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瀋戰役中,蔣介石最不該重用的是此人,面對困境一籌莫展
在遼瀋戰役期間,國民黨方面在爭吵不休的多重矛盾之中,五十多萬軍隊全軍覆沒,高級將領們非俘即降。有人說,國民黨方面在遼瀋戰役的慘敗,最大的責任出在東北剿總司令衛立煌身上,因為他在極其被動的局勢下,仍然堅持固守瀋陽的策略,導致五十多萬軍隊全部成了瓮中之鱉。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呢?其實問題出在另一個人身上,而不是衛立煌。此人是誰呢?讓我們接著往下看。
遼瀋戰役爆發之前,蔣介石和衛立煌兩人就因為到底應不應該撤退至錦州,而爆發了激烈爭吵。等到遼瀋戰役初期,衛立煌又堅決拒絕從瀋陽出兵救援錦州。蔣介石對衛立煌屢次抗命的做法大為不滿,於是他架空衛立煌,越級指揮自己的嫡系愛將廖耀湘,命廖耀湘組建西進兵團,出瀋陽救援錦州。
廖耀湘是湖南邵陽人,黃埔軍校第六期畢業生,曾到法國軍事院校留學。在抗日戰爭時期,廖耀湘率部參加過南京保衛戰,其人生最輝煌的時刻是在遠征軍時期,曾經擔任過蔣介石「五大王牌軍」之一的新編第六軍軍長,在印緬戰場上戰功頗豐,有「中國巴頓」之美譽。
廖耀湘奉命組建西進兵團之後,心中憂心忡忡,他擔心自己率軍出了瀋陽,很可能成為眾矢之的,遭遇到圍殲。因此廖耀湘率部出瀋陽後,並沒有直接奔向西南方向的錦州,而是呈45度角向西北攻佔了彰武和新立屯一帶。為此,廖耀湘解釋說是切斷東北野戰軍的交通運輸線。
此後,國民黨東進兵團在塔山一線受阻,遲遲到達不了錦州,而廖耀湘率領的西進兵團則在彰武和新立屯逡巡不前,並沒有進軍錦州的打算。廖耀湘之所以這麼做,主要是因為他和蔣介石、衛立煌的想法都不一樣,他既不想去救援錦州,也不想在瀋陽坐以待斃,而是想向南直奔營口,準備走海路逃跑。
正是因為廖耀湘的這種想法,所以他率領西進兵團在彰武和新立屯一帶沒有任何行動,不僅沒有救錦州,而且也沒有回瀋陽,更嚴重的是廖耀湘害怕擔當責任,也沒有直奔營口,就這樣貽誤了戰機。最後,在蔣介石的嚴令之下,廖耀湘硬著頭皮才向錦州進發,可是在黑山、大虎山一線受到了阻擊,此時的廖耀湘仍然不肯動用自己的主力新一軍和新六軍。
後來,廖耀湘決定實施自己的營口撤軍計劃,可是在南下之時,竟然把東北野戰軍一個師當成了主力部隊,嚇得趕忙又準備縮回瀋陽。可是為時已晚,最終被重重包圍在了遼西平原,在全軍覆沒的同時,廖耀湘本人也被俘虜。此後,廖耀湘經過改造獲得特赦,曾擔任過文史專員,1968年廖耀湘在北京病逝,享年62歲。
關於廖耀湘其人,國民黨內部曾有人評價說,廖耀湘帶兵打仗,如果在形勢大好、勝利在望之時,他總是意氣風發、精神十足,像是一員虎將。可是當形勢惡化、身處困境之際,廖耀湘往往心灰意冷,毫無鬥志、而且昏招疊出,是一個辱軍之將。各位讀者,你們認為呢?
※淮海戰役,杜聿明制定了主動進攻計劃,為何沒有實施?其實原因在這裡
※遼瀋戰役中,衛立煌為什麼拒不執行蔣介石的命令?原因其實是這個
TAG:文房掌柜 |