斯大林在震驚、羞愧和痛苦中沉悶了將近一周時間,說白了一時有點懵比。直到7月3日才公開露面發表講話,號召蘇聯人民開展衛國戰爭。風水輪流轉,等到1945年柏林即將陷落時,希特勒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自殺,從某種意義上說,希特勒在軍事指揮上有點藝術家的氣質,而斯大林在蘇德戰爭中的統帥表現,更像一個笨拙的拳擊家。

藝術家的潛質是有飛蛾撲火的精神,要麼火滅要麼死亡;拳擊家只是用最原始的辦法想著去贏。


這與兩人的從軍經歷有關,希特勒所謂的軍事生涯只是在一戰中作為士官打過陣地戰,所以被國防軍蔑稱其為「巴伐利亞下士」,他沒有就讀過專業軍事院校,沒有當過軍官參與戰場高級指揮。作為基層士官,希特勒比較崇尚軍人的勇敢和榮譽感,也沒有受到所謂主流軍事思想的影響,再加上自身藝術類出身,使其接受新事物的興趣和能力較強,比如對裝甲部隊的運用,閃擊戰的思想甚至傘兵突擊等等,並且經常在指揮大兵團作戰時憑藉「直覺」,而這個東西卻是把雙刃劍。


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前做過很多欺騙行動,最後連德軍總參謀部也判定入侵地點是在加萊,而希特勒總是半信半疑,他始終認定登陸會在諾曼底,唯一的理由就是「可怕的直覺」。此類戰例不少,但後遺症是希特勒經常因此違背軍事常識和罔顧前線實際情況,下達不切實際的作戰命令。


?

斯大林在蘇聯國內革命戰爭期間是做過西南方面軍政委的,打過「白衛軍」,雖然偏重於政治工作,但是仍然具備一定的大兵團指揮經驗,對軍隊的參謀專業、司令部業務和戰役實施程序的了解遠勝希特勒。正因為了解,所以深知作戰組織的複雜性,在具體的作戰指揮中比較信任和重用專業軍人,比如朱可夫、科涅夫、華西列夫斯基等名將,自己只決定大的戰略和人事任免。這個資歷形成的缺點是指揮中規中距,沒有奇謀和藝術,受固有軍事思想影響較大,一時難以適應現代化戰爭。


因為出身問題,希特勒對普魯士軍官團控制的並不到位,軍官團部分成員甚至幾次謀劃要幹掉他,所以希特勒對德國陸軍有著本能的不信任,這種互撕影響了作戰指揮的順暢性和統一性,希特勒在1943年親自兼任了陸軍總司令,甚至在柏林戰役前指定希姆萊出任集團軍司令,這就有點搞笑了。而斯大林沒有這方面的牽絆,一直保持著對軍隊的絕對控制權,個人意志基本能夠得到執行,軍隊中也沒有反叛勢力。


在「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這一方面,希特勒理解的不如斯大林;而在戰略構想的靈動性層面,斯大林確實又不如希特勒,比如基輔戰役,朱可夫合理的建議被其否決,致60餘萬蘇軍被俘。


綜合起來看,在最高統帥這一位置上,希特勒全面能力的表現略好於斯大林,對於執行命令不堅決或反對自己作戰思想的將領,大多也以解職處理,而斯大林習慣於使用更簡單粗暴的方式,動蹴槍斃;德國軍隊「質量與技術」的長處被希特勒發揮的較好,給蘇聯紅軍造成了巨大的傷亡;而斯大林慣用最笨拙但樸實的方式,一點點消耗德國人的資源和實力,用「重量和數量」的優勢逐漸壓倒對手,如果國家實力對等,蘇聯恐怕要輸掉這場戰爭。


但問題是,正如西方軍事學家所指出的那樣,納粹德國缺少贏得這場戰爭所必需的人力、物力和資源,一旦不能在短時間內擊潰蘇聯的抵抗能力和意志,而陷入綜合國力的長期對決時,德國的短板就暴露出來了,北極熊皮糙肉厚,一擊不能致命的話,被咬下幾塊肉是無礙生死的。

這個時候,希特勒和斯大林個人的軍事能力已經不是那麼重要了,到了1944年以後,就算把這兩個人互換個位置,仍然改變不了戰爭的結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容嬤嬤說 的精彩文章:

清朝的六部都是哪六部,六部的尚書誰的官職更高?
大清亡了真的對百姓有利嗎?

TAG:容嬤嬤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