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不懂「魯迅老舍」,「必讀書目」不應拔苗助長

讀不懂「魯迅老舍」,「必讀書目」不應拔苗助長

讀不懂「魯迅老舍」,「必讀書目」不應拔苗助長

【作者 郭元鵬】

「課外必讀書目」開出的名著書單,孩子們是否讀得下去?南京鼓樓區讀初二的丁同學告訴記者:不少篇目「談不上喜歡」,「魯迅、老舍等名著,老師要求我們必讀,但風格和我們喜歡的不一樣。沒什麼興趣,也不太能理解。」在江蘇省特級教師、南京市第十三中學語文名師曹勇軍看來,魯迅、老舍等名著現在的孩子讀不下去,是客觀存在的現象。那麼「必讀書目」必須讓孩子閱讀嗎?

「讀不懂魯迅老舍」,不是一個孩子的感受。記者調查顯示,很多初中和小學的孩子,都是「讀不懂」的。然而,這些「必讀書目」又是教育部門開具的,要求孩子在業餘時間讀完,還需要寫讀書筆記。這似乎是十分糾結的事情,不去閱讀,就無法完成讀書筆記,而即使閱讀了也是「似懂非懂」,甚至是「壓根不懂」,寫讀書筆記只能依靠度娘幫助,搜索幾篇,移花接木草草應付差事。

說到「必讀書目」,有同感的不僅是孩子,還有為人師者。近日,浙江師範大學青年教師常立的文章《為什麼我不希望我的孩子讀曹文軒?》引發廣泛探討。常立認為曹文軒作品《草房子》中存在性別觀、兒童觀對孩子來說不妥,因此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閱讀曹文軒的作品。而《草房子》,在新課標指定的小學生「必讀書目」中榜上有名。

常立的觀點是否偏激暫且不表。中小學生按照課外「必讀書目」來閱讀,是否讀得下去、能讀懂多少,倒是值得探究。不少孩子抱怨「必讀書目」著作「讀不下去」,魯迅、老舍,包括曹文軒等文學大家的很多作品,所寫內容與孩子們現在的生活相去甚遠。

經典書目,之所以能成為經典,自然有其過人之處,對於這一點沒有絲毫可以懷疑空間。然而,經典書目也有著很多複雜的元素。比如,有的書目是「原來的內容」,其展示的場景,其蘊含的內容,其反映的生活,已經距離孩子很遙遠。而且很多屬於特殊時期創作的,採用了「暗喻」寫法,這些作品固然是經典,但是,很多孩子出現了「沒有興趣」、「讀不下去」、「無法讀懂」的問題。畢竟他們的作品年代久了,和現在的孩子有距離感。而且魯迅、老舍不少文章本來就不是寫給孩子們看的,比如魯迅的《朝花夕拾》,就有很多成人化的東西;魯迅的《風箏》,有他對於童年的反思,這些對現在的孩子來說都是很難理解。

閱讀經典是倡導的事情。然而作為「必讀書目」,還應該考慮孩子的年齡,孩子的興趣,孩子的理解能力。由於「必讀書目」有著一定的強制性,也就變成了「強制閱讀」。「強制閱讀」則出現了欲速則不達的結果。雖然也閱讀了,但是「沒有讀懂」,而且不是「興趣閱讀」,失去了閱讀的本真,久而久之反而會讓孩子「厭惡閱讀」了。「必讀書目」不妨放棄「拔苗助長」,讓孩子成年之後再去閱讀,到那個時候會因為理解能力的提升,更好理解經典的意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與鵬有約 的精彩文章:

「傳統綉娘」走出深閨,才有文化傳承的錦繡前程
「修舊如新」,元代古塔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TAG:與鵬有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